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他相信,他从神灵那里获得的使命是教会人们思考,因为他的智力游戏是为了激发人民去质疑所有想当然接受的事情。他的目的是帮助人们过一种善的、充实的人生。”由此可知,“他”主张
A.万物由水生成B.人是万物尺度C.要认识你自己D.勇于追求真理
2019-11-1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阶段测评(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大多是讲灾难降临在英雄人物的头上,这往往是神的旨意。然而,这些英雄并不屈服于命运的摆布而奋起抗争。这主要体现了古希腊
A.同神与命运作斗争的勇气B.摆脱了对神和自然的膜拜
C.宽松自由的社会文化氛围D.戏剧题材深受民众的喜爱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古希腊城邦是基于社会分工合作,理想国中各阶级具备各自的美德,不相僭越,城邦就达到了“正义”。柏拉图认为城邦的治理是复杂的艺术,因而对统治者的政治、文化、才能、品德等方面,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城邦的统治者属于第一等级的公民,统治者的灵魂是由黄金构成的,具有智慧的美德。孔子编撰的《尚书》中所记录的君王,都是被儒家所认定的“明君贤王”,《尚书》中记录了上古“明君贤王”在选任继任者时,是通过大臣举荐并经过多年考察其德行和才能是否符合条件,才能最终确定下来的。

——摘编自许天蓝《论<理想国的政治理想兼与(尚书>政治理想之比较》等

材料二   《论语》与《理想国》对思想政治教育之重视值得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深思。历史经验证明,道德的软约束效果是因人而异的。封建社会的中国统治者最终无不采取了“外儒内法”的治理方式,而柏拉图在晚年的《法律篇》中也最终将法律置于道德之上。

——摘编自彭文龙《论语》与《理想国》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柏拉图与孔子政治理想的相通之处。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柏拉图与孔子政治理想形成的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苏格拉底哲学的突破在于,将视角指向人—使人知道自己能力的同时知道自己的无知与愚昧,知道自己无知的同时,又不放弃对道德和美善的追求。由此可知,苏格拉底研究的是
A.人的经验世界B.人的智慧世界C.人的理性世界D.人的本能世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这说明
A.法律服从民众意愿B.判决体现权力来源
C.全体公民参与政治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019-06-08更新 | 9523次组卷 | 80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有关如图的文字说明中,正确的是

A.这是古埃及人发明的象形文字
B.这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文字
C.这种文字大多数刻在石头上
D.这种文字记载了法老的法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