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多元璀璨的世界文明

小王对于古代文明的成就很感兴趣,他整理了相关成就:

A.大津巴布韦

B.希罗多德《历史》

C.白马寺

D.释迦牟尼像

E.玛雅玉米神像

F.《掷铁饼者》

G.《苏美尔人的战车》
(绘画作品)

H.写在莎草纸上的文字

(1)以上材料中,与亚洲相关的是(多选)
(2)以上材料中,与非洲相关的是(双选)
(3)以上材料中,与美洲相关的是(单选)
(4)小王同学尝试将以上材料进行归类,并设置主题,请模仿例子选取材料并拟定主题例:主题:古代的建筑和文化传承材料AC
主题:____
材料____和____
(5)小王希望为亚洲增补新的文化成就,以下哪些文化成就可作为亚洲的增补材料(双选)
A.《汉穆拉比法典》 B.《民法大全》 C.腓尼基文字 D.象形文字

小王发现部分文明的发展与河流相关,请将下列文明与对应的河流的联系(不定项选择)

(6)古代印度文明
A.A   B.B   C.C   D.D
(7)古代西亚文明
A.A   B.B   C.C   D.D
(8)古代埃及文明
A.A   B.B   C.C   D.D
A.恒河B.幼发拉底河C.尼罗河D.底格里斯河
(9)请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古代文明发展的特点。
2024-06-0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2 . 区域文明及其扩展

人类最初的文明犹如茫茫大海中的几座孤岛,创造的文明成果各具特色。

(1)根据所学,将下列文明成果(或制度)与相关区域匹配。(填写字母)

A.苏格拉底(雕塑)

     B.种姓制度图

        C.玛雅神庙壁画

        D.金字塔

       E.楔形文字

                 F.甲骨文

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__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选“A”,错的选“B”。
①古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
②波斯等帝国的崛起阻碍了文明的交流。(      )   
③拜占庭帝国都城罗马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   
④阿拉伯人融合东西方文化,在多个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
⑤古代日本曾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
(3)综合本题信息,概述古代和中古时期文明发展的特征。
2024-04-3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3 . 现实:照见历史。

当前,两场冲突最为引人注目,一是俄乌冲突,二是哈以(巴勒斯坦哈马斯与以色列)冲突。这些冲突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经纬,也照见了许多历史问题。

材料一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在(2023年)71日的声明中,为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未来谈判设定了明确的条件。他表示,只有当乌克兰武装部队进入1991年国际公认的俄乌边界后,才会准备与俄罗斯进行谈判。

——《泽连斯基表明与俄罗斯谈判唯一条件:乌军取得乌克兰1991年边界》

材料二   

图1欧洲简图与黑海沿岸简图

材料三   日前,以色列常驻英国大使霍托维利表态称:即便以色列军队在加沙的军事活动结束,也不会接受“两国方案”,绝对不会给巴勒斯坦独立建国的机会。美国《政客》杂志网站(2023年)1214日报道:(英国外相)卡梅伦称以色列驻英国大使霍托维利(Tzipi   Hotovely)排除以“两国方案”解决巴以冲突的言论“令人失望”。

材料四   

图2中东简图(标注小图为1947年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两国分治示意图)
(1)材料二和材料四中两次冲突的核心区域,在历史上也曾经历过多次战争的“洗礼”,其中于公元前4世纪和公元13世纪分别征服巴以冲突核心区和俄乌冲突核心区的力量分别是(双项选择题,不计顺序)(     
A.马其顿B.罗马C.匈奴D.蒙古

(2)1991年成为乌克兰总统眼中特别重要的年份,是因为(单项选择题)(     
A.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率先取得成功
B.苏联成立,乌克兰成为苏联创始成员国
C.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发展遭遇重大挫折
D.苏联解体,乌克兰的主权重获国际承认

(3)以材料一中的观点推断,泽连斯基更喜欢以下思想家中的(单项选择题)(     
A.中国人墨子B.古希腊人柏拉图C.荷兰人格劳秀斯

(4)现行国际体系形成中最为重要的一次会议就召开于图1中标注所指位置(也是标注小图中深色区域),这次会议即(单项选择题)(     
A.开罗会议B.雅尔塔会议C.波茨坦会议

(5)巴以问题之所以复杂,还有其宗教因素,如耶路萨冷被多个宗教同认为圣地,其中包括(单项选择题)(     
A.基督教和伊斯兰教B.印度教和婆罗门教C.佛教和道教

(6)材料三中的“两国方案”也就是图2标注中的“1947年巴勒斯坦分治”方案,通过这一方案的机构当是(单项选择题)(     
A.国联B.欧盟C.联合国

(7)有国际评论员调侃俄罗斯发起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的主观目的是“防止□□东扩,但客观效果却是加速了□□北扩”。“□□”应为(单项选择题)(     
A.华约B.北约C.欧盟

(8)就以上两冲突,作为重要国际力量的中国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请推测中国的“声音”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最容易出现的两项?简述推测理由。
原则理由




2024-04-11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4 .

