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假若任何出生低级的人,因贪欲而以高级的职业为生,则国王剥夺其财产后,应立即放逐之。”此规定(     )
A.保证了高级种姓血统的纯正B.强化了刹帝利与吠舍的差别
C.说明印度的政治受宗教控制D.体现出种姓职业世袭化特征
2023-05-21更新 | 168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以下是关于不同地区古文字的几则考古资料,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研究古代文明须有文字佐证B.各地文明的特征具有一致性
C.文字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D.字母文字是所有文字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这说明(     
A.文化交流的重要性B.时空观念是历史研究的思维方式
C.美洲文化的落后在于高山海洋的阻隔D.文化最原始的部落必然会受到外来侵略
2023-05-1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图2 16-18世纪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

材料二   全球史学者通过宏观综合分析指出,所谓"欧洲兴起",只是人类历史上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从中挖掘“普世性”的文化特质只能是制造神话。他们还强调各社会之间发展具有相关性和互动性,突出影响各个社会的共同因素,认为每个社会的发展都是更为宏大的自然与社会结构运动的一部分,要淡化单一地区或国家的个性和特殊性,这样也就淡化了欧洲国家的榜样作用。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二关于欧洲兴起的观点。
2023-05-1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人类文明交流史料(部分)

区域时间史料
非洲公元前13世纪埃及雕刻中出现赫梯战车形象
欧洲公元前5—公元前1世纪塞浦路斯、撒丁岛和马赛出现许多用腓尼基字母书写的碑文
亚洲1世纪《汉书.地理志》关于“殷道衰,箕子去朝鲜建国,教其民以田蚕织作”的记载
亚洲646日本颁布《改新之诏》,全面学习“法式备定”的唐代制度
亚洲771阿拉伯天文学著作《信德欣德》运用了大量的印度数字
15世纪哥伦布给国王的信中提到“携带有种马、母马、骡子和其他的禽类、大麦和各种果树等”运往美洲
1750鲁士政府法令规定:“所有王公贵族和庶民百姓要充分理解种植马铃薯的益处,并把马铃薯作为今春主要食物。”
亚洲191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践行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原则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文明的交流与进步”为主题,从经济、文化、制度交流中任选一个角度拟定具体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3-05-06更新 | 229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荷马史诗》的原型是特洛伊战争,考古学家根据史诗中描写的地名进行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成就。1884年,德国人谢里曼发现了梯林斯遗址,和史诗描写的奥德修斯等人的行宫十分相似。史诗描写的战争通过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一些文字资料也能够被证明。这表明《荷马史诗》(       )
A.具有丰富的文学想象力B.是研究古希腊历史的一手史料
C.影响了近代西方的文学D.是研究古希腊社会的珍贵资料
2023-05-0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西方某学者指出:“希腊化的过程在托勒密埃及的土著人民中似乎是很小的……在底层,僧侣以外的埃及人企图学希腊语而发迹,在某些情况下,借着采用希腊名字并且变成希腊人,但那不是企图在文化上同化埃及人民。”该学者强调(     
A.外来文化被北非文化同化B.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锋
C.北非本土文化影响力深刻D.希腊文化中心的逐渐东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雇用一个长工,其一年的工资为大麦八斤,一个牧人的一年工资为大麦六斤。法典对泥瓦匠、木匠、成衣匠等手工业者的雇佣工资皆有详细的规定。由此可知,《汉谟拉比法典》(     
A.注重调节社会关系B.具有鲜明的阶级特征
C.保障了平民的利益D.强调对私有财产保护
9 . 两汉之际,佛教文化传入,唐宋时期阿拉伯文化及波斯文化传入,中国文化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再创辉煌,然后再回馈给世界其他国家。这一文化现象的世界意义主要体现在(     
A.辐射其他国家文化B.推动文明间的交流融合
C.促进欧洲思想解放D.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2023-04-27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文化发展的历程(部分)

时间历程
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古代西亚地区形成了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在北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形成了古代埃及文化;在南亚次大陆上形成了古印度文化;在东亚形成了中华文化。
公元前5世纪以后在地中海沿岸,形成了古代希腊文化;此后,古罗马在大量吸收希腊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
5世纪以后在西欧地区形成了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地域文化。
16世纪之前印第安人在美洲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其中,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最具有代表性。
16世纪以后随着西方殖民者对美洲的征服,西方殖民者对残留下来的印第安人实行欧化,通过语言、宗教、艺术、教育等文化的移植来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
17世纪以后英国开始侵略印度,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官制度引入印度,兴办学校,强行普及英语并使之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
19世纪上半期面对殖民侵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主动接受西方的思想和技术,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独立后的印度接受来自西方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同时又注重发展传统文化,走上了独特的发展道路。埃及成立了共和国后,政府大力复兴民族文化,现代埃及文化既具有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又带有欧洲和西亚的文化元素。
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和韩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又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努力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文化交流与传播》等

采用一个合理的时间尺度,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并做出合理解释。
2023-04-09更新 | 783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