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2 道试题
1 . 据《宋史·外国列传》载:高丽刑无惨酷之科,惟恶逆及骂父母者斩,余皆杖肋。涉及亲属、老弱、赎罪、官品等,可减轻刑罚。对于产妇、或流放途中遇祖父母、父母丧者,给假发哀,父母年70无守护之人,其子犯罪则存留孝养。这反映出高丽的法律(     
A.在执行时可任意变通B.根据罪犯的身份定刑
C.受到儒家礼教的影响D.与中国唐律内容相同
2023-07-1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二中学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天方夜谭》是阿拉伯人在几百年的时间里收集、提炼和加工而成的,它以王后为国王讲故事的形式,将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的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成为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这反映了阿拉伯文化(     
A.缘于阿拉伯帝国形成B.对世界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C.成就主要集中于文学D.引领了世界文化发展潮流
2023-07-1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古时期,阿拉伯的中等城市一般都建有数十座规模不一的清真寺,大城市则建有数百座风格迥然的清真寺。城内医院、学校、商店、旅馆、澡堂、作坊、清真寺、图书馆、广场、教堂、公园、市场、书店、钱庄、水塘、墓地以及娱乐场所等基本设施一应俱全,由于阿拉伯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因此,市区内建有许多公共饮水处,免费供过路行人饮用。中古时期兴建的阿拉伯城市开罗、巴格达等,以及在该时期得到蓬勃发展的麦加、突尼斯、大马士革等城市,经过千百年的风云变幻和洗礼至今仍在阿拉伯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摘编自李荣建《中古时期阿拉伯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材料二   在意大利,东哥特王国首都设在拉文纳,到伦巴第王国时期转为帕维亚,这两座城市均得以迅速发展。罗马帝国崩溃后,这两座城市在东哥特王国的统治下依然得到发展,欧洲北部位于菜茵河支流默滋河流域的凡尔登、于伊、那慕尔等港口城市从8世纪后半叶发展起来,并带动了腹地城市的发展。那时这些港口城市主要从事地方性贸易,它们对人口的增加、农民的富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有些港口发展成为中世纪的工业城镇。随着基督教的合法化并进而成为罗马帝国国教,过去位于古代城市城墙外的墓地成为教堂所在地,所以中世纪的一些城市既是圣城,也是亡灵之城。而且,在教堂和修道院周围兴起的市场往往成为城市发展的起点。

——摘编自朱明《多元视角下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古时期阿拉伯城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中世纪城市形成的历史条件,并分析城市建设和发展产生的影响。
2023-07-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依据下列知识卡片中的内容,可以判断该卡片描述的是(     
A.俄罗斯帝国B.波斯帝国C.阿拉伯帝国D.罗马帝国
2023-07-1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在中世纪西欧的社会活动中,当王权与教权产生矛盾和冲突时,双方主要从保护自己利益的角度而非取代或推翻对方的角度出发,采取谈判、法庭斗争、货币赎买,甚至是战争威胁等手段,使彼此达成一种妥协,建立一种新的权利义务关系。这些做法(     
A.助推封君封臣制的形成B.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C.为城市自治提供了借鉴D.限制了贵族权力的滥用
2023-07-13更新 | 445次组卷 | 30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红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伊凡四世改革时将俄国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中部和南部的富裕地区,以及军事战略要地划为特辖区,由国君直辖,并将特辖区的土地分封给小贵族,由他们组成“特辖军团”。伊凡四世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俄罗斯对外扩张B.阻止了蒙古远征军入侵
C.维护了大贵族集团利益D.加快了莫斯科公国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如图是西欧封建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各阶层都受到国王的直接领导B.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形式效忠国王
C.层层管理形成了中央集权制度D.封君与封臣之间形成等级关系
2023-07-12更新 | 234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夸美纽斯作为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他的著作《大教学论》前六章的标题如图,下述内容反映了(     
第1章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
第2章人的终极目标在今生之外
第3章今生只是永生的预备
第4章永生的预备有三个阶段:知道自己(并知万物),管束自己
第5章这三者(学问、德行与虔信)的种子自然存在我们身上
第6章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
A.教育发展促发了宗教改革B.近代教育理论体系不完备
C.教育万能思想的逐渐流行D.近代教育转型的时代烙印
9 . 唐燕乐传入日本后,经过平安朝的乐制改革,把它分为管弦与舞乐两种形式,其中舞乐以舞为主,有器乐伴奏,而管弦则是单纯的器乐演奏,与唐燕乐已大为不同。日本乐书《体源抄》中亦记载了唐太平乐的类似情况:“古太平乐於唐土者,一百四十人等舞之,今於日本则不然,天安天皇时四十舞之,后三十人,今又不然。”这一现象反映出(       
A.唐乐在日本渐趋本土化B.中华文化圈正式形成
C.日本重视保护本土文化D.中日间文化交流频繁
2023-07-1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马丘比丘古城坐落于安第斯山脉陡峭狭窄的山脊上,全城面积约9万平方米,下城区是农民的住房,上城区则是为贵族设计的宫殿和庙宇。石头房的石墙至今保存完好,采用的巨大石块来自于山下600米的采石场。这反映出(     
A.印加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B.玛雅文明深受埃及文明的影响
C.古老非洲文明的光辉成就D.阿兹特克文明高超的建筑技艺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