1.请将以上文明成就与地图所示相关区域进行匹配。(填字母)
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腓尼基字母的创制,汲取了周边哪些区域的文明成就?(单选)(     
A.希腊与罗马B.中国与印度C.西亚与埃及D.中国与罗马
3.亚历山大帝国疆域最东端到达的区域是(单选)(     
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恒河流域
4.由地图图例可知,公元前4千年代至公元5世纪,不同区域间人类交往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如何看待地图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
2024-04-11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闵行区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明文规定“公民有信教自由、不受歧视,教会可以拥有财产”的君主,这位君主是(     
A.克洛维B.查理大帝C.君士坦丁大帝D.奥托一世
2024-03-27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殖民面面观在学习《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一课后,小李同学梳理了相关内容,对“殖民”这一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1)李同学阅读教材后,发现古代也存在殖民活动。以下地图反映了哪一人群的殖民扩张?(     
A.苏美尔人B.埃及人C.希腊人D.罗马人
(2)7世纪,阿拉伯人走出家乡,成为西亚、北非的主人,原因在于(     
A.武力扩张,建立帝国B.重视贸易,发展经济
C.控制商路,沟通东西D.编纂法典,维护秩序
(3)小李同学整理了近代殖民体系兴衰的时间轴,请选择恰当内容,将空格补充完整。(填字母)

A亚非拉B工业革命C三角贸易       D新航路E瓜分世界的狂潮F第二次世界大战
(4)随后小李同学在这段论述旁边记录了如下笔记,请将空格处填写完整。

“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指的是摧毁自给自足的,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指的是引入西方的,促进印度经济的发展。


(5)根据小李同学整理的资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殖民活动的看法。
2024-02-2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练习历史试题
7 . 信息与载体2022年春季疫情再起,丰富的电子资源有力地支撑了在线学习,也提醒我们关注人类史上信息载体的变化。
(1)原始先民通过绘制岩画,记录生产生活状况。以下描绘收割场景的岩画反映当时出现了(     
A.畜牧业B.采集渔猎C.商品交换D.原始农业
(2)进入文明社会后,各地出现了形式各异的书写载体。请将下列载体与其诞生地域相匹配。

(3)中国为世界书写材料的改进作出了重大贡献。请将下列文物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_______。(填字母)

(4)下列人物中,改进造纸术使纸张成为主要书写材料的是(     
A.司马迁B.董仲舒C.蔡伦D.班固
(5)造纸术从中国向世界各地传播。依据下图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

①公元2世纪初期,造纸术出现于洛阳。
②造纸术外传的第一站是日本。
③造纸术大致沿着丝绸之路向西传播。
④造纸术在中古时期传到欧洲。
(6)北宋沈括曾写道:“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段史料赞扬的是(     
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
(7)计算机和互联网正取代纸张成为信息的主要载体,这是哪次经济变革的结果?(     
A.农业革命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D.信息技术革命
(8)综合以上材料,信息载体的变化反映了人类社会哪些发展趋势?
2024-02-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练习历史试题

8 . 地理空间是人类活动的舞台。阅读《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选项对下图中的古代世界描述正确的是(     

A.A是古希腊,B是古罗马B.C是两河流域,D是埃及
C.D是埃及,E是两河流域D.G是中国,F是埃及
2.中国人对金字塔的命名是基于其(     
A.价值B.形状C.功能D.声誉
3.某班要进行一场关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话剧表演,他们采用的台词应是(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D.“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4.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其中伊斯兰教的诞生地位于上图中的(     
A.A处B.D处C.E处D.F处
5.穿越时空隧道, “我”经商来到古希腊雅典,这里正在召开公民大会,人们纷纷涌向会场,当我想进入会场时却被拒之门外, “我”被拒之门外主要由于我是(     
A.商人B.妇女C.外邦人D.成年男性公民
6.小亚细亚是一个历史名称,其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土耳其共和国,是连接亚欧大陆的通道。自公元1世纪起,这里先后处于几个跨洲大帝国统治下。按时序,这些帝国依次是(     
A.罗马/拜占庭/奥斯曼/阿拉伯帝国B.拜占庭/阿拉伯/罗马/奥斯曼帝国
C.罗马/拜占庭/阿拉伯/奥斯曼帝国D.罗马/阿拉伯/奥斯曼/拜占庭帝国
7.从地理环境看,古代文明具有的共同点是:____
8.从文明成果看,下列文明成果(从左至右分别为①②③④)分别属于《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中何区域(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上):

____区域,②____区域,③____区域,④____区域。
9.综合上述信息,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具有哪些重要特征?
2024-02-22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君主”的权力。

人类社会自国家产生以来,君主制就长期存在。

模块一:早期区域文明的君主


(1)请将如表所列君主权力的观念,与其流行的地区相匹配。(填写字母)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
B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我有如沙马什,照临黔首,光耀大地。
C法老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常见的法老形象常手握权杖:“赫卡”权杖代表统治者、“万斯”权杖代表统一、“连枷”是亡故法老所持的权杖。
①古埃及   ②中国   ③西亚

斯巴达的君主仅有有限的权力,主要是军事和祭司性质的首领……第二个政府部门是长老会议,由两位王和二十八位年纪在六十岁以上的贵族组成……并且是最高刑事法庭。第三个政府机关是公民会……但斯巴达政制中最高权威属于一个称为监察院的五人团体。

