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图说历史。
(1)时空的记忆人类历史是在一定时空中演绎的。在如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字母填入正确的位置。(涂答题卡)。

历史事件位置(字母)(涂答题卡)
虎门销烟
《南京条约》签订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武昌起义爆发

(2)如图是1908年《神州日报》上发表的名为《立宪真相》的漫画。漫画意在揭示(     

A.戊戌变法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B.清末新政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C.预备立宪实为维护专制统治D.辛亥革命废除君主专制

(3)如图为19世纪末《点石斋画报》上刊登的“公车上书”情景示意图。这一事件(     

A.推动义和团运动的兴起B.重在解决洋务运动存在弊端
C.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D.源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4)如图《国王的蛋糕》刊发于法国《小巴黎人》杂志,图中从左到右依次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法国女郎,日本武士。此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是(     

A.德法俄“干涉还辽”B.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
C.列强瓜分中国狂潮D.列强在京划定使馆区

(5)如图是中国近代某次战争形势图。这次战争(     

A.中国战败,签订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中国战胜,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热情
C.中国战败,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和失败

(6)如图是1920年7月上海《申报》》发发表的漫画《惨不忍睹之现状》。这幅漫画反映了当时(     

A.帝国主义列强对华侵略加剧B.各派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
C.辛亥革命的兴起和发展D.护国运动得到民众大力支持。

(7)陈独秀提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其中,“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     

A.自强与求富B.民主与科学C.独立与进步D.新道德与白话文

(8)胡适曾俏皮地说:“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都属兔)而成名的。”关于这“三只兔子”,说法有误的是(     

A.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并延揽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前来任教
B.陈独秀在北京创办《青年杂志》,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D.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革新

(9)这是当时20世纪初的一幅漫画,这幅讽刺漫画中讽刺的对象是(     

A.清政府的顽固派大臣B.“皇族内阁”的成员
C.袁世凯的专制统治D.军阀混战和割据
2024-04-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近代中国与不平等条约体系尺。
(1)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将下列的字母填写到对应条约内容。(涂答题卡)。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①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②通商:增开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
③通商: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④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⑤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⑥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⑦协定关税:在华进口货物关税税率与英国协商。   
⑧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常驻。   
⑨拆除大沽口和北京通海沿线的所有炮台,准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
⑩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
⑪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
⑫赔款4.5亿两白银。
(2)近代中国,列强不断侵华,中国人民不断抗争并进行救亡图存的探索。将下列选项填入时间轴(填写字母)。A义和团运动B虎门销烟C鸦片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E《辛丑条约》F《马关条约》G戊戌变法H洋务运动I辛亥革命

(3)下列属于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情况的是(     
①君主专制统治依旧顽固   ②小农经济是主要生产方式
③鸦片烟毒损害人民健康   ④机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重大历史事件由若干历史事件构成,历史事件又由若干小的历史事件构成,由此可以列出历史事件的层次或等级,下列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维新变法——预备立宪——剪辫易服
B.义和团运动——创立拜上帝教——八国联军侵华
C.辛亥革命——公车上书——皇族内阁
D.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发表《狂人日记》

(5)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太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照片
C.关于戊戌政变的通讯稿D.与义和团冲突的日记

(6)慈禧曾说:“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     
A.太平军B.洋务派C.八国联军D.义和团

(7)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洋人的朝廷”是以下列哪个条约的签订为标志;(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

(8)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A.打开了日本封锁中国的大门B.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确立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2024-04-1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国的近代是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始终在徘徊、调适、努力,真如《诗经》所说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卡片一

著作:____
作者:魏源
简介: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

卡片二

著作:《瀛寰志略》
作者:____
简介:系统介绍了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卡片三

著作1:《新学伪经考》
著作2:《孔子改割制考》
作者:——
简介:两本著作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1.请帮助同学们填写上述读书卡片。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䜣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2.根据材料一,为什么曾国藩认为购买外洋船炮是“今日救时第一要务”?

