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7 道试题
1 . 16世纪,路德提出“两个王国”理论,即“属灵”王国和“属世”王国,两者在相关的权柄领域内各司其职、互不统辖、互不干涉,共同管辖上帝创造的世界。这一理论(     
A.打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B.有利于西欧社会的转型
C.构建了理性王国的蓝图D.直接引发欧洲科学革命
2 . 1685年《南特救世法令》被废除,大批宗教逃难者进入加尔文教控制下的日内瓦,其中有精通银行业务的富有银行家和技术管理人才,为了避免泄露这些逃难者的财务状况,银行家们逐渐建立了保密制度,瑞士银行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银行。这反映出当时(   
A.宗教政策不确定性导致人才和技术转移
B.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的虹吸效应
C.宗教改革引发人口迁移为他国做嫁衣
D.宗教政策助推银行业隐私制度的发展
2023-04-13更新 | 528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三十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在16世纪的新教地区,每个面包匠和烛台制造师都能拥有一本《圣经》。他们可以在工棚里独自研究它,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必担心在火刑柱上被烧死。这现象揭示出当时(     
A.贵族失去宗教特权B.传统的惩戒方式已被废除
C.平民引领宗教改革D.天主教会思想专制遭削弱
2023-04-07更新 | 3263次组卷 | 28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534 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授意国会通过《至尊法案》,规定教皇无权干涉英国教会事务,而以国王为英格兰教会的最高元首,拥有任命教会各种神职和决定教义的权力,并将英格兰教立为国教,拒绝接受这一法案者以叛国罪处死。英国的这一规定(     
A.有利于民众民族意识的增强B.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C.冲击了欧洲封建王权的统治D.掀起了欧洲宗教改革的浪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加尔文在宣扬世俗成功的同时,坚持基督徒的禁欲主义生活。他要求信徒在取得财富时,不要用于挥霍和无度享乐,而是要用财富去实现财富的增殖。据此可知,加尔文教(     
A.适应了资本扩张需要B.彰显了人文精神本质
C.增强了教会经济实力D.颠覆了天主教价值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6世纪,继马丁·路德的德语版《圣经》出版后,法国、英国、荷兰等国都出现了自己语言的《圣经》译本。这一现象(     
A.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B.反映了人们要求摆脱专制王权
C.否定了教会组织存在的必要性D.打破了宗教对人们的精神束缚
2023-04-05更新 | 898次组卷 | 15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6世纪,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因为不满意教皇不批准他和他的西班牙妻子离婚,英国王位的继承权可能旁落到其对手西班牙王室的手中,所以在英国发起宗教改革,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会,英国国王把自己封为教会的最高领导人。英国宗教改革(     

A.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B.创建了英国特色的宗教
C.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D.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2023-03-28更新 | 374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合格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为德文时,常为寻找一个含义清晰、读音顺口的词汇走街串巷,也谨慎地从不同地区使用的德语中选用词汇。经由马丁•路德加工的德语,很快流行全国,成为人们共同的书面语言。这一现象(     
A.为宗教改革提供理论基础B.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萌发
C.促进了天主教思想的传播D.结束了德意志政治分裂
9 . 对自由的追求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马丁·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

——摘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据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在追求自由方面的进步。
(3)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和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归纳启蒙运动最大的价值意义。
2023-03-14更新 | 452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艺书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指出,“宗教改革”不能仅仅被理解为新教对天主教的抗议和革新,传统上被冠以“反改革”之称的天主教会改革也是“宗教改革”的题中之义,是构成复数形态的“改革”不可缺少的要件。否则,“宗教改革”就不过是基督教历史上又一次大的分离主义运动。该学者意在强调(     
A.新教削弱了教皇权威性B.天主教为对抗新教被迫改革
C.基督教会陷入分裂状态D.宗教改革推动了基督教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