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下图是《自然科学大事年表》中所绘制的“中西科技发展对比示意图”,据此图推测最为合理的是(       

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科技发展的政治保障
②汉代以后中国科技成果长时间领先于西方
③宋元科举制度发展推动中国古代科技繁荣
④近代科学兴起后西方科技成果赶超中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2-08-01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时珍曾三次应试,均不第,遂弃儒学医,自1565年起,先后到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终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编写后,李时珍为了解决出版问题四处奔波但无果而终,后其子将《本草纲目》献给朝廷,朝廷批“书留览、礼部知道”七字,就把《本草纲目》搁置一边,……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伽利略及其成果影响大事年表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李时珍、伽利略两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并分析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李时珍、伽利略两人科技成果的不同影响。
2020-07-2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乾隆时期,中国社会经济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粮食短缺却成为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乾隆时期大事年表节选

1737年,下令凡贩运米谷到旱涝灾区的商船给予免税放行的优惠待遇。

1741年,规定“新垦之地,淹浸不为常,岁收十止一二。定以五亩折征一……

1742年,永远免除直省关口的米豆税,批难免征外洋运米的入关船货税。

1742-1746年,因江苏、安徽、浙江及直隶等地水旱灾,降旨截留、拨运漕粮赈济灾区。

1743年,下旨“向来贩米出洋,例有严禁。惟在各该督抚、时饬地方员升,于各口要隘,实力巡查。

1745年,宣布普免天下钱粮一年,降谕“酌减”农户地租。

1748年,下令各直省常平贮谷数量,按照康熙年间旧额,多出部分以次出粜,或拨运补邻省不足。

1751年,下谕“兹士庶更宜各敦本业,力屏浮华,以节俭留其有余,以勤劳补其不足,时时思物力之维艰,事事惟侈靡之是戒”。

1790年,下谕“番薯既可充……为栽种,接济民食,亦属备荒之一法”。

——摘编自唐文基《乾隆时期的粮食问题及其对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乾隆时期出现粮食短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乾隆时期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主要措施及其对当今的借鉴意义。
2021-06-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