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戊戌维新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对自己的近代有着不堪回首的记忆,落后”“屈辱”“挨打等受损者心态占据了主线.但我们翻检近代,不乏有精彩、荣耀和辉煌。在21世纪多元文化环境中,应适时地反省中国人的近代记忆重写近代史。如《近代记忆: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求富与求强:洋务运动与早期现代化》等,体现了作者对中国近代历史的理解。


根据材料,阐释一则晚清时期中国的“近代记忆”,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不得照抄材料中的书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学术界认为,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出现经济民族主义,在20世纪初形成思潮。经济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思潮在经济领域的表现。郑观应等人在甲午战前提出“商战”的口号,甲午战争后主张设厂自救。冯天瑜指出,晚清一批仁人志士立足发展实业,争取利权,挽救民族危亡,可称之为“经济民族主义”;俞祖华认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相对薄弱,但也有一定的声势”。在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近代兴起了商战、实业救国、收回利权运动、抵制外货、倡导国货等运动。

——摘编自李玉《认识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的新雏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潮。
2023-11-14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晚清“士农工商”四民社会结构发生转换,从传统士人阶层中分离出来的报人群体,其演进大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晚清报人群体的演进     

时段概况
鸦片战争后到维新变法前鸦片战争之后产生了中国第一代报人。王韬,秀才出身,因生计所迫,受雇于上海英国传教士创办的墨海书馆。沈毓桂、蔡尔康皆因科举不第,不得已投身报界,曾先后在《万国公报》任华文主笔。艾小梅创办的《昭文新报》,这是国人自办的第一份报刊,初为日报,后改为五日刊,不及一年即停办。

维新变法期间
维新变法期间,报人掀起了晚清第一次报业高潮。其时,《时务报》的梁启超、汪康年,《国闻报》的严复、夏曾佑、王修植,《湘学报》的唐才常、谭嗣同等报人声名鹊起,成为海内报界闻人。当时,上述三大报刊还得到张之洞、陈宝箴等清朝地方开明督抚的支持。
清末“新政”开始至辛亥革
命爆发前
清末“新政”期间,政府开放报禁,报人掀起了晚清第二次报业高潮。当时,《中国日报》《警钟日报》《民报》等新办报刊遍布海内外,报界同业组织也纷纷成立。报人群体以“中等社会”自居,自觉承担起启迪国民的历史责任,彰显其在新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先锋

——据付登舟、赵晨韵《晚清报人群体演进的历史考察》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主题“晚清报人群体演进在历史上的地位或影响”试拟一论题并加以简要论述。(要求:紧扣主题、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5-10更新 | 173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3届高三三模(5月质检)历史试题
4 . 制度的创新与变革推动了国家治理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选自《权利法案》

材料二   近代议会实践活动大事年表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林则徐、魏源等人对西方议会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19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认为,西方“育才于学校,议政于议院”,是其富强的根本。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从“兴民权”的角度,提出“设议院,立议员”。
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立宪派推动下,全国掀起了请求速开国会运动。
1909年—1910年各省成立了咨议局,全国性的资政院也建立起来。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临时参议院作为立法机关,通过了《临时约法》。
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实行专制独裁统治。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权利法案》所反映的权力转型。结合所学,简述《权利法案》颁布后的百余年间,英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成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叙述议会制在近代中国的实践。
(3)依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边区政权建设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天子“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实行土地国有,“田里不鬻(买卖)”;贵族世代垄断知识学问,“学在官府”。春秋战国之际,很多地方出现私田开垦,“公田不治”的情况;“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子失官,学在民间”,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摘编自简洪玲《春秋战国之际(前481一前386)的社会变迁》等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1840鸦片战争爆发
1842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51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94甲午中日战争
1895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898戊戌变法运动
1900义和团运动达到高潮;八国联军侵华
1901《辛丑条约》签订

——摘自李侃《中国近代史(19401919)》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变迁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的危机,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当时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转型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戊戌变法时期,光绪帝为推行新政所颁发给京城内外臣工的上谕,除各项改革措施外,就书籍而论,仅有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和张之洞的《劝学篇》影响最大,光绪帝所强调的戊戌变法的指导思想也与这两本书的主张基本契合。据此可知,当时(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B.改革势力内部缺乏共识
C.康梁思想的根本转变D.维新力量重视发动群众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来,许多有识之士主张以西方的物质文明来匡扶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但并未扭转中国的积贫积弱之势。戊戌时期,谭嗣同、严复抨击了君主专制,康梁创立了中西结合的历史进化学说。他们提出了变政的理论依据,阐述了以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为序的历史进化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要从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制,君民共主制则是从君主专制向民主制转变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

——摘编自吴乃华《试析戊戌维新思想家的新民观》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摘编自《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维新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戊戌变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明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维新变法时期,守旧派认为:“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维新派则认为君是由民共举出来的,民既可以共举君,也可以共废君。据此可知,维新派(     
A.赞成人民革命B.反对君主专制C.呼吁救亡图存D.效法日俄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97年,杭州知府林启创办求是书院,首届招收“举贡生监”30名。1898年,书院扩大招生规模,聘请外籍教师,注重国文、英文、算学、历史、地理、格致等“新学”,同年,还资送高材生4人赴日留学。这说明当时(       
A.清末新政卓有成效B.维新变法影响广泛
C.对新式人才的渴望D.科举取士注重实际
10 . 1898年,清政府推行新法,下诏于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倡办实业,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这些措施
A.加剧列强对华工矿利权的掠夺B.冲击旧式官僚体制
C.有利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提高国民民权意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