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6 道试题
1 . 漫画中两人分别是林肯和亚历山大二世,虽属不同国家,但是两位却惺惺相惜。在他们的身后分别是美国内战和波兰人民起义(这场起义迫使沙皇颁布解放波兰农奴的法令)的场景。该漫画可用于研究(     

   

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B.资本主义的扩展
C.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D.反战运动的发生
2 . 有学者认为:宪法是在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这部宪法是(     
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023-08-16更新 | 147次组卷 | 70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721年,英国议会首次对行政高官进行质询。1783年,下议院议长宣布,任何议员都有权向大臣或官员提出问题,被质询者可以答复,也可以拒绝答复。1835年,质询首次出现在英国议会下院的议事程序单上,并公布于众,被质询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这一演变实质反映了(     
A.质询专业化制度化的发展趋势B.议会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制约
C.分权制衡不利于提升行政效率D.议会成权力中心掌握国家实权
4 . 1911年,英国新《议会法》通过,选举产生的下议院权力扩大,现代议会制度确立;然而,以世袭贵族为主的上议院,至今仍然保留对下议院通过法案的一年延搁否决权,掌握着最高司法权力。这表明英国议会制度(       
A.违背了代议制的民主精神B.实现了君主立宪制的初衷
C.在现实与传统之间求平衡D.上议院对下议院作了妥协
5 . 1791年的美国宪法修正案,具体列举了1787年宪法正文中没有明确的权利,其主要原则是“政府对个来说并不是一条只能在人们家门口看家的狗,而是人们追求自身自由与幸福生活的好管家。政府不能事先告诉媒体应该说什么,也不能在媒体和公众发表言论后把其打入牢房,更不能强迫某人发表他不相信的言论”。由此可见,该修正案(     
A.注重维护少数精英阶层的利益B.凸显分权与制衡原则的可行性
C.体现出保护个体权利的合理性D.主张建立绝对强大的联邦政府
2023-08-02更新 | 243次组卷 | 33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35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继比利时之后的是法国,不过,由于若干原因,其发展速度怪得多。法国的煤、铁资源的所在地相隔一定的距离,而且,1871年,铁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割让给德国,进一步削弱了法国的地位。法国工业传统上专门生产极不适合机械化和大量生产的奢侈品。此外,劳动力供应受到限制,因为行会力量很强大,农民们又不愿意离开土地,尤其是在革命期间分配土地之后。不过,工业化的确逐渐影响了法国北部——在阿尔萨斯—洛林以及里尔、鲁昂和巴黎的周围地区。然而,事实仍旧是,到1914年,法国并未象比利时、英国或德国那样彻底工业化。

——摘编自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德国的工业化方式截然不同于法国。1871年以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步伐前进,使欧洲其他所有的经济,包括英国的经济,都落后了。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促成了这一惊人的进步。同时,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获得,使德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又增加了宝贵的铁储备物。德国还占有这样的优势:一开始就拥有比英国较陈旧的设备更有效的新式机械。而且,德国政府还通过建立运河网、铁路网、必要时提供关税保护和津贴以及制定能培养出一连串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和技师的有效的教育制度,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这些因素使德国到1914年时能在钢铁、化学和电力工业方面超过欧洲其他所有的国家,能在采煤和纺织工业方面跟随英国之后。

——摘编自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法国工业革命发展“速度怪得多”以及德国工业革命发展“巨人般步伐”的各自原因。
(2)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影响工业革命发展的因素。
7 . 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创办了《苏格兰人》报。该报曾刊出一篇文章,强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恼火。他授意政府将威尔克斯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据此可知,当时的英国(     
A.国王是国家权力中心B.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
C.《权利法案》遭到破坏D.君主立宪制尚未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5世纪前后,在《十日谈》《巨人传》等著作的故事中教会人士都是小配角,作者花在他们身上的笔墨很少。到了18世纪中后期,在某些小说中,追逐金钱与享乐的教会人士则成了主角。这一变化的根源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宗教改革的发生
C.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D.启蒙运动的开展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启蒙运动时期处于世界另一端的东方中国正值强盛时期(清康乾统治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经过耶稣会士翻译介绍到欧洲大陆去的。他们的目的原想证明儒家文化与基督教的一致性,从而为自己传教扫平道路,却不曾想为反宗教论提供了极好的攻击宗教文化的武器。当时欧洲正处于反对宗教而主张理性的时代,而非宗教的儒家文化来得正合适宜,因为罗马教会认定孔子学说为“异端邪说”,那么“异端邪说”的儒家学说必然会被启蒙运动思想家们用来攻击罗马教会本身。因而他们对于非宗教的孔子学说的理性观给予了热烈的欢迎和崇拜。

正如赖赫韦恩在《中国与欧洲》一书中说:“那些耶稣会中人,把中国经书翻译出来,劝告读者不但要诵读它,且须把中国思想见诸实行。他们不知道经书的原理,刚好推翻了他们自己的教义;尤其重要的是,他们不但介绍了中国哲学,且将中国实际的政情亦尽量报告给欧洲的学者,因此欧洲人对于中国的文化,便能逐渐了解,而中国政治也就成为当时动荡的欧洲政局一个理想的模型。当时欧洲人都以为中国民族是一个纯粹德性的民族了。”

——摘编自梁真惠《中国儒家学说的译介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1)根据材料,指出启蒙运动时期中国文化在欧洲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文化对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思想界的意义。
10 . 对近代西方的认识,要从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展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基督教从人与神的关系中考察人性,认为“罪”的观念是基督教人性论的核心观念,……昭示着人的沦落状态。西方近代以来,无论是霍布斯、洛克还是康德等,虽然他们关于人性的阐释有诸多不同,但从根本上都同样包含着某种人性恶的预设,即出于自然本性而趋利避害有可能滥用自然权利。从人性的罪与恶出发,西方建立了以法治为核心的政治哲学理念。

——摘编自胡伟希《从人性论的差异看中西政治哲学理念的分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关于人性论的观点。

材料二   (启蒙运动思想家)保障人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崇尚知识、提倡科学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理性社会的种种设想,都已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们卓越的见解为欧美的民主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各举一例说明启蒙运动对欧美民主进程的深远影响。

材料三   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的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英]哈巴库克、[英]波斯坦主编,王春法等译《剑桥欧洲经济史》第6

(3)根据材料三指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023-07-13更新 | 47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