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14-17世纪,但丁用意大利方言写成了《神曲》,路德用德文翻译了《圣经》,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英格兰最后一部用拉丁语出版的主要著作……拉丁语在欧洲的使用范围不断缩小。上述现象(     
A.完善了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B.瓦解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C.复兴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D.有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
2 . 15世纪,西班牙审查委员会对哥伦布的航海计划提出质疑:就算地球是圆的,向西航行也可以到达东方,但回程时,必然有一段航程是从地球的下面向上爬坡,帆船又怎么能爬得上来呢?要对这一疑问做出正确解答,需要(     
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B.哥白尼的地球中心说
C.达尔文的进化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024-05-0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阶段性检测(三)历史(等级考)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一书出版,以日心说否定了居统治地位达1300多年之久的地心说,给人类展现了一幅全新的自然界图景,从根本上动摇了中世纪神学的统治基础,使自然科学从神学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获得了独立生存的权利。此后自然科学便迅速发展产生一系列革命性的变革。当人们认识到这些知识变化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时,就把16、17世纪科学的巨大变化称为近代科学革命。

“近代科学革命”有它特定的含义,指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到牛顿《自然哲学数学原理》的完成,即近代自然科学由诞生到确立时期的革命性变化。他包含着近代科学量和质的规定。量的规定性指接触和掌握属于近代科学范畴的一定量的知识内容。所谓质的规定性是指应学习和掌握近代科学的实验方法、数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实现自然观的转变或者说抛弃哲学思辨和直观猜测代之以分析的方法和实证的态度。具有以实验方法和数学原理为基础的超脱政治和伦理道德的鲜明特征。

——摘自王桂兰《是近代科学革命,还是古代科学复兴》


根据材料并运用唯物史观,谈谈你对近代科学革命的认识。
2023-08-0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4—18世纪,欧洲相继发生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这些运动旨在反抗封建统治和教会禁锢,产生了许多革命性的认识。其中,动摇了封建神学基础的是(     
A.“地球中心说”B.“太阳中心说”
C.“人文主义”D.“因信称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牛顿的成就证明:《圣经》并非人们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人们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也可以获得正确的知识,神圣的天体可以被正确地统一到力学规则下。这表明牛顿力学(     
A.鼓励实验和理论探索B.加速了宗教改革的发展
C.有利于民众思想解放D.推翻了传统的文化体系
6 . 科技创新,中国创造。

北京时间20224169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声誉。


阅读下列世界各国科技发展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情况表

时间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摘自《自然科学大师年表》


(1)分析材料一数据,指出1500年后中外科技发明所占比例变化的原因各是什么?

材料二:“世界工厂”的转移

项目

18世纪60年代一19世纪中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20世纪初

工业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世界工厂

英国

美国

特点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

------摘自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等整理


(2)根据材料二表格信息分析“世界工厂”由英国转移到美国的原因?

材料三:20152020年九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变化趋势:2020年与2015年相比,中国与美国的差距由59.34缩小至57.17,与德国的差距由12.95缩小至9.92,与日本2016年的差距由8.12缩小至2.17

表1 2015-2020年各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值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美国

165.12

172.28

170.99

166.08

168.71

173,19

德国

118.73

121.31

124.96

127.15

125.65

125.94

日本

107.13

112.52

111.84

116.29

117.16

118.19

中国

105,78

104.34

108.94

109.94

110.84

116.02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成为制造业强国的原因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科技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2023-03-05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历史试题
7 . 1665年,英国伦敦的一场大规模疫情爆发,超过8万人死于这次瘟疫之中,足足相当于当时伦敦人口的五分之一。该次的疾病后来被确认为是淋巴腺鼠疫。剑桥大学关闭学校,这对每位学生而言都是痛苦的,而他决心充分利用这段宝贵时间,在偏远、没有纷争、没有喧嚣的家乡,坐一阵冷板凳、下一番苦功夫,把所有思想火花做一次系统的整理并进行下一步研究,最终“他”取得了重大成果。他应该是: (     
A.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B.贝多芬创作《英雄交响曲》
C.爱迪生发明耐用灯泡D.诺贝尔发明炸药
2023-03-05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近代科学的奠基者们——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人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们对造物主上帝的信仰、研究、证明成为一种探索宇宙结构、万物奥秘、自然秩序的信念、激情和动力,形成一种用实证方式取得科学事实,用逻辑手段论证自然存在、演化规律性的理性思维方式,认为自然的可知性和上帝创造万物进程的可知性是相一致的。据此可知(     
A.科学革命巩固了神学的地位B.科学发展推动思想解放
C.宗教信仰客观推动科学进步D.天主教会鼓励科学创新
9 . 贵族出身的法国生物学家布封伯爵(1707—1788)大胆地表示,假如《圣经》不明确表示出来的话,人们会去为马和驴,猴子和人寻找共同的起源。不过他后来把这句话收回了。这表明(     
A.近代自然科学由此兴起B.科学进步受传统势力阻碍
C.阶级出身决定其思想水平D.进化论已被人们广泛接受
2022-11-12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1-22高一下·福建三明·阶段练习
论述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近代科学的兴起,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高中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任选角度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7-04更新 | 18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统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