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姚莹在《康輶纪行》中,阐述了英法历史、英印关系、英俄关系,以及印度、尼泊尔入藏交通要道等,并建议清政府提防英国侵略西藏的野心。这部著述与《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相似的是(     
A.推动清政府放弃闭关自守政策B.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面对民族危亡,探索救国之路D.促使人们普遍面对现实
2 . 1850—1851年,英国首相巴麦尊为逼迫清廷修约,多次叫嚣要占领长江下游地区的战略据点,“中止大运河和长江汇合处的粮食运输”“切断对北京的大米供应”。这从侧面体现出(     
A.英国试图打开中国的粮食市场
B.交通命脉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C.大运河是南粮北运的唯一通道
D.长江下游地区是英国侵略重点
3 .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五口通商地区,城乡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为求生计,或进入外资在华企业做工,或充当口岸码头工人及外国轮船海员,他们成为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这说明(       
A.沿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进程的减缓B.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已经开启
C.外商企业使中国社会结构发生改变D.经济结构变动引发生产关系变化
2023-07-17更新 | 329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关于鸦片战争,有人认为,“自由贸易者背后的经济能力极其强大,无法遏制或阻挡”“如果在鸦片之外还有其他好的选择,比如说糖蜜或者大米,这场冲突就可能被称为糖蜜战争或者大米战争”。对于上述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①滥用了自由贸易原则                    ②混淆了毒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
③没有揭示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本质             ④意在说明英国发动战争是偶然事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6-30更新 | 4089次组卷 | 19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瀛寰志略》介绍欧洲人“其人性情缜密,善于运思,长于制器,金木之公,精巧不可思议,运用水火尤为奇妙。火器创自中国,彼土仿而为之,益加精妙……造舟尤极奥妙,篷索器具,无一不精,测量海道,处处志其浅深,不失尺寸,越七万里而通于中土,非偶然也。”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作者(     
A.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B.认为欧洲的航海技术源自中国
C.明确主张向西方学习D.认识到中国与西方强国的差距
6 . 1843年,中国茶叶的出口关税降低了约48%,南京棉布的出口关税降低了约75%;英国棉花、白洋布的进口关税则降低了约77%。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五口通商B.闭关锁国C.协定关税D.战后赔款
7 . 如表是禁烟运动前后林则徐的主要活动,反映出林则徐视野转移的轨迹是
1823 年任江苏按察使1837 年升湖广总督1839 年受命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1840 年主持禁烟期间
澄清江苏吏治, 改革审判程序, 亲自裁决案件采取“修防兼重”, 使江汉数千里长堤无一处漫口请人翻译英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在此基础上辑成了《四洲志》购买外洋大炮,“并购旧洋船为式,使兵士演习攻首尾、跃中舱之法”
A.由补偏救弊到拨乱反正B.由匡时济世到倡导变革
C.由改革内政到关注世界D.由天朝上国到师夷长技
8 . 1843年,中英双方议定了《过境税声明》,依据《南京条约》中关于协定关税等多项规定,声明“中国内地关税定例本轻,今复议明内地各关收税,洋货各税,一切照旧轻纳,不得加增。这一声明
A.使英国资本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B.使英国商品完全不受内地控制
C.进一步损害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D.提升了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茶的故乡。清中期后茶业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鸦片战争前夕年出口量近40万担。五口通商后,洋商闯入广州、上海等地设行抢购茶叶,夺走了中国茶叶贸易自主权,打破了官商对茶叶的控制和专卖。为适应出口需要,老茶区深挖潜力,扩大生产规模,新茶区也不断出现。中国茶叶在19世纪80年代前,基本垄断世界市场。1870年至1876年出口稳定在180190万担之间,1877年突破200万担,并继续有所增长。然而繁荣掩盖着茶叶厘税太重、粗制滥造、流通环节太多、剥削加重等严重问题。1891-1920年出口从170180万担逐渐下降,1917年锐减至40多万担,从此再也没有恢复之日。

——摘编自陶德臣《近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材料二   印度本不产茶,19世纪30年代初,英属印度始从中国引种茶籽茶苗,发展茶业经济,成立阿萨姆公司,不断引进茶籽种植。1848年,茶叶经济间谍福顿潜入中国内地,窃取了大量茶叶情报以及种茶和制茶的技术。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阿萨姆种也日益代替中国茶种。植茶公司日益增多,印度茶产量稳步增长。1872年,揉茶机制成并在阿萨姆茶业公司装置使用,机器制茶很快代替手工劳动。大规模的资本主义茶场及股份制茶厂占据绝对优势。1881年成立印度茶业协会,使印度茶业经营“进入普遍化、系统化及单纯化之时期”。1900年原茶业协会成立科学部,专门研究茶叶生产制作。至20世纪初,印度成为世界头号茶叶生产、出口大国,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50%以上。

——摘编自陶德臣《英属印度茶业经济的崛起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度茶叶经济崛起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中国、印度茶叶的发展中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