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地中海优越的地理环境赋予了古希腊人发达的航海事业,典型的海洋文化和独特的民族特性,使其具有高度开放性,加上繁荣的商贸经济造就的商业文化和高度发达的城邦民主制所提供的良好宽松的政治氛围,以及长期的海外殖民活动等因素的合力作用,造就了古希腊人的求知进取精神,决定了它的文化结构的开放性,而只有开放性的社会组织、文化结构,才能保持活力,汲取最多的能量。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上,得信息交流之先,使它得以同周边其他民族进行频繁的文化交流,从中学习、吸纳、融合其他民族文化的先进成分,传播、辐射本身文化,从而强有力地推动了希腊文化的发展、壮大,并且取得辉煌的成就。

——摘编自罗立东《古希腊文化的生态环境论析——兼与中国文化比较》

材料二   正是由于对人的重视,所以古希腊人造就了神人同形同性的神话体系,神就在人身边,他们绝不是高高在上、冷漠无情的神,而是一些极富有人情味的生灵。古希腊人认为,人的美丽不在于他的衣着或装饰品,美丽体现在自身的美质上,而美质的获得靠的就是智慧。“一个人,如果在他那里理性地实现他的目的,以现实的知识作为支配原则管理着他整个的生活,那么,这个人就是智慧的”。古希腊神话与《荷马史诗》中,宙斯虽是众神之父、宇宙的主宰,但却无法行使专制暴君的特权,女神可以拒绝他的求爱,普罗米修斯可以违背他的禁令,偷盗天火传给人类,埃斯库罗斯更是让普罗米修斯发出“宙斯的主权不打倒,我的苦难就没有止境”的呼喊,并在雷电轰鸣、天崩地陷的威胁面前,依然傲然挺立,发出令宙斯心惊肉跳的预言:“宙斯很快就会不体面地被推翻。”

——摘编自尚烨《古希腊文化特色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在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文化的特点。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不同时空文明的特点

向你致敬,尼罗河,你来自大地,孕育了埃及!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使得追随者歌唱!

——古埃及诗歌

人与人之间也充满了不安全感,所以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汉谟拉比法典》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这部法典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

——《全球通史》

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

——崔连仲等选译《古印度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史料选辑》

“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

——伯里克利

材料二   为了报复地中海东岸中部城市提尔的坚决抵抗,马其顿人屠杀八千提尔人,被俘当奴隶的共约三万人!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将底比斯夷为平地,并将所有幸存的底比斯人沦为奴隶,底比斯从此灭亡。

波斯帝国东部的中亚地区……先后传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有的地区修建了水库,出现了灌溉农业。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   起先,埃及人和马其顿人是以征服者和统治者的身份去东方的,他们强制推行希腊化模式。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们自己也发生了变化,使随后产生的希腊化文明成为一个混合物,而不是来自其他地区的移植物。”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代尼罗河流域、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河恒河流域、古代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部分岛屿四处文明发源地中,任选其中一处撰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解说词的结构分为标题、主体、结语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自然条件、政治制度、文明成果、经济形态等)
(2)阅读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帝国武力扩张的影响并简述古代文明交往的总趋势。
2024-04-1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安顺一中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罗马共和国初期,为了限制贵族滥用职权,随意解释习惯法,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一番斗争,成立了拥有全权制定法律的十人团,于公元前451—前450年公布了《十二铜表法》。量刑定罪以此为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在司法上的专横行为。

公元前445年,根据坎努利尤斯法,废除了《十二铜表法》中平民与贵族通婚的禁令。次年,设置具有执政官权力的军政官职位,初为3人,后增至6人,并规定平民也可当选。这是贵族的一大让步,同时也可能出于当时军事上的需要。

公元前367年,罗马共和国通过的《李锡尼和绥克斯图法案》,规定:所有债务的已付债息折作本金计算,尚欠部分分三年偿清;占有公有地的最高限额为500犹格;取消军政官,重选执政官,两执政官之一须由平民担任,成为平民反对贵族斗争胜利的一个里程碑。

