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如表是某学生探究历史主题活动时整理的框架表。据此判断该学生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阿拉伯人翻译并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典籍
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A.欧洲文化的思想源泉B.中古世界的文化交流
C.世界法制文明的发展D.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世界文化交流传播的缩影

英国西欧大陆内部的传媒中介传播者原创者
英文字母
(公元7世纪)
如尼字母(公元2世纪)、拉丁字母(公元前7—公元前3世纪)一希腊字母(公元前9世纪末至公元前8世纪)腓尼基字母(公元前11世纪中叶)—西闪族字母(即原始迦南字母,约公元前19世纪中叶)埃及象形文字(公元前2700年)
造纸术
(1494年)
法国(1189年)—西班牙(1150年)一摩洛哥(1100年)—埃及(10世纪);瑞士(1350年)、德国(1312年)—意大利(1276年)—阿拉伯阿拉伯帝国(公元8世纪中叶)古代中国(公元前2世纪)
页码(数字,13世纪后期)其他西欧大陆国家(公元10世纪后期至13世纪初)—穆斯林西班牙(公元9世纪)阿拉伯帝国数字(公元8世纪后期)成熟印度数字(公元8世纪)←笈多王朝数字(公元4—6世纪末)←婆罗米数字(公元前3世纪)
印刷术
(1477年)
法国一意大利一德国(15世纪中叶,活字印刷);德国、意大利等欧陆国家(15世纪前期,雕版印刷)阿拉伯帝国(14世纪)、波斯(13世纪末14世纪初)、中国西北少数民族(9—10世纪;木活字12—13世纪)古代中国(公元7世纪)

——摘编自徐善伟《全球史视域中的一本英文书——古代世界文化交流的缩影》

材料二   明末清初,欧洲传教士作为中西文化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使者,他们播西方文明而来,传中国文化而去,从而把中西文化交流推向了一个规模空前的新阶段。任何文化的交流和影响总是双向与相互的,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既有“拿来”——“西学东渐”,也有“送去”——“东学西渐”。17世纪以后,在欧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在以后的岁月里,这种“中国热"对于欧洲社会文化的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陈超《对明清之交“东学西渐”的思考》

材料三   外来文化传入中国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世界文明之间交流传播的主要特征。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一个角度,运用所学的相关史实,围绕中外文化交流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08-02更新 | 24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知恩中学2023届高三模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左侧为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雕塑,右侧为古代埃及公元前3千纪后期的雕塑。两者在发饰、表情和站立姿势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由此可知(       

   

①埃及雕塑对希腊雕塑的借鉴                           ②文明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
③早期文明发展的独立性和多元性                    ④希腊人像雕塑模仿埃及雕塑
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为人类早期出现的文字之一,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它由26个字母组成B.是世界字母文字的源头
C.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D.向西演化为阿拉马字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福斯塔特遗址位于埃及首都开罗南郊,是一处古代陶瓷的地下博物馆。经过20世纪的多次发掘,这里一共出土陶瓷六七十万片。其中来自中国的陶瓷约12000片,时间从唐朝绵延到清朝,其余基本是在釉色、形制、纹饰、风格都很接近的“仿中国陶器”,占比达到70-80%。这说明(     
A.唐朝开始海上丝路直达红海B.埃及跨区域长途大额贸易非常发达
C.商贸之路推动文化交流传播D.中华文化深刻改变当地的审美文化
2023-06-06更新 | 28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知临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仿真模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乔治·萨顿说:“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没有这些基础,它并不一定能够创立任何可与其实际成就相比的东西,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要为此提供史实佐证,可考察古代希腊文化中的(     
①人像雕刻②神话故事③城邦政治④字母文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 关于文明的发展与交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冶铁技术起源于古埃及,从那里扩散到希腊等地
B.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
C.西汉和罗马帝国之间建立了官方的直接往来
D.中国的造纸术和指南针经奥斯曼人传入欧洲
2023-05-23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罗马征服高卢地区后,在高卢地区开始兴建起剧场和竞技场,以吸引人们前去观赏。而竞技场则比剧院更大,同罗马本土人一样,高卢人对角斗和赛车的迷恋同样十分狂热。这表明古代罗马(     
A.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B.贵族阶层安于享乐
C.推动了被征服地区的罗马化D.拥有较高建筑水平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没有这些基础,它并不一定能够创立任何可与其实际成就相比的东西……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西亚)母亲。

——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

材料二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在意大利兴起的正是关于“人”本身的新概念。这个世界已经令人激奋得很,没有必要再去考虑来世了。看来人们产生的疑窦是,那种平静、遁世或独身的生活是否就比充满活力的群居生活或家庭生活,乃至纷乱和冒险的生活更胜一筹呢?认为人的意志和智力会把人引入歧途,这似乎是一种阴郁的教义。认为人是脆弱的生物,需要上帝的感化和拯救,这充其量不过是一种口是心非的说法罢了。强烈吸引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的,则是认为人具有巨大能力的这一观念。

——摘编自R.R.帕尔默,乔·科尔顿,劳埃德·克莱默《世界现代史》


(1)关于希腊文明的发展,材料一提出了什么观点?结合所学,举例印证该观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关于“人”本身新概念的内涵。
2023-05-1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金华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公元前14世纪上半叶,埃及的军事实力不断削弱,来自小亚细亚的_______攻占了叙利亚的大部分地区,甚至突入巴勒斯坦,成为埃及对外扩张的最主要障碍。”横线处应是(     
A.阿拉伯帝国B.波斯帝国C.赫梯帝国D.日本
2023-05-1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