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信局是由私人经营的赢利机构,业务主要包括寄递信件、物品、经办汇兑。19世纪六比十年代以来,华侨汇款主要以民信局为主,下表为民信局在南洋和闽粤地区的发展情况统计表。

时期

发展情况

1866-1896

截至1887年仅新加坡一地就有民信局49家,其中潮州人开设的就有34家,这推动了国内兼营华侨汇款业务的民信局的兴起。据统计,福建侨汇1871-1884年,平均每年为311万银元。

1897-1934

民信局开始将中间承转环节交由邮局承担,从而加速了承转的速度。同时,新式银行也使其资金调拨周转大为灵活。据1930年调查,南洋各地专门经营广东、福建汇款的民信局分别为515464家。20世纪初,华侨汇款每年约一亿银元,到了30年代每年上升至3亿银元左右。

1934-1945

邮政局不再核发民信局新执照,中国银行在南洋及闽粤等地开始办理侨汇业务,经营差的民信局相继停业。1941年后,南洋侨汇中断,民信局均收盘歇业。

1945-1949

南洋各地与国内交通恢复,侨汇增加,民信局迅速复业。其利用国民党政府发行的纸币不断贬值之机,稽延解付,牟取暴利,从而获得了畸形发展。

——摘编自林金枝《析华侨汇款及其作用》


根据材料及所学,拟定一个论题,对近代南洋和闽粤地区民信局的发展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政府宣称在外交方面“多寻与国,减少敌国,其国家与我利害相同者,当与之为友,其国家利害相反者,当使之不至与我为敌”。这说明当时中国试图(     
A.争取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B.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C.推动战时外交重点的转变D.寻求对日妥协的途径
2023-08-31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强调“由减租减息转变到耕者有其田”,要派干部到城市去,“掌握大的铁路、工厂、银行”。他主张新的中央委员应该包罗各种人才,“将来还要搞大工业”。他提出要夺取北平、天津等中心城市,并表示“我们一定要在那里开八大”。毛泽东的主张(     
A.基于对解放战争进程的判断B.说明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C.重在强调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D.憧憬着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未来
2023-08-28更新 | 3475次组卷 | 22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2(湖北专用)
4 . 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指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并强调“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这说明此时(       )
A.国内已具备大规模建设的条件B.党的工作重心正在发生转移
C.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D.中国式的发展道路已在探索
2023-06-19更新 | 723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依据波茨坦盟国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宣言,迅速解除敌伪军的武装,收复一切敌占城镇交通要道,把沦陷区一万万六千万同胞赶快解救出来……一定要坚决扫除前进途中的一切障碍,逼迫敌伪军向我投降,彻底消灭拒绝投降的敌伪军,收缴敌伪军的武装,占领城镇和交通要道,摧毁敌伪组织和反动势力,维持革命秩序,建立人民政权!

——《解放日报社论》(1945813日)

材料二   1945810日,蒋介石电令各战区:对敌可能之抵抗的阻挠,应有应战准备;并应警告辖区以内敌军,不得向我已指定之军事长官以外任何人投降缴械;对封锁地伪军应策动反正,并迅即确保联络掌握,令其先期包围集中之敌,先期控制敌军撤离后之要点要线,以待国军到达。

——摘编自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日本战败之际,杜鲁门认为,“蒋介石的权力只及于西南一隅……长江以北则连任何一种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810日,美国政府下达指令:利用日本军队作守备队,阻止共产党前进,以待美国帮助国民党把军队运送到华南并把美国海军调到中国海港,15日,杜鲁门的《一号通令》要求日本天皇命令中国战区的日本海陆空将领(除满洲外)都向蒋介石投降。根据这一方针,美国大力帮助蒋介石运兵到华北、华东,美国军队在天津、青岛等地登陆,10月下旬起开始助蒋向东北运兵。

——摘编自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在接受日本投降问题上的主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的做法。
2023-06-09更新 | 6181次组卷 | 23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4(湖南专用)
6 .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
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进行探讨,力图从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发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以及现代化奋斗的阶段性与延续性特征。下表为1945年以降,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复兴制定的部分奋斗目标一览表。
历史大事具体奋斗目标
1945年4月中共“七大”首次提出“两化”及“两个斗争”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
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大”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首次提出“三步走”战略到20世纪80年代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1997年9月中其“十五大”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据材料,结合历史学习小组探讨意图从表中选取一件或两件大事,自拟论题,联系国际国内背景和实际效果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结论明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我国船只便已在南海中航行,并以“涨海”称之。晋代渔民便已在南海诸岛从事捕捞活动。宋代官方地图《诸蕃图》中,南海诸岛已正式划入中国版图,政府还派水师巡海至西沙群岛一带。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到南海测量。明清两朝,南海诸岛划归琼州府管辖,并置水师负责巡视和军事戍卫。数百年来,中国沿海渔民在南海诸岛上种植椰树、香蕉、番薯等,并建立了许多供奉神明的小庙,人们还在南海诸岛上发现了大量历代古钱币。

——据吕一燃《中国海疆史研究》

材料二   日本战败投降,依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国负责南海各岛屿的受降事务。国民政府于1946年5月23日派海军抵达东沙群岛,设置气象台,后又增派军队登岛驻守。1946年11月28日进驻西沙群岛之武德岛。1946年12月15日,南沙群岛接收人员在太平岛举行接收南沙群岛升旗典礼。后又与法国政府数度谈判,收回南沙群岛的主权。1947年,印制了《南海诸岛位置图》,用11段国界线圈定了中国南海海域范围。

——据陈谦平《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收复南海诸岛主权述论》

材料三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各方同意以和平方式而不诉诸威胁或使用武力,由直接相关的主权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原则,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解决他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端。宣言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地区层面处理南海问题的首份政治文件,意义重大。

——据李金明《从东盟南海宣言到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我国古代南海诸岛开发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能够收回南海主权的原因,并简要评价国民政府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签署对处理南海问题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45年4月,中共中央在一份重要文件中指出,党在农村工作中要坚持“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把土地从封建剥削者手里转移到农民手里,把封建地主的私有财产变为农民的私有财产,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中获得解放,从而造成将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可能性”。中共中央的这一要求旨在(     
A.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B.在全国范围推行土地改革
C.继承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D.指导全民族抗战取得胜利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甲午战前中日国家战争系统的力量竞赛中,日本积聚了比清王朝更集中、更强大的战争能量。而清王朝只是进行外交、军事与技术上的有限近代化努力,缺乏相应的体制与思想变革,没有完成从古代国家向近代国家的转型。战前的双方,一个虚张声势、疲于防守,一个真刀真枪、处心积虑谋划进攻,胜负已成定局。

——摘编自盖玉彪、陈伟《甲午战争中国失败根本原因的新思考——基于战前中日战争准备的对比分析》

材料二   19377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残酷的现实无情地打破了一切偏安苟且的幻想,不仅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受到威胁,资本家、地主甚至国民党中央政府和地方实力派都遇到了存亡问题。民族存亡成为当时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民族危机和国破家亡的切身之痛,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民族意识空前觉醒。这时,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关头,国共两党从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摒弃前嫌,实现了新的合作。

——摘编自李玲《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民族凝聚力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1)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结果不同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日本侵华的认识。
2023-05-18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选择考冲刺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以下两图为画家古元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不同时期的作品。这两幅作品主题的变化反映了(     
A.民族矛盾的激化B.统一战线的解体
C.国内形势的改变D.战略转折的到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