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重心南移(宋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表为宋神宗元丰年间丝织品(万匹)和丝绵(万两)租税额和上供额的数据(部分)据此可知,当时(     
类别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其中两浙路




租税额
37.3948.4823.28
38.0650.4225.0
丝锦35.5552.6421.71




上供额
27.1172.1630.79
18.3281.2126.46
丝锦5.1294.8868.17
A.丝绵是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B.丝织业重心呈现南移的态势
C.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越北方D.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蓬勃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10世纪以来,‘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等自东向西经济开发的变化,显然和后唐五代扬州及‘三吴’等率先迅速发展繁荣息息相关,也与建炎(南宋皇帝宋高宗第一个年号)之后,西北流寓之人渐多,‘扶老携幼渡江’而‘南者无虑数十百万’密不可分”。这可用来说明(     
A.南北之间经济发展趋于平衡B.政治中心转移影响交通发展
C.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文化交流D.江南经济发展深受政局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两宋时期,很多被贬到岭南的官员,如黄庭坚、苏轼、胡旦等成为改变岭南地区社会面貌的有力推行者。据史料记载,广南西路梧州“衣冠礼度并同中州”,广南东路儋州亦“衣冠礼乐班班然”,海南琼州“民俗以变,可与中州比”等。这反映了该时期(       

A.岭南民众的民族认同感增强B.全国文化中心南移至岭南
C.贬官担负移风易俗政治职责D.岭南社会面貌与中原一致
4 . 据《中国古代经济史稿》统计,唐代有水利工程253项,宋代为1048项;但唐代北方地区有103项,宋代北方地区只有78项。唐宋时期水利工程数量的变化表明(     
A.宋朝经济远超唐朝B.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C.南方经济加速发展D.宋朝重视兴修水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陆游写到“伏闻天圣以前,选用人才,多取北人,寇准持之尤力,故南方士大夫沉抑者多。仁宗皇帝照知其弊,公听并视,兼收博采,无南北之异。于是范仲淹起于吴,欧阳修起于楚,皆为一时名臣……及绍圣、崇宁间,取南人更多,而北方士大夫复有沉抑之叹。”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两宋时期(       
A.科举制度的完善B.国家政策的调整C.区域经济的发展D.内忧外患的环境
2023-11-12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越北方。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格局也已定型。南宋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这一变化反映出(     
A.门第观念日渐淡化B.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C.美洲白银大量流入D.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
2023-11-03更新 | 165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面是唐代灌溉工程简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地区

长江以北

长江以南

时间

中唐以前

中唐以后

中唐以前

中唐以后

数量\处

98

29

23

938

A.北方农业走向衰落B.南方经济全面超越北方
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2023-10-2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运用唯物史观,解释如图中现象出现的根源应是(     
A.专制集权的强化B.印刷术的推广C.小农经济的发展D.经济重心南移
2023-10-05更新 | 31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高中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据表可推知两宋时期(       
两宋儒学学术流派代表人物简表
流派濂学关学临川学

洛学

闽学婺学永嘉学
代表人物周敦颐张载王安石程颢程颐朱熹吕祖谦叶适
生卒年代1017~1073年1020~1077年1021~1086年1032~1085年1033~1107年1130~1200年1037~1181年1150~1223年
籍贯湖南道州陕西凤翔江西临川河南伊川河南伊川江西婺源浙江金华浙江温州
A.政治纷争影响儒学统一B.地理差异孕育多元文化
C.书院教育培养大批人才D.文化的重心向南方转移
2023-07-2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杭州在南宋时就富甲天下,其繁华盛况在吴自牧的《梦粱录》、耐得翁的《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的《繁胜录》里都有详细精彩的描写。但杭州在南北交流中的中心作用无法得到体现。然而进入元朝,这一弊端消失。这反映出元代(  )
A.财赋依赖杭州B.南北交往更加便利C.经济重心南移D.城市经济功能凸显
2023-05-10更新 | 145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太原市师苑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