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宋代处于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期,许多学者用“革命”一词来概括宋代经济文化的明显进展或变化。(注:此“革命”并非特指颠覆性的变化,也包括经济文化的发展,是积累性、延续性的,在渐变过程中呈现某些突出的表现)

材料   著名史家伊懋可(Mark Elvin)在上世纪70年代著有《中国历史上的发展模式》一书,主要从社会经济角度来讲中国历史上的发展模式。他在这部书里提出,中古时期的中国出现过所谓“经济革命”,他指出的时段正处于宋代。国内也有不少经济史家在各自研究的基础上做过类似的概括,如有的学者将宋代传统农业达于成熟称为“绿色革命”。

——摘编自甘阳主编《新雅中国史八讲》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再提出宋代社会的两个“革命”,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提出的“革命”不得与材料重复,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唐、两宋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比较表

汉朝唐朝两宋
路线从今天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可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相通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
管理汉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侯官唐玄宗在广州设市舶使后,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内海贸易。对朝贡使团则只准许使者及随从二人入京觐见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
货物汉武帝时有外国使者来进献,汉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碧琉璃、奇石、异物主要货物为丝绸、瓷器、漆器等输出品及胡椒、香料、珠宝、象牙等输入品进出口货物有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前后关联,史论结合)
2022-02-08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教育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史料
唐代皇城之南,东西十坊,南北九坊;皇城之东、西各一十二坊,两市居四坊之地;凡一百一十坊。
宋代天下苦蚊蚋,都城独马行街无蚊蚋。马行街者,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盛处也。
元代(大都)民物繁伙,若非商旅懋迁,无以为日月之资。
明代从水路进北京城或出北京城都要经过运河,运河是为运送货物的船只进入北京而建造的。他们说有上万条船从事这种商业,它们全都来自江西、浙江、南京、湖广和山东五省。

上表是唐、宋、元、明四个时期城市商业发展的部分史料。从其中任选两个时期,根据材料并结所学知识,简析这两个时期间商业的发展演变,并说明其原因。(要求:明确列出主题,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12-30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昌吉教育体系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两宋记事
北宋在中央设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在地方,包括转运使在内,先后设立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变法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请多领域,基本原则是加强国家对这些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日的。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谚语称"苏湖然,天下足"
1005年,宋辽签订合议,维持已有边界,宋辽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伐物,称为“岁币”;1044年,宋夏达成合议,西夏向北宋称臣,但实际上保持命号,北宋每年送给夏钱物,称为“岁赐”:111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合议,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
北宋钱币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店朝十多倍,并开始出现纸币——交子,宋朝海外贸易非常活跃,外贸税收成为两宋国岸重要财源,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
“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网阅”,“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宋代,薛居正子薛惟吉之论妇(罪妇)柴氏,挤携资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都争着求婴,后为张齐証所得,向敏中为此记恨在心,串通薛居正孙违诏贸其居地,互相间得不可开交。
宋代以文治天下,崇文抑武,宋太祖立下“不杀士大夫”祖训。
“北宋五子”开创理字,而宋朱业成为理学"集大成者”。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若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明论题,相互关联,史论结合)
2021-12-25更新 | 171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创立儒学以来,不断变化发展,也饱受争议。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了封建统治者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它强调的是对等级社会秩序的尊崇,是对人性的束缚,是一种思想文化的专职。也有人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中华文明延续不断,多民族、多元文化下的统一性,中华民族的性格蕴含在儒家发展的智慧中。


解读材料,任意提取一个观点,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日益占据优势,士族势力迅速衰微,唐代出现了韩愈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为了宣扬儒学之道,韩愈又对佛道思想和六朝以来盛行的骈体文给子了猛烈的批判,使文章成为传播儒学的新途径。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唐宋之际,长期的战乱、分裂、民族杂糅,中原价值观,尤其是儒学价值观被破坏。面对儒学的衰败,宋代儒者接续唐代儒者的理想,继续开展儒学复兴运动,最终形成理学,即儒学的复兴它越过汉唐诸儒,恢复到先秦儒典,去重读圣贤著作。儒学的复兴,不是单纯的一种回复。宋明理学有时候也被称为“佛老化的儒学”,它确实和先秦时代的儒学有很大不同。因此在学术上,也有人把宋明理学称为“新儒学”

——摘编自彭永捷《漫谈唐宋儒学复兴运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唐宋儒学复兴”进行评述。 (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1-10-23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都城的变迁与影响


——摘编自李令福《中国古代都城变迁的规律及其启示》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对上述图片进行探讨。(说明:可以任选一个城市说明其作为都城的原因;也可就中国古代都城变迁的趋势进行论证:或者简析中国古代都城的变迁与中华文明的外向扩展之间的关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1-08-10更新 | 34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大弯中学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对于唐宋之际诸多社会变革的评价,国内学界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认为其变化之巨并不亚于春秋战国之际的转变”;二则认为对比唐宋时代,从阶级状况到政治制度、军事制度文化等,列举出不少变化的史实。然而若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则至多只能算是一个小变革期。对于唐宋变革的社会性质,日本学者认为唐是中古之末,宋是近世之始。宋元社会发展进入与文艺复兴时的欧洲、伊斯兰教期的西亚平行的中国的近世社会形成期。而国内学者在相当长时间内以为这场变革的性质无疑属于封建社会内部的变革。

——摘自李华瑞《唐宋变革论与唐宋之际的变革》


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有关“唐宋变革”的观点。(要求:选择一个或几个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1-07-07更新 | 488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