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论述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希波战争中,地广人众的波斯在准备了7年后倾其国力向地狭力弱的希腊主动出击,结果反被希腊打败。如此结局引起了人们对这场战争胜败原因的探讨。古希腊的爱斯库罗斯和希罗多德认为,希腊的获胜是神力的结果,是“神的驱使总在发生作用,它使命运控制了时局”,是神嫉妒人的骄横狂妄和放纵而帮助希腊人打败了波斯人。这种观点基本代表了古希腊人的一种普遍心态。近代国外学者中,有的人从文化形态论出发,用社会达尔文主义来解释这场战争胜败的原因,认为代表年轻新型文明的希腊打败代表年老、腐朽近东文明的波斯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从国内来看,一般认为波斯进军希腊是侵略战争,希腊是自卫反击的正义战争,正义战争必胜。最近又有人提出希波战争中希腊将领的谋略思想是导致希腊胜利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周振新《论政治制度对希波战争双方胜败的影响》

探究希波战争中希腊胜利的原因,提取材料中的一个观点或提出一个全新的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4-23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五)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黑格尔认为,地形条件的不同,影响人民的生产和性格的类型,从而影响各个民族在历史上发生、发展及其所处的地位。他认为,人类历史的地理条件有三种特殊的差别:一是“干燥的高地,广阔的草地和平原”,二是“平原流域——巨川大江流过的地方”,三是“和海相连的海岸区域”。处在第一种地理条件下的居民主要从事畜牧业,他们的特性是“好客和掠夺”。有第二种地理条件的居民主要经营农业,“在这些区域里产生了伟大的王国,并且开始筑起了大国的基础”。至于第三种地理条件,他这样写道: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大海抉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他们有超过营利和职业而成了勇敢的、高尚的事情。这种超越土地限制、渡过大海的活动,是亚细亚洲各国所没有的。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一卷导论)

结合世界史所学知识,评论黑格尔的相关观点,阐述你的历史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语言精练)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而开始的所谓“希腊化”时代,使得希腊文化的传承进入新高潮。经过长期的战争,形成了希腊化时代的君主制,它是马其顿国王统治传统和东方君主制以及希腊城邦外壳有机结合的产物。希腊化时代是以军事征服为先导的,但它开启了欧亚大陆间文化交流、汇合的序幕。随着罗马的崛起以及随后对希腊本土的征服.罗马人开始大量吸收希腊文化的因素,尤其是在文学、艺术和哲学等领域。罗马帝国之后,通过阿拉伯和拜占庭两条渠道,古希腊文化在中世纪传入西欧,融入西欧文化思想界并在其中不断发酵扩展,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奠定了思想和科学文化的基础。

——摘编自吴长春《中世纪西欧吸收古希腊文化渠道问题初探》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国家和民族走什么样的道路,对其文明和文化的发展走势具有决定性意义。一方面,中西方文明起源不同,但文明是平等的,在交流互鉴中融合发展始终是历史常态。中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各自的社会基础和地缘优势,同样源远流长、影响至深。另一方面,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始终是一个客观现象,文明之间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随着现代化的诞生,人类逐步开启了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人类文明新形态与西方孕育的资本主义文明相比,表面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实际上截然不同,其特定内涵与精神实质是资本主义文明所不可能具备的。

——摘编自杨增《《大历史观视域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阅读材料,任选角度,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人物,看法多元。

材料一   地方通常为专制主义笼罩,寒带形成强盛与自由之民族。自由散漫的割裂于各个角落的山地居民坚决主张要平民政治(原始民主制或者寡头制),大平原的人则要求让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君主制),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从决定作用逐渐下降到影响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影响作用变得越来越小,但其作用将是永远存在的,并且给人类文明打上了深刻的烙印。所以说虽然“地理决定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外因论,但并非没有兰毫道理和意义。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地理环境与历史发展”确定主题,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探讨评述。(要求:赞成、反对或提出另外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 世界史及其编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外历史纲要(下)》的编写体现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立德树人的要求。在课程体系上,以马克思“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的论断为基础,致力于破除“西方中心论”,力图揭示世界历史从古代的多中心,到近代的单一中心,再到现代和当今的多中心的发展进程。同时,中国历史始终是世界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文明的发展,因中国的贡献更加半富多彩和完整。

