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古代埃及文明、古代西亚文明、古代希腊均进行了文明的扩展。古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建立众多海外城邦。古希腊人建立殖民城邦的主要分布范围是(     
A.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B.欧洲的大西洋沿岸
C.叙利亚和巴勒斯坦D.两河流域和小亚细亚
2023-03-1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文字是一个文明的重要标志,下图是字母文字起源与演化表(缺失)。对该表中的①补充正确的是(     

A.楔形文字B.拉丁字母C.阿拉马字母D.腓尼基字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所示为出土于阿富汗东部哈达城的佛像,该佛像创作于公元2至3世纪,无论是五官还是头发造型都与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极为相似。这件作品的雕刻手法也是非常典型的希腊风格,但胸前装饰的璎珞却出自佛教。由此可见(     

A.希腊神话得到实物印证B.文化交流丰富艺术内涵
C.西亚佛像雕刻手法多元D.印度佛教缺乏本土特色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文字的发明是古代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其中字母文字起源于(     
A.埃及B.腓尼基C.希腊D.印度
2023-03-14更新 | 803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公元前8—前6世纪,古希腊人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殖民,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对于希腊人来说,殖民等同于一次地理发现,极大地拓展了希腊世界的范围。这说明古希腊的殖民活动(     
A.建立了版图广阔的殖民帝国B.加速了大河文明的区域性扩张
C.开启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D.客观上促进了地域文化的拓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亚地区的腓尼基人发明了由22个字母组成的文字,被称为“腓尼基字母”。它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又演化出拉丁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相比于埃及象形文字和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字母文字在广泛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A.符号少书写简洁便于记忆B.欧亚非大陆之间联系密切
C.人种迁移促进了文化传播D.各地的统治集团重视推动
2023-03-03更新 | 643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智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阿伊·哈努姆遗址是中亚希腊-大夏王国城市遗址。在遗址中城市有卫城,有希腊城市中最基本的建筑:体育馆、剧场。柱廊式的宫殿建筑群,以科林斯式为主的希腊式柱头,希腊式钱币,希腊语的纸草文献,陶制的希腊喜剧人物面具的出水口等。这主要反映了(   
A.古代东西方文明呈现开放性B.亚历山大帝国被东方文明征服
C.不同地区间文明的交融互鉴D.区域间文明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博物学家老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写道:人们在那里所遇到的第一批人是赛里斯人,这一民族以他们森林里所产的羊毛而名震遐迩。他们向树木喷水而冲刷下树叶上的白色绒毛,然后再由他们的妻室来完成纺线和织布这两道工序。由于在遥远的地区有人完成了如此复杂的劳动,罗马的贵妇人才能穿上透明的衣衫而出现于大庭广众之中。生活在2世纪的希腊学者包撒尼雅斯所撰的《希腊志》提出另一种说法:在他们国内生存有一种小动物。赛里斯人制造了冬夏咸宜的小笼来饲养这些动物。这些动物作出一种缠绕在它们的足上的细丝。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欧洲人对蚕丝生产的描述有想象成分
②各个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
③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传播在逐渐进步
④丝绸已成为古罗马社会服饰的主要材料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秦国形象在中国人心目中的正面呈现始于两汉,魏晋之际达于极致。《后汉纪》《后汉书》等记载的大秦:大秦国一名黎轩,“在海西”,为西域诸国之一,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石为城郭,周圜百余里,城中屋宇皆以珊瑚为棁栭,琉璃为墙壁,水精为柱础,谷食常贱,国用富饶,而无盗贼寇警。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其人皆粗长大,平正若中国人。其国西有弱水、流沙,近西王母确居处,几于日所入也。我们不难发现,与历史上的罗马帝国稍加比对,汉晋中国依据间接获得的罗马信息而建构的大秦形象存在明显异化和严重变形。

——摘编自庞乃明《亦真亦幻大秦国:古代中国的罗马帝国形象》

材料二 在古代西方人憧憬的超远国土中,“丝绸之国”似乎是他们尤为钟情的对象。古罗马地理学家梅拉认为,“从东方出发,人们在亚洲遇到的第一批人就是印度民族、赛里斯人和斯基泰人。赛里斯人住在临近东海岸的中心”。思想家卢西安宣称,“赛里斯人甚至可达300岁的高龄,有人说整个赛里斯民族以喝水为生。”史学家马塞里努斯认为,“塞里斯人平和度日,不持兵器,永无战争。性情安静沉默,不扰邻国。气候温和,空气清洁,舒适卫生。赛里斯人习惯俭朴,喜安静读书以度日,不喜多与人交游,物产丰富,无求于他人。虽随时愿将货物售于他人,然绝不自他人有所购买也。”直到13世纪末,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问世,为西方人揭开中国的神秘面纱之前,中国形象始终停留在了那个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阶段。

——摘编自邹雅艳《古希腊罗马时期西方的中国形象》


(1)据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和古罗马形象的共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中国”获取罗马帝国形象的渠道。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古代中国和罗马帝国形象生成的主要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WC·丹皮尔指出,印度数字先由希腊人发明,后传入印度,再以早期的形式传给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又修改为古巴尔字体(又称阿拉伯数字),替代了累赘的罗马数字。这体现了(     
A.文化交流促进文明进步B.古印度科技领先世界
C.商业贸易加速文明交流D.阿拉伯善于学习创新
2023-02-12更新 | 887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苏省淮宿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