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重心南移(宋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南宋时期,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该现象可印证(     
A.经济重心的南移B.商品经济的产生C.长途贸易的兴盛D.坊市制度的瓦解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所示为北宋时期南北方士人任职宰相的时间分布变化情况。这种变化(     
A.是统治者以南制北政策的结果B.表明君主重视官僚队伍的建设
C.与北宋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D.有利推动北宋文官政治的发展
2024-03-02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3 . 以下表格列出的是唐宋时期主要省份公共工程数目表。工程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朝代陕西河南山西直隶江苏浙江江西福建
3211322418442029
北宋127252043861845
金以及同时期的南宋42144741853663
A.生产工具的发展B.中央集权的加强
C.经济重心的变迁D.国家政局的变动
2023-12-2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以下为“西汉、唐朝到北宋南北方人口(户)的比例表”。表中人户变动主要是因为(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户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4076062.9%662429637.1%
A.生产关系的发展B.国家控制的松弛
C.经济重心的南移D.政治中心的东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宋史·地理志》中对南方一些地区经济概况的描述。它反映出当时(       

地区

描述内容

江南东西二路

有茗葬、冶铸、金帛、杭稻之利,岁给县官用度,盖半天下之人焉

荆湖南路

南(路)有袁、吉接壤者,其民往往迁徙自占,深耕概种,率致富饶,自是好讼者亦多

福建路

有银、铜、葛越之产,茶、盐、海物之饶。民安土乐业,川源浸灌,田畴膏沃,无凶年之忧。而土地迫狭,生籍繁伙,桡确之地,耕耨殆尽,亩值浸贵,故多田讼
A.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地区B.南方经济的发展程度已颇高
C.经济的发展引发社会动荡D.人地矛盾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表是北宋科举入朝为官人数统计表,表中的变化反映了(     
前期中期后期
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北方278人84.5%274人63.9%121人40.3%
南方51人15.5%155人36.1%179人59.7%
A.北方地区经济急剧衰退B.南方经济发展带动文化进步
C.南方士族力量日趋强大D.政治中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7 .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最终完成于(     
A.唐朝B.两宋C.元朝D.魏晋南北朝
8 . 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后朝廷被迫对北方地区的考生单独分配录取名额。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更加重视教育B.北方经济遭到破坏
C.南北经济文化差异D.政府更偏重于南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陆游集》记载,“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苏州、常州)熟,天下足。”该史料能印证宋朝(     
A.政治中心的东移B.商品经济的繁荣
C.长途贩运的兴盛D.经济重心的南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宋人有云:“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     
A.确保了南北方录取比例一致B.顺应了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趋势
C.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D.失去了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