以近代为例。近代以西方作为中心,共4个单元。欧洲国家依靠强大的实力,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这种极不合理的状态,在欧洲内部遭到马克思主义的揭露批判和工人运动的冲击,在世界上遭到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坚决反抗。同时欧洲广泛吸收和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成果。

——摘编自晏绍祥《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的总体构架及主要线索》

根据材料提供的线索,参考近代部分,联系教材目录,分析《中外历史纲要(下)》古代、现当代部分的编写如何破除“西方中心论”。
2023-11-12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当民主政治实践从古希腊城邦走向现代民族国家的广大国土的时候,古希腊城邦制的直接民主制度就越来越迈向复合型的现代民主制度结构。在此背景下,卢梭所设想的小国寡民式的直接民主制度显然难以解决大型政治共同体实践现代民主问题;与之对应,代议制民主越来越得到普遍运行,但也“正是这种‘代议’,使得实践中的现代民主制度无法走向彻底:民主制建立在人民主权基础之上,但人民却无法通过民主制来使国家事务变成人民自己的事务,或者人民无法通过运行国家权力来决定自己的事务”。为了弥补选举制民主的制度性缺陷,20世纪末以来,协商式民主开始兴起,日益“强调公民的意见应该通过沟通和协商的程序进入到决策过程中,使得政府公共决策尽量不要远离或脱离政府必须直接服务的公民”。

——姚剑文《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冲突和融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民主模式”自拟论题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正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条理清晰)
2023-11-06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研究历史选考试题(四)
8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明史的书写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史的书写

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版的世界文明通史代表性著作

著作

作者

国籍

框架

《文明简史》

1886

古斯塔

·杜库雷

法国

全书分为6篇,分别为东方古老民族、希腊文明、罗马世界、中世纪、现代、当代。其中东方古老民族中介绍了埃及、亚述、巴比伦、犹太、腓尼基、印度、波斯,中世纪中谈到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文明,其他内容均为欧洲文明。

《文明史》

1887

埃默里·亚当斯·艾伦

美国

第一卷史前世界,或者,消失的种族主要介绍了欧洲和美洲的史前民族,第二卷古代世界,或者,历史的开端主要介绍了埃及人和中东地区闪米特人的历史,第三卷中世纪世界,或者,黑暗时代包括希腊、罗马和中世纪欧洲的文明,第四卷现代世界,或者,当今文明地理大发现19世纪末的欧洲文明史。

《文明史》

1888

查尔斯·塞诺博斯

法国

第一卷古代文明介绍了古代近东和地中海地区各民族的历史,其中重点介绍了希腊和罗马;第二卷中世纪与现代文明主要讲述罗马帝国衰亡后到17世纪的欧洲文明史,其26章中有1章介绍十字军东征时涉及伊斯兰文明;第三卷当代文明史以讲述欧洲文明史为主,同时有2章分别介绍美洲的新兴国家和欧洲本土之外的欧洲人。

《人类进步史:一部文明简史》(1896


弗兰克·布莱克马尔

美国

据刘文

文明的开端一篇中介绍了古代两河流域和埃及的历史,其他各篇章均为西方文明
明《西方帝国年代的文明史书写与帝国主义叙事》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明史的书写。
2023-11-0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联考(一)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3—6世纪,中西都经历了政治分裂、新起民族政权的挑战和新宗教的冲击,但在历史现象层面的相似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同中之异。中国历史和文明历经危机而得以连续发展,西方历史和文明则在危机中断裂,这个结局并非偶然,而是由双方的政治、民族及文化等结构差异所决定的。

——摘编自刘家和、刘林海《3—6世纪中西历史及文明发展比较研究》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3—6世纪中西发展进程的比较。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另选19世纪以前某一历史时期,比较中西文明发展的“同中之异”,并进行阐释。(要求:明确时间段和同中之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11-02更新 | 283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4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千百年来,来自不同自然环境、拥有不同历史记忆的族群,在独特的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属性。拥有相似文化信仰的群落,以文化认同的方式建构起对文明的归属,塑造了文明下的鲜明身份。不同的语言思维、文化信仰、传统习俗汇聚交织,塑造了多彩缤纷、熠熠生辉的文明篇章。而随着新商路的开辟,来自不同文明的个体愈发频繁地踏上彼此的版图,文明的交流与合作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注入了动力。区域文明间的互联互通,全球文明间的包容并蓄为新思维、新观念的产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推动人类文明形态不断向前发展。

——摘编自李远《以深化交流互鉴开创全球文明发展新时代》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层次清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