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重心南移(宋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以下是中国古代天然植被被破坏过程示意图,能准确反映唐宋时期的是(     
A.B.
C.D.
2024-03-09更新 | 494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情信息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中国北方与南方历代人才比重变化趋势图。该趋势(     

A.体现了南方文化知识普及程度高B.反映了文化轴心与政治中心趋同
C.表明人才比重失衡贯穿始终D.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3 . 自南宋中期开始,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一谚语集中地反映了浙西地区特别是苏州和湖州(今浙江湖州市)粮食生产在国内的重要地位。这一谚语的出现可用于说明(     
A.经济重心的南移B.商品经济的繁荣C.南宋政府财政困难D.南方科举优势明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为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密度图,该图可用于研究(     
A.自然经济的解体B.门第观念的松动C.高产作物的传入D.经济重心的南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为学者统计的中国历代著名人物地理分布,对此阐释最合理的是(     
时代西汉东汉北宋南宋民初
著名人物最多省份山东河南陕西河南浙江浙江江苏江苏
A.深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B.体现政治中心变动
C.历代社会结构差异明显D.科举制度渐趋僵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以下为“西汉、唐朝到北宋南北方人口(户)的比例表”。表中人户变动主要是因为(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户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4076062.9%662429637.1%
A.生产关系的发展B.国家控制的松弛
C.经济重心的南移D.政治中心的东移
7 . 元大都“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于江南”,因而,划直修凿大都通往江南的京杭大运河已是势在必行。同时,从江苏刘家港入海,北上至界河口(今天津大沽)的海上运输也开辟全线通航。这些交通建设的创举(     
A.有利于推动元代经济重心的继续南移B.有利于解决政治与经济中心分离问题
C.有利于缓和当时紧张的蒙汉民族关系D.有利于元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8 . 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后来朝廷被迫对北方地区的考生单独分配录取名额。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的进步B.南方地区地理环境优越
C.统治者主动改变措施D.南方人更聪明
9 . 被誉为“一条千年古道,半部中国历史”的蜀道,一直是秦汉到隋唐时期沟通南北的重要通道。隋唐之后,这些蜀道逐渐淹没在荒草之中,缺少优良条件的重庆却逐渐发展起来。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京杭大运河的开凿B.政治中心北移后果
C.经济重心南移影响D.少数民族政权崛起
2023-11-2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隋唐创制科举时,北方籍进士明显多于南方。“刘蜕破天荒”的典故,反映了当时南方进士的贫乏。然而终宋一代,南北地域差异彻底反转。科场上南方籍进士的数量,早已反超北方,科举重心南移已成既定事实。这反映出(       )
A.南方经济发展带动文化繁荣B.科举制的发展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C.宋代南北分卷制度弊端严重D.北方文化事业发展遭受巨大破坏
2023-11-18更新 | 27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桃源县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