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重心南移(宋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苏州南行,进入杭嘉湖平原,用“商业繁盛”、居民“皆良商贾与良工匠”和“恃工商为活”之类的字句表达了沿途所见城镇的观感。这可用于说明元代(       
A.行省制有利于巩固统一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兴起D.江南市镇经济的发展
2024-03-2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隋炀帝开凿通济渠,并与唐初武则天先后从长安迁都洛阳,北宋则更进一步将京师移向开封,以靠近运河干道。唐宋之际中国古都有一种自西向东迁移的明显态势,这主要缘于(       
A.世家大族的逐渐没落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统治者对运河交通的重视D.北方动乱不断加剧
2024-03-2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从西晋永嘉之乱、十六国到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社会经济在原有基础上迅速发展;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刺激了南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宋金对峙时期,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他们与南方人民共同促进南方的开发。由此可知,影响南方开发的因素是(       
A.北方地区战乱频繁B.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C.南方统治者的重视D.南北民族融合加强
2024-03-2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中的数据变化主要说明宋朝(     
A.商品经济发展迅速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C.社会阶层流动频繁D.南方的政治局面稳定
2024-02-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解读下图,导致图中南方户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南方著籍户口占全国的比重变化示意图
A.民族交融的加快B.国家统一的推动
C.经济格局的变化D.户籍制度的完善
2023-12-2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南北户数增减变化表。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代北方户数(万)南方户数(万)南北对比(南方占%)
汉(元始二年)96511110.3
唐(天宝元年)49325734.3
宋(元丰三年)45983064.4
A.国家疆域的开拓B.经济重心的南移
C.北方的长期战乱D.社会控制的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史载:南宋时荆湖、江南与两浙,膏腴之田弥亘数千里,中原士人扶携南渡数千万人,于此足征南方经济渐起,与北方经济争衡矣。而金元战争二十年间,北方之残破尤甚,是以元人尝云江南财富占天下什七。针对上述情形,元朝(     
①重新开通大运河            ②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
③实行行省制度               ④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9 . 中统初年(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为沟通中都至通州的运道,修复了金代的漕渠。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大规模治理了坝河,修建了阜通七坝,设坝夫、船户,实行“倒载制”。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在水利专家郭守敬设计和组织下,修建了通惠河。这反映出(       
A.北方成为当时的经济重心B.漕运影响南北经济的发展
C.元朝统治者对漕运的重视D.元朝的政治中心逐渐南移
10 . 中国古代南方始终以种植水稻为主。唐代,已出现南粮北运的现象。宋代,南方稻田大量增加,水稻在全国成为第一位的粮食作物。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战乱不断B.北方人口南迁C.小麦地位下降D.南方经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