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有史书记载,汉代时,中亚、北亚人习惯上称中国为“秦”,而《史记》中则有汉朝称罗马为“大秦”,是指远方的强悍国家,“文物、制度堪与中国媲美”。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世界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B.农业文明源远流长
C.中欧间直接往来较为频繁D.两大文明并驾齐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352年,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塔访问马里时,见到马里国王坐朝的王官平台上铺着丝绸并放着一个坐垫,还撑着一顶用丝帛制作的华盖。这一史料可直接用于研究(     
A.环印度洋的文化传播B.东非纺织技术变革
C.阿拉伯帝国的扩张D.亚非贸易的状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佛教产生之初,佛教雕塑以法轮、菩提树等作为佛陀的象征;1世纪前后,在古印度西北部开始出现神人同形的佛陀雕塑形象。影响这一变化的外来因素应该是(       
A.古代希腊文化B.古代中国文化
C.古代美洲文化D.古代阿拉伯文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拜占庭文明对中世纪西方有非凡贡献。不过,拜占庭文化留下最深印迹的,还是各斯拉夫民族。巴尔干和东欧的许多地区都皈依东正教会,并因此纳入拜占庭的势力范围。巴尔干半岛的部分地区和整个俄罗斯、乌克兰至今仍使用圣西里尔发明的字母表,这种字母表被称为“西里尔字母”。

——摘编自【关】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二 阿拉伯帝国领域内的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印度、叙利亚和埃及等地,都是古代东西方文化荟萃的地区。帝国政治相对稳定,交通发达,经济繁荣。在历代统治者的鼓励和各族人民长期的辛勤劳动下,创造了光辉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以巴格达为中心,往西经开罗和科尔多瓦传播到北非和整个欧洲;往东传到中亚、印度和东南亚,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拜占庭文明对中世纪东西欧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繁荣发展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2022-07-05更新 | 18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四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世界不同文明在相互碰撞、交流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河北涿州的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一枚金币。据考证,其为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第五任哈里发阿卜杜勒·马利克在位时所造,年代为回历80年,即公元699-700年(中国唐朝武则天圣历二年至三年)。这是阿拉伯世界历史上铸造的第一种货币。此币没有人物或偶像图案,两面有文字,正面的阿拉伯文意思为“别无他神,唯有真主,真主举世无双”。

——摘编自王雪农《涿州唐墓出土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金币》

材料二   (巴格达)市场上有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和马来群岛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中亚的红宝石,东非的象牙、金沙和黑奴,北欧和俄罗斯的蜂蜜、黄蜡、毛皮和木材……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数学、稻米、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材料三   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明,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大,这是使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原因。文明的交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时常要遇到各种阻碍、挫折、冲突,当然也有和平交往,这也就是文明发展进程有时不能快捷,反而延缓的重要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枚金币的史料价值进行解读。
(2)根据材料二,指出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的表现。概括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式,并谈谈你对古代文明发展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中海示意图
材料 以“陆地之间”的海而著称的地中海被冠以多种称呼:“伟大的海"“堕落的海”“智慧之海""贸易之海"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地中海历史的不同理解,围绕历史上的地中海世界,选择某一称呼或者自拟一个称呼,并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以称呼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2-06-10更新 | 5711次组卷 | 50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中华文化在几千年中不断在交流中发展,并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域都护定远侯班超遣掾甘英使大泰、条支,穷西海,皆前世所不至,莫不备其风土,传其临大海,欲渡,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乃止。

——摘自《资治通鉴》第48卷

材料二       (大秦)“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缗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南、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

——摘自《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三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材料四       使去传风教,人来习典谟。衣冠知奉礼,忠信识尊儒。

——(唐)李隆基《赐新罗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特点。
(2)结合所学,简析汉朝与西亚(安息)、欧洲(大秦)通商关系发展的主要条件。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结合所学,说明中古时期朝鲜在哪些方面从中国“吸取营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世界古代文明多元发展,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成就。下列关于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
②古埃及修建金字塔,并在塔顶修建祭祀神灵的神庙
③玛雅人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
④古希腊苏格拉底等人奠定了西方的哲学基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写出图中2、4古代文明的名称,指出两者在文明形态(或政体)方面的一个不同点。
(2)写出图中3、6古代文明的名称,指出两者的一个相似点。

材料二     在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中国、古印度)及希腊人、玛雅人的神话故事里,都有大水甚至洪水灭世的传说,只是原因和过程不尽相同。古代希伯来人和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传说,其源头是苏美尔神话。在苏美尔人的泥版文书上,人们发现了故事的最早版本,后通过史诗《吉尔伽美什》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并传到古希腊人那里,于是就有了流传至今的洪水传说。中国古代也有“大禹治水”神话传说,但显然与上述神话差异较大。

——编自《世界文明探源》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早期文明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