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是位于阿富汗东北部,公元前3世纪的亚历山大古城遗址出土的文物——二神驾车图像饰板。可以用来印证(     

左图注:小亚细亚的“大母神"乘坐波斯样式的狮子战车,驭手是希腊的胜利女神。上方是希腊的太阳神和月亮神,右边的多级高阶梯祭台则体现了伊朗地区的祭台风格。
A.古代文明多元一体B.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交融
C.区域文明相对独立D.古希腊文化的广泛传播
2023-04-29更新 | 105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求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苏美尔人利用两河流域丰富的芦苇杆和泥板进行书写,《吉尔伽美什》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莎草制作纸张,阿拉伯入继承融合了周边文化遗产,创造了阿拉伯文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世界各地文化是多样的且各自独立发展B.不同的生存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类型
C.世界各地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繁荣发展D.区域文化发展是与其他区域交流的结果
2023-04-06更新 | 179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据1世纪航海手册《厄里特里亚航海记》记载,印度的黄油、蔗糖沿近岸航线贩至阿拉伯或直接运到东非;意大利的葡萄酒经由埃及转运到东非、阿拉伯甚至印度;波斯湾市场上原产的枣酒或转运自西方的葡萄酒,出口到印度和阿拉伯。由此可知,当时(       
A.世界贸易体系初步确立B.跨区域商品贸易比较繁荣
C.海上贸易路线遍布全球D.各大洲建立直接商贸往来
4 . 亚历山大远征后,在西亚、中亚以及印度部分地区,希腊语几乎成了通用语。如今在中亚、印度等地,发掘出大量具有希腊风格的工艺品并刻有希腊文的铭文。这(     
A.证明了希腊化时代的真实性B.体现了亚洲文化遭到破坏
C.说明了印度是希腊的殖民地D.反映了希腊的手工业发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云南江川李家山69号墓(战国至西汉初期的墓葬)出土了一颗蚀花肉红石髓珠,其属于印度河流域文化遗存中的早期产品。这可用于说明(     
A.中印经济文化形态的相似性B.古印度与中国存在民间交往
C.中国古代文明受到西方影响D.中印早期交流以工艺品为主
2022-07-2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人类最初的各农业文明及早期的各帝国出现于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在这个纬度区间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文化也有很多类似的地方。这表明
A.不同区域文明具有一定共通之处B.农业生产促进了文明形态的趋同
C.各个文明形态之间文化交流频繁D.人类早期文明呈现集中分布态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考古学家在位于阿富汗北部的蒂拉丘地发掘了一批墓葬,年代约在前1世纪至1世纪之间,很多学者倾向于这是月氏人首领墓。其中出土的公羊金饰有着帕米尔高原上马可·波罗羊的典型特征,还有女神维纳斯等古希腊神灵金饰品,一些扣饰上的动物图案则有中国元素。据此判断
A.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国的对外交往之路B.不同文明区域间存在着联系和影响
C.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在西域实现融合D.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朝贡贸易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阿伊哈努姆城(今阿富汗东北部)建于公元前3世纪末,城中德尔菲神殿上用希腊文刻着“童年时,听话;青年时,自律;成年时,正义;老年时,智慧;死去时,安详”的箴言;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公元前303-前232年)颁布的一些法令都会附有希腊文译文。这些信息可以用来印证
A.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欧亚文明交流互鉴
B.“丝绸之路”促进了希腊文化向亚洲传播
C.古代希腊的“人文主义”观念被普遍接受
D.古代希腊文明在文明交流中的中心地位
2022-06-01更新 | 1213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考古学家在中亚阿尔泰地区的贵族石顶巨墓中发现了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丝织品,其中巴泽雷克三号墓出土的双色织锦最引人注目。这主要说明
A.丝绸之路架起沟通桥梁B.战国时期双方已有直接贸易
C.中外文明交流源远流长D.战国时期中国商品经济发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