公元前326年,罗马共和国通过了波提利阿法案,禁止以人抵债,实际上废止了债务奴役制。

公元前287年,罗马平民举行最后一次撤离。而后平民出身的霍腾西阿颁布了一项法律,重申平民决议对全体公民都有法律效力。这一事件标志着平民对贵族斗争的胜利结束。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概括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对贵族斗争胜利的影响。
2024-04-0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前 522一前 486 年),波斯帝国几经扩张,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大流士一世把波斯帝国划分为 23 个行省,每个行省相当于一个被征服的独立国家或民族。各行省在保障中央的主权和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享有较多的自治权,这些被征服地区“都保留着它们自己的特性、风俗和法律。有些邦国甚至有它们自己的国王;同时每一国都有它的明显的语言文字、军备、生活方式和风俗礼制”。大流士还进行过法典的编纂工作,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法典,《贝希斯敦铭文》(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的石刻,以古波斯文、新埃兰文和巴比伦文三种文字写就)中多次提到“国王的法律”

——摘编自亓佩成《去代西亚文明》等

材料二   秦始皇废诸侯,立郡县,郡下设县,郡守与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县以下设乡、里和亭。秦朝还将人民改称为“黔首”。在政治空前统一的情况下,始皇帝启动了致力于“书同文”的文字整合提升工程,将书体各异的文字校正、规范为小篆,并推出规范文本,颁行全国,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秦统一后,还以商鞅变法以来的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明法度,定律令”,缘法而治,朝廷希望用律法统一人们的思想,使“万民皆知所避就”。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大流士一世与秦始皇在巩固疆域辽阔的大帝国方面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世界大帝国建立和巩固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海外领土的扩张,罗马逐渐建立起行省制。共和国时期,行省的行政管理系统主要由总督和财政官组成。总督由元老院任命,拥有行政、军事、司法、财政、税收等大权,这推动了军事独裁制的建立。且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行省官员的腐败现象相当严重而且普遍。罗马对行省的统治残暴,经常激起行省人民的起义。特别是共和国末期,内战以及边境蛮族的骚扰入侵,严重影响行省经济的发展。屋大维上台后,对行省制进行了改革,把行省划分为元首省与元老院省,加强对行省总督的管理和监督等。

——摘编自杜建军《罗马帝国行省制度研究》

材料二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频繁派中书省宰执带相衔临时到某一地区负责行政或征伐事务,行省逐渐演化为常设的、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元史》说行省官掌“方面之权”,充“方面之寄”,蕴含着由中央派出,代表中央统辖“方面”的意思。元朝的行省犬牙交错,其中江浙、湖广、江西三省大抵以镇压新征服区域和搜刮财赋为基本宗旨,陕西、四川、云南、河南四行省以军事襟要的镇遏控制为重心,岭北、辽阳、甘肃等行省则以廪养或防范蒙古诸王,控制蒙古部众及供给军需为主要使命。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前后,元政府规定行省内部实行群官圆署和种族交参制,辖区内宣慰司、路府州县、汉军万户府官员等受朝廷的任用、迁调、考课管理等,设立地方监察网络等,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的模式内。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屋大维改革行省制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行省制的主要特点及作用。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地方治理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 336年,腓力二世遇刺身亡,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率3万步兵、5千骑兵及160 艘战舰东征波斯帝国。公元前333年秋,在叙利亚的伊苏斯城郊,亚历山大激战波斯大流士三世,最终以少胜多。历经十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亚历山大继承了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等

材料二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新时代中国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发展新格局提出的重大议题。“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重塑国际经贸合作格局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国启动内外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调整国内区域经济空间的重要依托。尽管面临诸多新挑战、新风险、新问题,但只要不断创新合作新领域、新机制,必能峰回路转,助推我国超大市场规模国家的大国崛起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

——摘编自张逸泽等《“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新时代我国国际发展战略的影响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析“亚历山大东征”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
2023-07-2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塞塔石碑,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刻有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诏书。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它最初是拿破仑远征埃及时发现,后成为英国人的战利品,现保存在大英博物馆。

——摘编自(英)尼尔《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材料二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1875年,英国通过购买运河股票,从经济上控制了运河.1882年、英国通过战争把埃及变成了自己实际控制的殖民地③1922年、英国承认埃及独立,但仍控制运河.1956年,埃及宣布收回运河主权,英军在美苏干涉下被迫撤离运河区.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塞塔石碑的史料类型并分析其史料价值。
(2)英国前首相艾德礼曾宣称:大英帝国是在没有外来压力下,自愿放弃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他们。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并提出应对建议。
2023-07-1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普通的面包折射出人类不平凡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代,人们都叫埃及人“吃面包的人”。面包不仅仅是埃及人的主食,还是观念层面的衡量标准和计量单位。“面包个数”象征着财富,全国遍布的烤炉实质上等同于铸币厂。烤炉里烘烤的面包,最终变成了现实世界中的货币。埃及人还在墓室的墙壁上绘制了许多不同形状的面包,有的像墨西哥农民的草编帽,有的像小金字塔,甚至还能看到神牛、哈托尔女神、丰饶女神的形象。

