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重心南移(宋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据有关资料统计,元朝岁收粮赋中,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全国总额的37.10%,江西行省占全国总额的9.56%,湖广行省占全国总额的6.97%。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古代赋役制度的革新B.地方行政区划的创新
C.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D.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当时流行“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围绕“争霸”战争的需要,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贵族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摘编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二   西汉、唐、北宋南北方人口分布表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4076062.9%662429637.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公作”、“分地”的含义。概括指出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提取汉唐以来中国人口变迁信息,并分析变迁的原因。
4 . 据《宋书》记载,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A.北方人民大量南迁B.南方政治局面稳定
C.江南自然条件优越D.政府重视经济发展
2023-02-04更新 | 69次组卷 | 26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沈约《宋书》

材料二   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富裕商人率先使用印制的纸币,极大地便利了商品的交换。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借债人则在纸条上用食指和中指画押。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西汉到南朝江南地区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商人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朝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西晋末年开始,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至于(南朝刘宋)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盖东西之极盛也。”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和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

——摘编自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开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宋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2-11-2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杨远《西汉自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


材料三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美国学者墨菲《亚洲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趋势并简述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北宋初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管理制度上的创新表现。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文化角度说明“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宋代(     
A.经济格局的变化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江南交通发达D.对外贸易水平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自南宋起,江浙一带更是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科举制在两宋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选拔官员公平公正
C.北方民族压迫严重D.儒学信仰基础动摇
10 . 春秋战国至秦汉,关中平原曾修郑国渠、漕渠等水利工程,据《史记》记载:“(关中)膏壤沃野千里”。然而宋以来关中平原鲜有新修灌渠,原有灌渠也多荒废无用。该变化反映了(     
A.黄河流域灾害频发破坏性较大B.统治者重视程度决定关中的发展
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小农经济D.经济格局的变动影响了区域发展
2022-11-05更新 | 262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遂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