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重心南移(宋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两宋时期,福建祠堂门楣上多悬有“开闽传芳”“京兆传芳”“颍川衍派”“陇西衍派”等匾额并传承至今。此类匾额(     

A.促进了宗法制度的发展B.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C.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见证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显示了北宋初期各地通过水路将粮食运往东京的情况,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高产作物的引进B.水运交通的发达C.经济格局的变动D.边患危机的加剧
3 . 宋代“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了(     
A.经济重心南移B.江南手工业发达
C.土地兼并严重D.均田制普遍实行
2024-03-31更新 | 122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江浙地区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赋之地,人物渊薮”之说,最早应出现在(     
A.南朝B.唐朝C.北宋D.南宋
2024-03-15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以下是中国古代天然植被被破坏过程示意图,能准确反映唐宋时期的是(     
A.B.
C.D.
2024-03-09更新 | 496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两宋时期,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这主要体现了当时(       
A.江南地区的开发B.经济重心的南移C.文化重心的南移D.政治重心的南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为春秋战国至清代南北方人才比重示意图,图中变化反映了(     

A.春秋战国时期南方对中华文化发展没有贡献
B.宋朝以后文化发展受到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C.明朝南方人才比北方人才更受统治者的青睐
D.清朝江浙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开始超越中原

8 . 下表为唐宋时期主要水利工程的统计表,数据变动可以用来佐证(       


陕西

河南

山西

浙江

江西

湖北

福建

31

11

32

44

20

4

29

北宋

12

7

25

86

18

4

45

金及同时期南宋

4

2

14

185

36

25

63

A.中央集权的加强B.商品经济的繁荣
C.经济重心的南移D.水利工程的发展
2024-01-16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福建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为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密度图,该图可用于研究(     
A.自然经济的解体B.门第观念的松动C.高产作物的传入D.经济重心的南移
10 . 西汉、唐、北宋南北方户口数比例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据表可知,西汉、唐、北宋南北方户口数比例的变化反映了(     
A.北方社会始终动荡B.人才齐聚南方
C.南方经济不断发展D.海外贸易兴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