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所示是宋代政府的税收情况。造成庆历五年税收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税目

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

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

酒税

428万贯

1710万贯

商税

450万贯

1975万贯

盐税

355万贯

715万贯

A.经济重心南移B.赋税标准不断提升
C.商品经济发展D.王安石变法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以来我国粮食亩产量相对指数变化表

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朝明清
全国粮食亩产变化指数+22.22.30.4+29.97.5+9.4+16.0
北方麦作亩产变化指数+9.71.513.3+10.38.3+38.9+35.1

注:“+”“-”为后一朝代比前一朝代增减情况。

材料二   两宋时期,南方粮食产量提高,允许一部分从事粮食种植的劳动力和较为劣质的土地退出粮食种植,经济作物大量种植,促进了南方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工商业的繁荣,交通运输业也随之发展起来,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集中了宋代最多的城镇。

——摘编自张雨潇等《气候变迁在宋代经济重心南移中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围绕“气候变迁与经济发展”自拟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12-0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1月份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战国时期孟子的“仁政”主张遭到君王和非儒学派的排斥、抨击。宋神宗将《孟子》列入科考,“孔孟之道”的说法逐渐流行开来。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孟子》顺应了北宋治国的需要B.《四书章句集注》的流行
C.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D.程朱理学受到了官方尊崇
2023-11-2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富民”阶层,是中唐以来特别是宋代以来崛起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在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传统社会,他们主要以农业为致富的途径,但也包括以工商等其他途径致富者。宋人苏辙说:“惟州县之间,随其大小,皆有富民”。南宋叶适对富民的重要性作了最全面的阐述,他指出:“富人者,州县之本,上下之所赖也”。宋代以来,国家不断推行改革。历代改革均涉及社会和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但一般来说,均平赋役和整顿吏治始终是国家改革的两个重点。而这两者又均与“富民”阶层紧密相关。“宋王朝对农民的统治是通过户等制而实现”,而乡村组织一级头目基本都是由户等靠前的富民群体来担任。

——摘编自林文勋、杨瑞憬《宋元明清的“富民”阶层与社会结构》

材料二   原本中国古代的城市以城为主,纯粹体现工商贸易功能的市镇,要到唐宋之际才出现,而明朝中后期是一个高峰。尤其是江南苏、松、杭、嘉、湖地区的许多著名市镇,都是在那时形成的。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工商集贸性质市镇的兴起,使得农业人口与手工业和商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为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城市和商业进一步繁荣,具有明显经济职能的城市在增加。到清朝前期,广东佛山镇在内的“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

——摘编自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富民”阶层崛起的原因并从国家发展与治理的角度分析“富民”阶层产生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变化。并从经济、思想方面等简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对中国社会转型产生的影响。
2023-11-16更新 | 379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越北方。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格局也已定型。南宋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这一变化反映出(     
A.门第观念日渐淡化B.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C.美洲白银大量流入D.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
2023-11-03更新 | 150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1
6 . 有学者研究发现,从科举入仕者看,晚唐名族公卿占76.4%,至宋代这一比例降至13%。此外,寒族通过科举入仕所占比例则由晚唐的9.3%增至北宋的58.4%;中等家庭的比例也由14.3%增到28.6%。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A.政治人才的选拔制度出现了革新
B.贵族政治已退出历史舞台
C.科举制发展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D.社会的公平意识迅速发展
7 . 宋朝·流动的王朝。

材料一   百物周流

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两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72家,……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摘编自樊树志 《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四民流动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宋代汪洙神童诗

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宰相富弼的女婿冯京虽是状元,但出身在商人家庭。

——摘编自(宋)朱彧《萍州可谈》

释其耒耜(指农具)而游于四方,择其所乐而居之。

——(宋)苏轼《策别安万民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京(开封)的经济景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社会呈现的新变化并简单分析原因。
8 . 下表为唐宋时期人口数量变化对照。这反映了(     
年份总人口数(户)北方人口(户)北方人口占比(%)南方人口(户)南方人口占比(%)
天宝元年(742年)897万489万54.5408万45.5
太平共国五年(980年)641万254万39.6387万60.4
元丰元年(1078年)1.660万566万34.11094万65.9
崇宁元年(1102年)1812万592万32.71220万67.3
A.北宋政府加强了对人口的控制B.唐宋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C.唐宋时期海外贸易的快速发展D.安史之乱影响人口的发展
2023-11-28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南宋史学家郑樵说:“自五季(即五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产生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是(     
A.门第观念逐渐淡化B.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D.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面是东晋至北宋四个朝代的平民阶层在政府官员中所占比例图。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制度革新消除了社会阶层固化问题B.平民入仕愿望日益强烈
C.门阀士族仍具有较强的政治影响力D.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