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解决主权问题成为1787年宪法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即国家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除解决主权问题之外,宪法还解决了另一个美国人特别担心的问题:中央政府权力过大。新国家领导人最惧怕的莫过于最终建立的是一个专制独裁政府。因此新国家政府的众议院应由公民直接选举,参议院、总统和联邦法官的选举则应在一定程度上与公众意愿相对隔离。

——摘编自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及其关于未来社会蓝图的具体构想(任举两例即可)。并简要概括启蒙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中为解决“主权问题”和“中央集权问题”而创建的制度,并指出前一制度是如何具体运行的?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伏尔泰以及他花费巨大精力去教育和解放的那一代人都相信,存在于人与自然中任何东西的功能都可以得到解释,而且所有那些通常称为神学、形而上学以及挂着其他招牌的隐蔽的教条和迷信,都将彻底完结。由此可知,伏尔泰(     
A.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B.强调理性主义为核心
C.造成了西欧普遍的信仰危机D.创立了辨正科学理论
2024-05-2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伏尔泰以及他花费巨大精力去教育和解放的那一代人都相信,存在于人与自然中任何东西的功能都可以得到解释,而且所有那些通常称为神学、形而上学以及挂着其他招牌的隐蔽的教条和迷信,都将彻底完结。由此可知,伏尔泰(       
A.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B.彻底否定了宗教存在的必要性
C.将人的理性置于崇高地位D.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理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孟德斯鸠主张,政治权力应当分属三个独立的部门,即立法、执行和司法部门,以保障公民的自由。据此可知,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理论的根本目的是(     
A.提高政府效率B.防止权力滥用C.强化行政职能D.改变社会秩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782年,法国作家路易·梅西耶在《巴黎景象》中写道: “仅仅三十年工夫,我们的观念中就发生了一场重大的革命。今天,公众舆论已在欧洲具有了不可抗拒的压倒力量……并令形形色色的暴君在它面前战栗不已。”这可以说明(     
A.民众民主革命意识高涨B.启蒙运动冲击了旧秩序
C.法国社会矛盾空前激化D.大革命动摇了封建统治
2024-03-04更新 | 186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某次思想解放运动高举“理性”的旗帜,试图用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把人们从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的藩篱中解放出来。这次思想解放运动应该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科学革命D.启蒙运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不想变成 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教徒,即使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九十五条论纲”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一-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

材料二1492年, 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引发了一场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大交换。有学者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欧洲移民漂洋过海来到新的土地生活,他们带来的小贵、葡萄、马匹、牛、猪等使得美洲食物和营养的供给快速增加;他们携带的传柒病使美洲的土著人口数量锐减。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等作物在他们的传播下也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

——摘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欧洲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者共同的思想核心和主要区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哥伦布大交换”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3)归纳材料三所反映的当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启蒙运动应运而生。“理性”是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材料二 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材料三 发生在欧美地区的思想解放运动和革命浪潮,也影响了世界其他地区。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认识到,唯有实行变法才能救亡图存。维新思想很快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并写出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并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提供政治思想理念的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科学革命D.启蒙运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之际,我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在这次交流中,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使欧洲出现了“中国热”。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材料二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是当时欧洲最关心中国的哲学家,而且他和来华传教士有着直接接触和联系,他写了《论尊孔民俗》这一重要文献,晚年还写下了其哲学生涯中关于中国研究的最重要文献《中国自然神学论》。从思想而言,中国思想在两个关键点上是和莱布尼茨契合的,其一,他对宋明理学的理解基本是正确的,尽管他并没有很好地看到宋明理学中“理”这一观念的伦理和本体之间的复杂关系,但他看到理的本体性和自己的“单子论”的相似一面;其二,他从孔子的哲学中看到自己“自然神论”的东方版本。....柏应理的《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中的中国纪年,在欧洲出版后引起了思想的轰动,中国的这些纪年彻底动摇了中世纪的基督教纪年。《风俗论》是伏尔泰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伏尔泰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从而打破了以欧洲史代替中国史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史学观。如果中国的历史纪年是真实的,基督教的纪年就是假的,梵蒂冈就是在骗人,欧洲的历史也就是一部谎言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较之以前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以来,近代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撞击,给中国、西方带来的影响。
2023-04-09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