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下图是古罗马司法女神朱斯提亚的雕像,她头戴金冠,一手持天平,一手持宝剑,在眼睛上蒙着布条。这表明
A.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已十分完备B.古代的罗马法是神圣不可抗拒的
C.罗马法蕴含着公平与正义的原则D.罗马法需要借助神的权威来维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斯巴达的莱库古通过立法规定,城邦大事由公民大会讨论和决策,但如果由30人终身任职(包括两位王)的长老会议认为决议不公,则有权推翻,这一运行状态说明
A.城邦最高决策权在公民大会B.以立法形式确立了贵族政体
C.实现了立法行政的制约平衡D.保证了公民的参与权决策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改革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统治,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为经济状况所奴役的状态,改革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议政之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在保障和实现“公民的声音”的过程中,梭伦做了哪些努力
①废除债务奴隶制   ②创立四百人议事会   ③实施陶片放逐法   ④召集五百人议事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1-20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认为,变化的具体事物背后,始终存在着一种完美的、不变的东西。这反映了他的
A.正义观B.理念论C.法治观D.道德观
2019-12-0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反映了他
A.维护雅典民主政治B.提倡“美德即知识”C.批判雅典选举方法D.反对哲学家治理国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象。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2019-01-30更新 | 5933次组卷 | 93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苏格拉底每天站在雅典街头和人们讨论,不断地要求人检讨自己所持的各种观念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他教人不要盲目地接受既有的道德或行为的准则,而用自己的理智来重新下判断。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A.开启雅典的精神觉醒B.认为雅典道德沦丧
C.推崇理性与思想自由D.反对雅典民主政治
8 .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他保留了共和国传统的官职和政府形式,但政府所有重要的政令都出自他手,常备军将领也只对他一人负责。据此可知,当时的罗马帝国是
A.军事政治集权的共和政体B.军人皇帝的专制独裁政权C.共和制与君主制的混合物D.披着共和制外衣的君主制
2018-04-18更新 | 640次组卷 | 18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公元前427年,希腊小城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据此可知,在古代
A.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B.公民决定雅典城邦重大决策
C.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D.雅典公民大会有时违背民意
2017-08-04更新 | 4784次组卷 | 89卷引用: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学者一致认为:西罗马帝国的衰亡,是“野蛮与宗教胜利”的结果。这里的“野蛮与宗教”分别是指(     )
A.匈奴人的西侵与伊斯兰教的崛起B.蛮人的南侵与基督教成为国教
C.土耳其人西侵与伊斯兰教的扩张D.日耳曼人的入侵与基督教的兴起
2017-07-18更新 | 517次组卷 | 20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