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的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列对朱熹理学思想的表述,错误的是(     
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B.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统治
C.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提出理是万物的本原D.主张"心外无理"
2024-02-2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06-2007学年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朱熹认为,儒家经典《仪礼》 “不是古人预作一书如此,初间只是以义起,渐渐相袭……圣人见此意思好,故录成书”。进而又讲: “礼时为大,使圣贤有作,必不一切从古之礼,疑只是以古礼减杀(减省)从今世俗之礼。”朱熹意在(     
A.追求儒家伦理规范的适用性B.否定传统礼仪道德的正当性
C.推动社会道德伦理的个性化D.顺应市民社会生活的世俗化
3 . 《宋史·选举制》载:“初,礼部贡举,设进士,⋯⋯,《尔雅》《孝经》共十条。 ”宋仁宗曾下诏:“问岁贡举、进士、诸科悉解旧额之半。……兼以《论语》《孝经》,策时务三条,出身与进士等。 ”当时民间艺术家也多采用绘画、砖雕或绘画和雕刻相结合诠释忠孝观念。这反映了当时(     
A.科举制度日趋完备B.儒家伦理观念影响深刻
C.市井艺术形式多样D.《孝经》已经广泛传播
2024-02-20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邹城市兖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年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南宋时,江西抚州陆氏家族,每天早晨众子弟拜谒祖祠,同唱《家训歌》,劝诫族人“劳我以生天理定”“经营太甚违天命”“好将孝弟酬身命”等士人认同的道理。这表明(     
A.南宋政府重视基层治理B.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
C.理学呈现世俗化的趋势D.士人群体政治诉求趋同
2024-02-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如表为元代科举制相关史实。据表可知,元代(     
对象考试流程考试内容
蒙古人
色目人
第一场:经问五条
第二场:策一道(五百字以上)
《朱氏章句集注》
汉人
南人
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经义一道
第二场: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
第三场:策一道(一千字以上)
A.理学仍为官方正统B.民族矛盾尖锐复杂
C.官员选拔程序繁琐D.统治基础得到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是宋代部分人物的名言。这反映出他们都(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B.继承发展了程朱理学
C.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D.秉承天人合一的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元代思想家许衡称“宋文章近理者多,然得实理者亦少”,提出将“理”“道”施之于日用平常;主张设立学校,“使皇子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人于学,以明父子君臣之大伦”。这表明许衡(     
A.提倡格物致知的治学方法B.注重发挥儒学教化作用
C.否定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D.开启了经世致用的思潮
8 . 为了使儒学在哲理上与佛、道相抗衡,理学家们大量吸取佛、道思想的思辨成分,构成严密的哲学逻辑结构,同时注重将佛、道修行体系引向“齐家”“治国”“平天下”,使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重新回到现实的人世,使哲学的终极从彼岸回到此岸。这说明理学(     
A.兼具佛道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B.发展到阐释经书字句为主阶段
C.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D.整合了儒佛道三家的价值取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宋朝时期,古典园林进入成熟时期,园林设计开始偏向雅致精巧,注重意境的营造。不仅善于运用奇石构筑园林景观,同时还非常注重布局,重视水景的运用,以营造清幽深远的意境。这一园林风格(     
A.受到了时代精神的影响B.迎合了市民阶层的审美
C.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理念D.反映了儒学世俗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南宋时期绍兴知府史浩,为了救助贫困的知识分子,乃“捐己帑,置良田,岁取其赢,给助乡里贤士大夫之后贫无以丧葬嫁遣者。附于学,而以义名之”。后来他出任知福州,又设义庄,以济贫苦的孕妇。这些举措(       
A.成为宋朝主要的救济方式B.体现了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
C.加强了地方世家大族势力D.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