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3 道试题
1 . 1944年,太行区抗日根据地召开第一届“杀敌英雄和劳动英雄大会”。评选出杀敌英雄31名,劳动英雄39名。邓小平在大会上指出:“今年机关、部队自己生产两月或三月的食粮和全年的菜蔬,还要依靠自己生产来贴补油盐,计算起来,减轻了人民十万石公粮的负担。如果把办公杂支和节约统统计算起来,大约减轻了人民二十万石公粮的负担。这是一件多么重大的事情!”这一材料反映出(     
A.大生产运动取得了明显效果B.敌后抗日根据地规模不断扩大
C.劳动英雄与杀敌英雄同样受到尊重D.根据地为反“围剿”做好了物资储备
2024-04-2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所示为1941—1945年陕甘宁边区货物税条例中不同种类商品的入境税率。这些调整据表可知(     
年份必需品(棉花、铁等)半必需品(文具、纸张等)非必需品(烟类等)
1941年10%10%34%
1942年4%13%38%
1943年3%15%37%
1944年2%13%30%
1945年2%14%30%
A.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B.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
C.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D.促成了民众富足生活的实现
2024-04-17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一中明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提出发展民众教育,并通过拉家常、贴标语、喊口号等多种形式,掀起扫盲运动高潮。这些措施(     
A.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B.有利于中共政策的贯彻与落实
C.体现了三三制民主原则D.缓和了边区政府与群众的矛盾
2024-04-16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面两幅示意图所体现的共性是(       

图1: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图2:1937-1940年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
A.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B.两个时期的政权性质
C.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D.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
2024-04-1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普通高中选择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河北冀中平原的冉庄地道战、山东海阳地区的地雷战、白洋淀的水上游击战、百团大战中的破坏敌方交通线的酸裂战……其中不乏由广大群众自发创造的战法。大量日军由此被拖在敌后战场,年值一年地被消耗。由此可知,敌后战场(     
A.牵制了半数以上的日军B.主要由共产党武装开创
C.是持久抗战的中流砥柱D.彰显了群众的军事智慧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诗经》有言:“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间歌谣融入革命斗争内容,越唱越多,越唱越广,越唱越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部分革命歌谣(节选)

序号歌谣名称歌谣内容
《藏龙卧虎根据地》大青山高,漫瀚山低,藏龙卧虎根据地。大青山漫山山青,遮山盖顶的八路军。要问八路军有多少?星星多少他多少。八路军本是老红军,一普真心打敌人。打得鬼子漫山滚,打得顽军丢了魂
《插秧曲》一,二,三,……绿映映,绿映映,……插得整齐又好看。同志哥伴着同志嫂,唱着歌儿插着秧。……我们是苏维埃公民,都得参加革命战争……
《全国大反攻》九月里来刮秋风,红旗飘扬在天空,各路大军都出动,人喊马嘶多威风。问一声同志们到哪儿去呀?咳,杀进蒋管区
《最后胜利是我们》铁腿踏破万里云,脚踩黔军牵川军;能打善走是红军,拖垮累死‘中央军’,最后胜利是我们。

——摘编自邓登瑶《革命歌谣的演进历程、鲜明特征及价值意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将歌谣序号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并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4-09更新 | 15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乐昌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保温测试(5月模拟)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恰当地使用史料是学习历史的必备素养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侵华日军中尉尾岛劳美在其手写的作战日记中,记载了在百团大战的某场战斗中八路军与侵华日军交战的情况:

“(1940年8月21日凌晨0时)传来了左侧消息:敌军向石太线(即正太铁路)发动了大规模袭击……井陉附近铁道被敌人爆破,石门到榆次间的铁道运输被中断。”

“(凌晨0时)阳泉前方的铁路被敌人爆破,列车不能正常前行,只能在原地等待.”

“(凌晨时)听到了运输途中发生了事故……枪声从近处传来。敌人突然从阳泉车站四周袭来.”

——整编自《史料解读:一个日军中尉日记中的百团大战》

材料二   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向日军发起的大规模战役,其特点主要有:1、突袭作战;2、以破坏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为主要目的;3、战斗取得了较大战果。

——整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创办的机关大报,报中刊发了大量抗战宣传版画,以下为其中的一部分:


   

图1巩固团结抗战到底
刊于1938年1月

   

图2游击
刊于1938年5月

   

图3边区政府民主普选妇女投票情形
刊于1940年2月

——摘自魏长健《刀锋上的火焰》

(1)材料一能否为材料二的论据?说说你的看法。
(2)某同学以“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分析材料三对论证这一主题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39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规定“男女婚姻以本人之自由意志为原则”“禁止包办强迫及买卖婚姻,禁止童养媳及招赘”等。这些规定的实施(     
A.使妇女彻底摆脱了封建束缚B.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
C.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D.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全面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36年中共中央计划出版“长征纪实”。由于人手有限,毛泽东专门致信要求亲历者就“自己所经历……择其精彩有趣的写上若干片段”,务必保证出版。1937年初,《长征记》编订完成,但直到1942年,中共中央仅作为内部资料少量印发,并未公开出版。主要原因在于(     
A.迫于战时环境出版业遭遇重创B.中共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国民政府实行严格的新闻管制D.国共两党消除争端团结抗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干部队伍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培养、训练、造就了成千上万的优秀干部。大革命时期,党开办了多所农民运动讲习所,组办了多地农民夜校和工人夜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干部骨干。古田会议决议强调要对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纪律教育。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使用才德兼备的干部标准,明确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强调实行任人唯贤的路线。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延安整风运动,探索了对干部进行教育整顿的有效形式。

——摘自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百年来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1)根据材料,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特点形成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