材料二   中山装强调平民实用风格,而且寓意三民主义思想:前衣襟有五粒扣子,代表“五权分立”;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三粒袖扣,则表达“三民主义”。

——陈蕴茜《身体歧治:国家权力与民国中山装的流行》

3.中山装的产生理念和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戊戌变法B.清末新政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023-05-1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诞生,自觉承担起历史使命,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


(1)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四周,镶嵌着十幅浮雕,其中六幅如上,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填写相应字母)。
①掀起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的是____。
②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是____。
③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第一枪的是____。
④吹响推翻清朝统治的号角、促成中华民国成立的是____。
⑤将浮雕所呈现的事件按照先后顺序排序应为____。

阅读下列诗歌(节选),回答问题

材料   (一)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游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

(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三)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四)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按所反映历史时间的时序排列上述诗歌内容,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②③①
(3)诗歌(一)中学子“焚佞府”的主要诉求是(     
A.捍卫国家主权B.反对政府贪污C.呼吁言论自由D.建立共和政体
(4)诗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成功B.中国共产党成立C.巴黎公社建立D.新经济政策实施
(5)诗歌(四)描写的革命行动是____;判断依据是____。
(6)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程。
2023-04-29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忘却与铭记。

材料一   1840年后的数十年间,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中国历史进入饱经磨难的近代时期。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这场战争”指哪场战争?它使清朝陷入了怎样的境地?

材料二   在英国中学和大学的历史课上看不到鸦片战争的内容是十分可能的……还在1900年前后,一些英国历史教科书……就不再提第一次鸦片战争,而是委婉地写道,他们在1842年“得到了”那个岛。

——英·蓝诗玲《鸦片战争》


(2)“鸦片战争”之名最早由一位英国记者所起,以讽刺政府的不道德行为,后来英国教科书“不再提第一次鸦片战争”,其目的何在?
2023-04-2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海国图志》与《瀛寰志略》

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是魏源的《海国图志》(1842年初版),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数年之后,徐继畬的《瀛寰志略》(1848年初版)也付梓问世,成为又一部介绍世界地理的著作。

《海国图志》《瀛寰志略》
海国:中国以外四周环海,其他海外各国分为海岛之国与海岸之国(与中国在地域上相连的国家)瀛寰:大海所围绕的陆地
有全球图、亚细亚总说而无中国和朝鲜清朝全图置于亚洲总图之后,后经友人提醒,置于亚洲总图之前
根据距离中国远近分全球为六大洋、四大洲。中国居于“亚细亚之东南”
叙述英国状况用“英夷”、“英首”称谓叙述英国状况用“英吉利”、“英官”称谓
“以夷制夷、以夷款夷、师夷长技以制夷”三策“米利坚合众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1.为何近代中国会出现这两部地理著作?
2.《海国图志》与《瀛寰志略》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这两本地理著作的差异?
2022-06-01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天朝哀歌”与“救亡图存”

1840年,英国的隆隆炮声击碎了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国从此被裹挟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材料一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节选

材料二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节选

材料三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节选


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是近代中国哪些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这些条约分别签订在近代中国的哪场对外战争之后?
2022-04-25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文献中的历史

文献是历史演进过程中留下来的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图书、期刊、典章,是开展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


(1)请依据出现时间的先后,对上述文献排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2)A、C、D最早刊印的地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下列评价与上述文献相对应。(填写字母)
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     )
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
孙中山首次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
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
(4)与下列史事相关的文献分别是(     )。(填写字母)
鸦片战争(     )
辛亥革命(     )
太平天国运动(     )
新文化运动(     )
(5)从上述文献中,可以透视出中国近代思想演进呈现怎样的趋势?
2022-04-23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民办文绮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清代前期,地方社会士绅的社会职能局限于办理修桥铺路这样的地方公共事务;咸、同以后,士绅势力在地方社会趋于活跃,时人指出:“自治机关所概甚广,远如保甲守望,戒烟各局,近如理财、财政、公议各所,亦皆系地方自治性质。”这说明(     )
A.洋务运动改变了晚清政局B.维新思想影响了士绅职能
C.传统的政治秩序受到冲击D.地方士绅阶层产生了分裂
2021-06-01更新 | 1211次组卷 | 14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国际部(紫竹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1840年8月15日,钦差大臣琦善给英方复函时,放弃“谕”“批”等回复夷书定例,改用“照会”样式。此式旋被仿效,成为中国外交文书的重要范式。从12月3日开始,照会中“天朝”两字被悄悄取消,自后成为定例。上述变化
A.表明中英两国实现平等交往B.反映中国国家主权遭到破坏
C.体现了清政府主动学习西方D.折射出传统外交观念的转变
2021-06-01更新 | 1118次组卷 | 17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国际部(紫竹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