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雅典的城邦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并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的。公元前5世纪,雅典城邦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人口约有305万。这一状况(     
A.阻碍了农耕文明扩展B.是国家分裂割据的产物
C.凸显出封闭性的倾向D.影响了民主政治的形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雅典悲剧家阿里斯托芬借助《吕西斯特拉特》,提议“把热衷在公民大会上争吵的人,把那些暗地里相互勾结、阴谋夺权的人,统统砍去脑袋,接纳外邦侨民进入雅典公民”,这样才能拯救城邦。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雅典(     
A.城邦政治运行不得民心B.寡头政治陷于混乱
C.公民大会的权力衰减D.民主政治弊端暴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是由姬姓诸侯与异姓诸侯组成的政治共同体,周王是这一政治共同体的统治者。周王室直接控制的王畿(包括丰镐和洛邑)被称为“中国”。西周文献中的“中国”也被比作“夏”,大多指向周王族,故“夏”均为单数;这时的“蛮夷”既有受封为异姓诸侯者,也有游离于西周之外者。春秋时期,“夏”逐渐扩展为“诸夏”“华夏”。“中国”不再是周王室独享的领地和权力中心。《左传》记载,东夷诸国与鲁国朝贡多达数十次;齐鲁“夹谷之会”时,齐景公曾奏“夷狄之乐”。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影响力的式微,政治共同体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华夏共同体。诸侯兼并大大拓展了华夏间的深度同质化和对异质文化的排斥,华夏文化认同日趋强劲。战国时,诸侯追求的是变法图强,以中央集权制度实现“中国”境内华夏文化共同体的一统,即“以中国一统”。战国诸子津津乐道于对华夏共祖的探究,对“夷夏”是否一体则鲜有关注。

——摘编自武沐等《大一统视域下的司马迁炎黄共同体理论》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曾将古希腊城邦定义为“一个政体之下的公民共同体”。这里的“政体”一词的希腊文本义即为“城邦制度”。公元前8世纪起,希腊城邦制度确立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立法。著名的例子有斯巴达的莱库古立法和雅典的梭伦立法,此外还有米提林的皮塔科斯“制定了法律,但却未建立政体”等记载。有的“立法者”不仅为自己的城邦立法,甚至还为其他城邦立法。古代希腊城邦共同体的政体各不相同,但都是以“宪法”或者“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的。现代西方社会高度分化,人们的民主生活和希腊城邦公民共同体生活全然不同。古代希腊人并未完全发展出为了保障个人自由而必须限制国家权力的观念。即使在雅典民主政治之下,公民个体言论和行为的自由实际上置于公民集体的监督之下。尽管苏格拉底并不认同民主政治,但他最终还是遵从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不愿逃避城邦对他的判决。

——摘编自黄洋《希腊城邦政治与西方法治传统的建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先秦时期华夏共同体形成的背景和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共同体与华夏共同体的不同点,并说明古希腊城邦政治与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关系。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先秦时期的中国和古代希腊政治形态差异的认识。
2024-03-24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公元前5世纪前期,罗马经常和周边的伊达拉里亚人、高卢人、埃魁人、沃尔斯奇人等战争,罗马平民则利用外敌进攻的时候离开罗马,让贵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境地,这种斗争方式被称为“撤离运动”。到公元前449年,平民开展了三次“撤离运动”。这一运动(     
A.体现出平民家国情怀淡薄B.促使公民法向万民法过渡
C.催生了罗马成文法的产生D.加剧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雅典五百人议事会分为十个五十人委员会,500名议员以部落为单位分成十组,每组在一年中十分之一的时间里服务,每个委员会每天抽签出一人作为主席,一个公民一生仅能任职一次。这一制度(     
A.保证了政治秩序良性运转B.有效提高了行政工作效率
C.扩大了雅典公民构成范围D.体现了民主政治体制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罗马共和国后期(公元前78-前49年)58位执政官,据不完全统计,直接拿现金收买选民的执政官多达15位。这一时期,各类归于选举舞弊名下或意在遏制选举舞弊的法律迅速增加,达二十余项。由材料可知,罗马共和国后期(     
A.选举舞弊是政治生活的常见现象B.立法遏制选举舞弊行为成效有限
C.选举舞弊加速了共和国走向衰亡D.罗马法具有浓厚的形式主义色彩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佛教,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南亚次大陆,取代了婆罗门教,获得广泛传播。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将其定为国教,并派遣僧侣向外国传扬,中经迦腻色迦王尽力提倡,公元56世纪达于极盛。据佛教文献记载,公元前6世纪南亚次大陆的部落大部分进入国家形成时代,出现大大小小20多个国家,其中较为重要的有16国,这些国家间不断发生冲突、兼并,使社会各阶层深感不安,他们需要寻找新的精神依托与出路。当时正在兴起的政治上、经济上占有实权的奴隶主官僚、商人,也要求改变婆罗门垄断的局面,建立新的统治秩序。动荡的社会中,佛教以它的“中道”主义取得社会的支持。

——摘编自朱锡强《佛教在印度兴起与衰落的原因》

材料二   种姓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等级制度,在古印度时期被称为“瓦尔纳”制度。诞生于公元前两千年中叶,从中亚、西亚经由印度西北部的山口,陆续向印度河中游一代涌入,征服了当地的达罗毗荼人,入侵者是白种人,白种人为维护自身的高贵地位,加大对征服者的控制,对各种姓的权利进行严格的划分。从法律地位上来看,婆罗门的法律地位最高;在债券债务方面,各种姓在借贷利率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婚姻家庭方面严格限制不同种族进行通婚。古印度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国家推行宗教典籍,不仅能够对人们思想进行控制,也巩固了种姓制度的地位。

——摘编自吴颖铭《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佛教在印度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印度种姓制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亚历山大到达东方之后,没有把东方的宗教视为异端加以排斥或敌视,而是尊重东方人的宗教传统,对其信仰加以保护,对其神灵同样崇奉。亚历山大意在(     
A.传播东方文化B.实施文化宽容政策
C.扩大统治基础D.促进东西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古代埃及建筑师为法老营造的庞然大物,不论是陵与庙,在内部构造上显现的抑制人们内心世界的神秘的气氛,已达到对人们的心理和思想上的束缚和控制。由此可知,古埃及(     
A.人文主义氛围浓厚B.法老权力至高无上
C.建筑具有宗教色彩D.法老是人心中的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古希腊的艺术家们在创作时更加关注如何提炼、概括具体的对象,并在其中注入“优秀”的品质,使之成为全民道德典范的象征。这一创作思想(   
A.促进了城邦繁荣B.脱离了社会现实
C.凸显了人文色彩D.呼应了智者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