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重心南移(宋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元史》记载:“(大都)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明末大臣奏称:“国家财赋,专倚三吴,而苏(州)松(江)独甲于天下”;康熙帝诗云:“东南财赋地,江左人文薮”。以上内容反映了(     
A.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元明清时期,经济重心一直在南方
C.元明清时期,政治重心依然在北方D.元明清时期,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2024-05-2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一)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2 . 如图中的变化表明(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C.北方经济持续衰退D.南方人口总数超过北方
2024-05-1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博雅明德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盛唐开元年间,所谓六雄十望(大的州郡),全在北方。宋神宗时全国划分23路,淮河和汉水以南占15路;全国户数1650万,淮河以南占1100万户,及至北宋末年,淮河以南人口已增加了15倍。这说明(     
A.南方经济不断发展B.江南区域位置优越
C.南方政权鼓励移民D.地方行政制度变化
2024-05-1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百师联盟高三信息押题卷(三)全国卷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唐宋以前,岭南民众“贵稻轻麦”,以麦为“恶食”;至两宋,随着大批移民涌入,吃麦食的习惯遍及广南诸路,带动了岭南本地小麦需求的激增,“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这一现象(       
A.改变了南北饮食结构B.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政权
C.促进了民族文化交融D.体现了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024-05-1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代中后期,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形成了“以扬州为区域中心城市,以苏州、杭州、越州为次级区域中心城市,以一般州府所在地(例如宣州、常州等)为三级区域中心城市,以县城为四级区域中心城市,以新兴的镇市和草市为第五级区域中心城镇的五级城市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       
A.体现了政治时局剧烈变迁B.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
C.反映了长途贸易发展迅速D.标志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6 . 如表是唐宋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统计。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数比重人口(户占全国户数比重
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A.雇佣关系的普及B.北方经济的持续衰退
C.高产作物的引进D.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唐宋诗人的地域分布,据表可知,宋代(     

北方南方
唐代86.2%13.8%
宋代43.7%56.3%
A.取士人数增加B.人口流动加剧C.北方政局动荡D.经济重心南移
2024-01-1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峨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代童子科登科者籍贯分布


江南东路

福建路

江南西路

两浙路

其他

北宋

12

6

8

6

20

南宋

24

24

14

24

34

总计

36

30

22

30

54

据表内容可知(       
A.科举成为宋代主要选官途径B.南宋疆域人口超过北宋
C.战乱迫使北方士人大量南迁D.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2024-01-1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隆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中的变化表明到南宋时我国(     

唐宋南北方人口密度统计图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C.北方经济持续衰退D.南方人口总数超过北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为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密度图,该图可用于研究(     
A.自然经济的解体B.门第观念的松动C.高产作物的传入D.经济重心的南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