——摘编自(德)H.E.雅各布《了不起的面包》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前,面包生产一直由中世纪的手工技术主导,费时费力。商家在制作面包时或混入明矶作为增白剂,或为了增加面包重量在原料中混入土豆,或干脆缺斤少两。为了应对以上问题,发明家约翰道格利希在19世纪50年代发明了全自动轻盈面包机,创办了轻盈面包公司,生产成品纯净、大小一致、无需发酵的轻盈面包,成为近代英国面包工业化生产的关键尝试,也是科学家探索无酵母胀发手段的重要成果。

——摘编自朱联璧《19世纪中后期英国面包生产的工业化尝试》

材料三   1937年,麦当劳兄弟在加利福尼亚经营了一家汽车餐厅。1943年,他们转向主要销售用两片面包做成的汉堡包,并对经营方式进行了重大改革,采用自助式用餐,使用纸质餐具,并提供快速服务。这种独特的经营方式大获成功。接着,麦当劳兄弟又开始建立连锁店,并亲自设计了金拱门的招牌。到20世纪80年代初,麦当劳已在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6000多家分店。仅1985年一年就发展海外分店597家,平均每15小时就开一家分店。

——摘编自马若寒《克罗克和他的麦当劳餐饮帝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包在古埃及的功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英国面包生产工业化尝试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麦当劳经营模式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9 . 帝国

材料一 东征过程中,亚历山大为驱逐波斯铜币而发行带有个人风格的钱币。这种钱币以古希腊阿提卡币制为标准,正反面均有神的肖像,并以希腊语铭文“亚历山大”表明钱币所属,世界原本有多样的货币体系和类型,后来大多放弃了自己的钱币类型,开始仿造亚历山大型钱币。

上图是贵霜帝国时期的钱币。贵霜帝国存在于约1——3世纪中亚和南亚地区。图中钱币上的铭文是希腊语,人物是贵霜国王)。

材料二       当国家不断扩大,并开始统治大量人口之后,它们可以被称为帝国。

阿拉伯帝国简史                                                                 

       
7世纪
阿拉伯国家形成       
半岛基本统一
大规模向外扩张
8世纪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9——13世纪帝国被划分为若干行省,由哈里发任命的总督管理
在蒙古铁骑的进攻下灭亡

英帝国简史

16——17世纪初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建立东印度公司
17——18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
18——20世纪初工业革命通过《金本位制度法案》成为“日不落帝国”
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印度、南非等英属殖民地相继独立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亚历山大型钱币的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比较阿拉伯帝国和英帝国兴衰历程的差异。
2023-05-08更新 | 585次组卷 | 1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希腊打败波斯后,集最优秀的建筑师和雕刻师,兴建了雅典卫城。其以神庙为中心集合大量公共活动场所,是古希腊最具代表的建筑群。古希腊柱式在卫城中广泛应用,柱式具有人体的隐喻,其形态比例来源于完美的人体。多立克柱式仿男体,古朴、庄重、雄厚;爱奥尼柱式仿女体,秀美华丽。卫城中的神庙、剧场、运动场等公共建筑满足了民众举行大型活动的需要,丰富了日常生活,体现了城邦政治的开放性与民主性。

——据高祥生《西方的古典建筑》等

材料二   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完成被视为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其采用了天主教所不能容忍的穹顶。设计师布鲁内莱斯留学罗马又走访东方后设计了此穹顶,并发展了罗马的拱券技术、哥特的骨架结构、伊斯兰的叠涩,创新的脚手架施工技术等,集中展示了当时建筑的结构技术和施工方法。文艺复兴鼎盛时期,设计师们往往利用狭长的走道或者柱廊,或者是破坏均衡等方法来设计图纸,从而使建筑物有一种感动人心的效果。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越来越从人的角度对建筑与环境、人与世界进行思考与定位。文艺复兴晚期,世俗建筑变得更多,建筑风格更加倾向于对称构图和华丽,喜好富丽装饰和雕刻。

——据黎汇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特点的演变探索》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典时代雅典卫城建筑群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与古代希腊建筑的共同特征,并分析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史料价值。
(3)根据材料一、二,谈谈西方建筑对我国建筑发展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