——【美】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


(2)当时斯巴达实施的是(单选)(     
A.民主政治B.寡头政治C.君主专制D.封君封臣制度

(3)造成斯巴达的“君主”与上表中的君主权势不同的因素的(双选)(     
A.文明交流程度B.生产方式不同C.地理环境差异D.年龄结构不同

模块二:中古时期的西欧君主在长达千年的中古时期,西欧逐渐形成了对君主权力的“丰富表达”。

圣经》中的耶稣说:“凯撒的物当归凯撒,上帝的物当归上帝。”欧洲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法王)腓力四世召开了第一次三级会议,使得国王得到了“民众的支持”。

(4)世界史上的“中古时期”是指(单选)(     
A.公元前的一千年B.公元后的一千年
C.公元前5世纪—公元后5世纪D.公元5—15世纪

(5)根据材料及所学,概述中古时期西欧王权的变迁。

模块三:近代以来的英国君主

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六、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1689年,《权利法案》


(6)《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依据材料概括法案规范国王权力的原则。
2024-01-1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合格考)历史试题

10 . 从美国回来的小张同学,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餐在西方受欢迎,西餐也在中国占有较大的市场,于是选择了中、西餐各一个代表进行研究。请协助小张同学完成以下任务。

餐食炒杂碎披萨
照片

材料一     “杂碎”,成为了美国俚语里“中餐”的代名词,也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1926年,一首爵士歌曲《杂碎圆号曲》曾经风靡一时。2001年,美国甚至推出了一部电影,片名就叫《杂碎》。

——《一部华人奋斗史——中餐在美国的百年变迁》

比萨(Pizza),又称为比萨饼、匹萨、批萨、披萨、意大利馅饼,是一种发源于意大利的食品。比萨饼的通常做法是用发酵的圆面饼上面覆盖番茄酱、奶酪、肉、蔬菜等其他配料,并由烤炉烤制而成。

——百度百科

材料二

在美国,有记载的最早中餐馆出现于19世纪中期的加州,这些餐馆是为了满足中国赴美单身劳工的需求出现的。这一时期,一道著名的菜肴应运而生,那就是“炒杂碎”。“炒杂碎”原是一道广东乡村菜肴,配料一般包括鸡胗、鸡肝,猪肚和豆芽等。由于美国饮食习惯中对内脏的禁忌,以肉取而代之,同时还加入了美国常见的蔬菜,如西芹、青椒和洋葱等。

——刘晓卉《中国饮食文化在美国的变革及其文化意义》

随罗马帝国从意大利扩张到整个欧洲,这种制作和吃法也传播开来……19世纪,披萨随意大利移民来到美国……。美国带给世界的是标准化生产的披萨,这种随必胜客、达美乐而风靡世界的标准化披萨,与那不勒斯的手工披萨确实有天壤之别。

——凯萝•赫史托斯基《批萨:吃的全球史》

材料三

炒杂碎,炒杂碎,满嘴的昏昏嗷嗷,满肚子的乱七八糟。如此的实实在在,如此的光辉四照,照亮了四方土地,照亮了波士顿,照亮了奥斯汀,照亮了维奇托,还有那可爱的圣路易。炒杂碎,炒杂碎,炒杂碎,炒杂碎,可爱的炒杂碎。

——1925年,美国著名歌手悉尼•贝谢创作的一首风靡一时的歌曲《我走了,谁将为你炒杂碎》歌词

“我们用了 6 年时间,一直在探索把披萨做成更多中国人更爱吃的样子。”到目前为止,上海某食品有限公司已经推出了意式、中式、水果等 3 个系列共 22 种口味的披萨。其中,最受欢迎的还是中式披萨。披萨不再是一个外来文化的符号,而是完美地融入了中国人的饮食日常。

——《意式披萨注入“中餐精髓”,产自金山的美味披萨你吃过吗?》(《上观新闻》2022 年 6 月 23 日)

1.按材料二的说法,意大利披萨拓展到整个欧洲的时间不会早于(单项选择题)
A.公元前1世纪                 B.公元1世纪             C.1453年
2.意大利披萨能覆盖番茄酱,能做出玉米火腿肠的款式,也得益于(单项选择题)
A.罗马帝国的扩张               B.全球航路的开辟            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3.“标准化披萨”的出现归因于(单项选择题)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工业革命
4.披萨和炒杂碎向美国“进军”过程都“伴随”着19世纪劳工或移民抵达美国。为何美国在19世纪能接纳大量劳工或移民?(简答题)
5.必胜客、达美乐及麦当劳、肯德基等西式快餐在中国的大面积流行,得益于(单项选择题)
A.抗美援朝                 B.   文化大革命                 C.改革开放
6.外来餐食想要成为流行餐食,往往需要进行本土化改造。这种改造的实质是(单项选择题)
A. 文化交融               B.   文化冲突                 C. 文化交锋
7.以上两款中、西餐的传播为例,谈谈导致中、西餐食流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简答题)
2024-01-15更新 | 24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4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