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4 道试题
1 . 历史专家认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有着紧密的联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税收发展变化情况简表

时间赋税总额农业税商业税
宋太宗治道三年(公元997年)3559万贯2321万贯1238万贯
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5698万贯2762万贯2936万贯
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7070万贯2162万贯4911万贯

——整理自贾大泉《宋代赋税结构初探》

材料二   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宋朝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前代更为松弛。

——《中外历史纲要(上)》


(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税收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货币领域的新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社会变化有哪些?引起社会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2023-10-0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京杭大运河与社会政治经济】

材料一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京杭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影响。
(2)根据材料一、三,指出元朝运河相比隋朝运河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产生的原因。
2023-10-0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教研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当时流行“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围绕“争霸”战争的需要,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贵族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摘编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二   西汉、唐、北宋南北方人口分布表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4076062.9%662429637.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公作”、“分地”的含义。概括指出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提取汉唐以来中国人口变迁信息,并分析变迁的原因。
4 . 下列表格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AB.BC.CD.D
2023-09-2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有文献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其法:取新纩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腊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这种人工磁化方法载于(     
A.《武经总要》B.《梦溪笔谈》
C.《萍洲可谈》D.《梦粱录》
2023-09-2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 唐朝长安城示意图                                 图2 北宋东京城示意图

材料二   宋朝自成立之初,就鼓励对外贸易,尤其是海外贸易。朝廷官员出使东南亚国家,怂恿他们的商人来中国;载着中国商人航行在南海上的中国船只,取代了南亚和西南亚的商船。开封是个更加商业化的城市,主宰居民生活的是昼夜开放的市场,而不是宫廷和政府机构。多层房屋矗立街头,并无墙环绕,这些房屋多用于出租。

——摘编自(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比较唐朝长安城与北宋东京城城市布局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宋东京城城市布局对商业发展的影响。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2023-09-21更新 | 191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欲富贵而恶贫贱,人之常情”“设言富若可求,则虽身为贱役以求之,亦所不辞”“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殉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已随之”。据此推断,朱熹主张(     
A.合理调节物质生产与利益分配B.追求财富与道德伦理相互统一
C.积极缓和田主与佃农之间关系D.存理灭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023-09-19更新 | 305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炉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表为当代学者统计的中国古代状元地域分布表。据此表可以推知(     
地区五代北宋南宋
北方40628061181110
南方181024370027769
共计58165237611108879
A.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尚不完善B.理学兴起推动考试内容变化
C.政治形势对科举制影响较小D.南方经济发展影响文化发展
2023-09-11更新 | 211次组卷 | 36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代粮食产量一览表

朝代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辽宋金元(1100年)明(1600年)清(1800年)
亩产量(市斤)95110120154140/343155/337155/337
总产量
(亿市斤)
205.39591.4415.8889.821749.452385.882340.97

——摘编自吴斌、党晓红《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材料二   中国在应对粮食安全和消除贫困上取得显著成就,为世界树立了榜样。中国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成功的养活世界1/5的人口。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有七亿多人摆脱贫困,谱写了人类减贫历史上的奇迹。事实上,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合作并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向非洲、亚洲、南太平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派出了超过1000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帮助这些地区的国家提高粮食安全和营养水平。

——摘编自韩硕《联合国粮农组织:减贫,世界需要向中国学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粮食产量发展趋势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应对粮食安全和消除贫困取得成就的世界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代城市居民区的“坊”与商业区的“市”是分区而设的。宋代,不管是繁华的大街还是偏僻的小巷,都设满了店铺,居民和一般街道两旁设店摆摊,商业区延伸到坊内。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工商食官格局的打破
C.建筑技术的进步D.地域性商人群体兴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