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从11世纪起,西欧主教管辖的城镇首先成为市民阶层斗争的舞台……城市为了争取自治权而与封建领主斗争时,往往把国王当作争端仲裁者。市民进入政治舞台削弱了封建国家的契约关系原则而有利于君主国家的专制原则。这说明当时西欧市民阶层的斗争(     
A.使城市获得了真正的自治权B.削弱了城市市民的基督教信仰
C.解除了封君封臣的契约关系D.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3-24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2 . 材料一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广大荒野、森林地区的开垦成为可能。随着荒地的不断开辟,公田之外的私田不断扩大,数量超过了公田。“私田”……没有一定的规格,可以买卖、交换、抵押,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向国家交税。这使得农民增加了在“私田”上的兴趣,而不肯尽力于公田,导致公田日益衰败。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庄园的主要工作是农业,同时也有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总之,庄园生产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产品。庄园里的佃户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领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几天为领主干活,领主直接控制的农奴每周的大部分时间都要为领主干活。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土地制度的变化及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庄园的基本特征。
2023-10-24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至8世纪晚期,西欧农耕制度由原来的二圃制转变为三圃制,下表是三圃制的简单情况。这一转变(     
划分休耕地秋田春田
用途休养地力主要种植大、小裸麦主要种植燕麦和各种豆类
A.旨在开垦出更多的荒地B.为商品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
C.利于增强庄园经济实力D.为城市自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2023-10-23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庄园制是古代日本中世纪社会的重要经济基础。应仁之乱(1467年)后,大部分庄园趋向没落,名田进一步解体,与庄园体制不同的新的租佃关系开始出现。加上15世纪农民的反年贡斗争不断高涨,频繁的农民暴动如“土一揆”“国一揆”“一向一揆”和“德政一揆”等也成为加速庄园制解体的重要因素。土豪与富农成为这一时期“地下请”的主体,加之“守护”和“战国大名”的存在,使庄园制越来越有名无实。武装大名代官逐渐支配了农村,取代了原来的庄园机构。一般认为,镰仓末期至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恶党”应属于瓦解庄园制度或具有一定变革性质和作用的势力。这一时期,各庄园均普遍出现了村民百姓反对领主的力量。这种自下而上的群众性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表明庄园制从基础上遭到瓦解,并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摘编自王军《日本庄园公领制初探》

材料二   在西欧早期的封建体制下,以庄园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本能地抑制商业的发展。从理论上讲,中世纪欧洲的庄园是自成一体、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大小土地贵族为了各自的利益逐渐结合起来,达成了一种被称为“封君封臣”制的契约。大地主作为封君把自己的土地作为“采邑”,县赐给投奔自己的下级地主贵族,使之成为自己的封臣。作为报偿,封臣要为封君提供武装支持。这种“采邑”或恩赐地,起初是可以废除或以其他名义取消的,但不久就成为世袭的“封土”了。这些“封土”成了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它是西欧当时最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

——摘编自田红贺淑俊《浅析日本与西欧封建庄园制产生的异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庄园衰落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庄园的特点,并说明其与日本庄园在本质上的相同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2世纪以后,哥特式建筑风靡欧洲,哥特式教堂就是一个向信仰者敞开的“天国的窗口”,透过玻璃花窗,上帝把他充满慈爱和柔情的目光投向诚惶诚恐的虔信者;而在教堂正中高耸的十字架上,基督痉挛的肌躯和痛苦的面容又把人的灵魂带入无尽的痛悔之中。哥特式建筑在欧洲的流行(     
A.反映出欧洲人民普遍贫困痛苦B.体现出基督教影响欧洲的社会生活
C.是专制王权在欧洲兴起的反映D.凸显了工业文明时代建筑艺术风格
2023-10-19更新 | 170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面是关于古代玛雅文明的相关考古材料。据此可推知,古代玛雅(     

   

A.面临水资源较缺乏的严峻挑战B.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工十分的明确
C.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的科学方法D.重视农业技术和生产的可持续性
2023-10-19更新 | 550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296年,教皇卜尼法斯发布训令,未经教皇同意禁止任何国家的教士向君主纳税。1301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首次召开法兰西三级会议,寻求民众的支持,宣称卜尼法斯是一名应该从教廷中开除的异教徒和罪犯。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推动法国权力结构发生异变B.法国由封君封臣制向议会制共和转变
C.王权与教权的矛盾推动法国民族意识觉醒D.打破教会思想束缚引发欧洲宗教改革
2023-10-18更新 | 402次组卷 | 38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从1439年起,法王路易十一再也没有因为征税而召开三级会议。1484年,查理八世召开三级会议宣布:他有权不经三级会议批准而每年征收附加税。能够说明这些现象的是(     
A.城市自治开展B.君主专制加强
C.民族国家形成D.议会权力强大
2023-10-16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公元12﹣13世纪欧洲城市市民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其中武器使用和近身搏击类体育活动成为市民特色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现象(     
A.反映出人文主义的传播B.限制了封建贵族权力的滥用
C.体现了封建王权的加强D.有利于城市自治运动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托克维尔在描述中世纪德国城市自治时写道:“这种治理不善似乎源于一种所有城市共有的神秘疾病……人们抱怨政府不够刚直无私。皇帝不得不经常干预城市事务,试图重新确立秩序。”这表明当时德国(     
A.城市自治推动了王权加强B.封君封臣制已被破坏殆尽
C.资本主义因素得到了成长D.自治制度违背了历史潮流
2023-10-11更新 | 378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3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