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重心南移(宋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学生研究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问题所设计的研究步骤和观点:

步骤一了解史实,探究人口与经济重心南移的关系资料显示,我国古代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主要有三次,分别发生在两晋之际、中唐以后、两宋之际。而人口的迁移又对经济重心的转移产生了重要影响。

步骤二总结经济重心转移的规律

步骤三全面认识经济重心转移的影响

观点1:南方经济的发展,对江南是件好事,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观点2:南方经济的发展使人口增加,造成环境污染,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对江南的开发没有什么好处。


(1)请你根据步骤一分析三次人口南迁的高潮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何关系。
(2)请你对上述两种观点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2023-09-2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如表为当代学者统计的中国古代状元地域分布表。据此表可以推知(     
地区五代北宋南宋
北方40628061181110
南方181024370027769
共计58165237611108879
A.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尚不完善B.理学兴起推动考试内容变化
C.政治形势对科举制影响较小D.南方经济发展影响文化发展
2023-09-11更新 | 211次组卷 | 36卷引用:新疆伊犁州新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国古代某历史时期,其突出特征是“强化的中央集权,叠层的政治架构,活跃的商业经济,成长的市民阶层,繁荣的海外贸易,南移完成的经济重心”。这一时期是(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2023-03-28更新 | 117次组卷 | 4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据《宋书》记载,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A.北方人民大量南迁B.南方政治局面稳定
C.江南自然条件优越D.政府重视经济发展
2023-02-04更新 | 69次组卷 | 26卷引用:新疆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经济重心的南移不是个偶然现象,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由于北人南移,不仅增加了江南的劳动力,更是带去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加速了南方的开发…自从十世纪后,北方屡次遭到践踏,生产力受到极大破坏…北宋南渡,它标志着南方经济文化的空前发展,随着政治中心南移,我国经济中心也完成了南移这一过渡…高宗即位初年,南宋就开始采用“免耕牛税”的办法,来奖励农民归田,同时还进行了军屯、民屯以及水利工程的修建,由于这些措施的实施,南方农业获得了大发展。

——王松苗《关于宋朝经济重心的南移》

材料二   元朝纸币具有鲜明的排他性…元政府具体规定:“禁止金银、铜钱在市面流通”,“只准官妆作价”,把收美的金银案中于国库,作为纸币发行的本(准备金)…元朝纸币具有划时代意义在于其严密的钞法—制废性。元政府于至元十九年(1282年),由中书省颂布《整治钞法条划》,对元朝纸币的发行流通等作了基本规定…它开世界纯纸币流通之先河,凭借元朝过阔版图,流通范围空前扩大,其影响远达欧洲。

——吴建军《浅谈元朝纸币的产生原因及流通特点》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具体朝代与重要原因。
(2)结合所学,分析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对文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纸币最早出现的朝代及其名称。概括元朝纸币的特点。
2022-11-18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30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时期,山东遭受黄河水害,连续数年歉收。武帝颁布诏书,允许饥民流徙就食于江淮间并可以定居。两汉之际,中原兵争激烈,人民纷纷“避乱扬州”。从东汉至西晋初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内迁,居住在今甘肃、陕西、山西以至河北、辽宁等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唐天授二年,徙雍、同、秦等7州数十万户到洛阳,以实京都长安。自开元年间到五代宋初,全国各道、州置县计120个,其中北方20县,南方却达100县之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即荆州,指今湖北、湖南地区)跨南楚之富,扬部(今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初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卷五四

材料三:宋代人均耕地为4.4亩,在南方却不足这个平均数,苏州地区亩产可达四石,但江南其他地方的亩产在二石左右。伴随着宋代人口及人口密度的增加,要求的耕地面积也相应扩大,于是开发梯田、围湖造田、围海造田相继加速。“烧畲山于山岗”、“教民焚燎而种”,但山林破坏后,雨则山洪暴发,旱则无水灌溉。……入宋以后,江南每岁漕运额由三四百万石增至六百万石,以致江南谷贵民贫。

——摘编自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至两宋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史记》与《宋书》对江南地区发展状况描述的不同之处。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江南地区的开发。
7 . 据统计,北宋的两浙路、江南东路和西路、江南福建路与成都府路,是全国田地垦辟最多的地区。两浙路更是当时开垦田地质量最高的地区,“膏腴沃衍,无不耕之土”。这一状况(     
A.体现了江南农业的精耕细作B.表明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仓
C.促进了国家经济重心的南移D.说明当时全国人地矛盾突出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   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示意图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人数约为100万人左右;到2005年,全国流动人口达1.47亿,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4779万人。……据统计,到2008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已累计达139.15万人,广泛分布世界各地,以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或地区为主;国际劳务人员输出以对外劳务合作派遣为主,截至2007年底,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478亿元,派遣各类劳务人员419万人。

——中国人大网《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60年的足迹》


(1)根据材料一,说明西汉至北宋时期南北户口数目出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2)依据材料二,指出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原因。
2022-07-0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岭南客家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宋元之后,随着一些望门贵族和文人骚客来到南方,促使客家文化的最终形成。客家文化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古代中外交流的加强B.魏晋时期五族内迁的促进
C.北民南迁的不断推动D.中原儒家思想的不断扩展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宋代江南地区与全国农村劳动力变动情况表(单位:户、人)
时间江南地区全国江南地区劳动力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比率
户数农村劳动力人数户数农村劳动力人数
太平兴国五年3492838906726418500163671255.40%
元丰元年1120331285684416603954423400826.70%
崇宁元年1265762322769318113945461905606.90%

对于上表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正确推论是
A.宋代江南农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B.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白银的大量流入促进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D.赋税制度改革使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放松
2022-04-15更新 | 304次组卷 | 9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三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