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的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朱熹认为:“礼学是一大事,不可不讲,然亦须看得义理分明,有余力时及之乃佳。不然,徒弊精神,无补于学问之实也。”这一思想(     
A.顺应了经世致用的思想潮流B.体现了格物致知的思想观念
C.追求儒家伦理规范的适用性D.冲击传统礼仪道德的正当性
2024-06-0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表为唐宋两朝节妇烈女统计表。下表所示的变化反映了宋朝(     

朝代

统治年限

节妇数

烈女数

节烈合计

倍数

隋唐

326

32

29

61

1

两宋

319

152

122

274

4.49

(注:节妇指夫死不改嫁而终生守节的妇女;烈女主要指殉夫而死的女子。)
A.纲常礼教影响扩大B.政府主导民俗变革
C.理学思想日趋僵化D.女性家庭地位稳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表为隋唐与两宋节妇烈女统计表,表格所示的变化反映出宋朝(     
朝代统治年限节妇数烈女数节烈合计倍数
隋唐3263229611
两宋3191521222744.49
A.政府主导民俗变革B.纲常礼教影响扩大
C.理学思想日趋僵化D.女性家庭地位稳固
2024-06-0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压轴信息历史试卷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中叶韩愈率先提出“道统”说,其中所讲的上古时期的圣人包括伏羲、尧、舜、汤、文王、武王、周公等。从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到南宋朱熹、陆九渊等理学家,无不倡扬“道统”说。唐宋儒学家提倡“道统”说旨在(       
A.扭转受北方少数民族侵扰的局面B.巩固儒学在中华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C.倡导士人传承上古圣王优秀传统D.抵制佛教和道教对儒家思想的渗透
2024-05-31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临考历史预测押题密卷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清代四川酉阳冉氏土司编纂的《冉氏忠孝谱》在卷首“家规”中规定:“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友于兄弟、新睦宗族、和睦邻里、敦肃闺门、禁止争讼、勤习正业、定正名分、致谨坟墓、慎选婚姻、教约子弟、慎重继嗣”。这些规定反映了(     
A.儒家学说的官方化B.门阀士族的影响力
C.理学观念的世俗化D.官学教育的广泛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公卿各保其家,忠义岂有不立?忠义既立,朝廷之本岂有不固?则事无不治。”这表明张载主张(       
A.建立世族制度B.重视世俗社会教化
C.推崇道德理性D.运用宗法治理社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叶适是南宋时期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他反对虚谈心性,主张“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下列主张与叶适思想最接近的是(     
A.崇礼尚义B.发明本心C.个性解放D.工商皆本
2024-05-2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代独尊儒学,《五经》成为官私教育的教材;南宋以后,《四书》成为各级学校必读的教科书,地位甚至高于《五经》。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五经不再适应现实需要B.私立教育不断发展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宋代曾掀起过复古运动,皇帝和士大夫阶层是其最热衷的实践者,尤其侧重对古器物学的研究。根据调查,目前中国南方地区已出土的宋代青铜器中,仿古礼器占大宗,此外,陈设与实用兼具的器物也有不少。这一时期复古运动的兴起主要服务于(     
A.儒学权威地位的重构B.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完善
C.中华文明思想的传播D.治国和加强皇权的需要
2024-05-2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智慧上进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 ……宇宙之间, 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 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由此可知,理学的创新在于(     
A.将儒学思想上升到哲学化的高度B.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欲望
C.理学思想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D.开始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
2024-05-2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五校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