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批准了修建太平洋铁路和法案,规定由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共同承建,决定以发行国债的方式筹集修路资金。为早日开通铁路,美国政府在法案中颁布了现金补助法。规定无论哪一家公司只要其铺轨,两旁的土地即归其开发利用。由于公司所获的公债、授地及补贴是根据修建铁路的里程来发放的,所以两家铁路公司都想加快建设建设速度以获得更多的利益。1849—1882年,共有30万华人进入美国,大多数集中于西部。最初,绝大部分人是为采掘黄金而来,后来则主要从事筑路。这条铁路仅仅用了7年的时间就完工了。自此,……美国经济以展开始进入狂飙突进时期。

——高连奎《为何美国是老大》

材料二:从19世纪70年代起,在清政府的内部有人开始提出了建筑铁路的要求,与此同时,激烈争论也开始了。曾国藩认为,在内地一旦建设铁路,将会造成“车驴任辇旅店脚夫之生路穷矣”。当时任通政司参议的刘锡鸿认为,“铁路之利于行兵,……兵力强,则我可速以挫任;兵力弱,则人亦因以蹙我。”内阁大学士张家骧提出,“从中岂无田亩、屋庐、坟墓、桥梁阻隔不通之处?……此令一下,民必不乐从。势迫形趋,徒滋扰攘。”由于形势所迫,清政府最终还是决定修筑铁路。1880年,为了适应开平煤矿煤炭外运的需要,修建了唐山至胥各庄的唐胥铁路,这是我国自筹资金修建的第一条营业铁路。同时,这条铁路采用的标准规矩1.435米,也为今后的铁路延伸、联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此后,铁路的修筑真正成为清朝的一项国策,至1894年底,中国共建成铁路415.4公里。

——摘编自邵攻南《1862—1937年中国物流方式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得以完成修建太平洋铁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晚清兴办铁路时反对派所持的理由,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政府“最终还是决定修筑铁路”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唐胥铁路与太平洋铁路的修筑对于中美两国的共同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实验方法和实验程序越来越复杂,科学活动愈加需要正规训练,因而到19世纪末时,科学家成为全职的专业人员。进入20世纪后,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机构被合并到大学系统,他们在大学、科学和军界建立了密切的联盟;民间和(企业)法人的研究与发展,结合成为有同样观念的知识生产机构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曾经在大学内部盛行的规范和价值。到19世纪下半期,交通的便利增进了个人间的接触,科学期刊与学会会议使一切研究者随时都可以得知新的成果。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上半期,欧洲各国学术活动各自为政的现象已不复存在,科学再度国际化。

——摘编自韩彩英《论19世纪西方现代科学文化及科技文明的形成》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美国逐渐形成以国家目标和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为导向的“大科学”与以自由探索为导向的“小科学”协调发展的国家科研体系。英、法、德等科技强国充分发挥科学传统浓厚和基础研究扎实健全的优势,不断调整、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同时,这些科技强国积极推动科学和技术深度交叉融合,强化竞争优势。如美国圣地亚哥、波士顿以及旧金山湾区是生物技术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德国斯图加特汽车产业集群聚集了奔驰、保时捷等著名汽车制造商以及世界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博世集团。

——摘编自白春礼《科技强国建设之路:中国与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科学研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结束后西方科学研究出现的新趋势,并简析其影响。
2024-04-2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下半叶,德国对教育事业进行全面调整,以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到1890年左右时,文盲率已经下降到1%以下。德国的企业率先建立起了相应的、与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实验室。许多新发明和新发现都是在这些与生产直接打交道的企业所属研究机构中完成的。各高等学校在科研方面与生产前沿挂钩,高校在研究和教学统一的原则下成为各种研究的中心。国家在科学技术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19世纪七十年代后)德国工业革命发展速度远超英国,这主要得益于德国工业具有后发优势,少受旧工业束缚,还可直接利用英法先进的技术,同时借助于这一时期德国在关键产业及其核心技术方面具有的优势,建设以电气化工业为核心的新兴工业,改变了产业结构。

——摘编自邢来顺《德意志帝国时期科技发展特点及其成因》等

材料二   19、20世纪之交,德国工业中心的上空长期为灰黄色的烟幕所笼罩,时人抱怨说,严重的煤烟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昼也需要人工照明。德国工业区的河流也变成了污水沟。德累斯顿附近的穆格利兹河因玻璃制造厂排放污水变成了“红河”;哈茨地区的一条河流则因铅氧化物的污染毒死了所有的鱼类。1892年,汉堡市还因水污染而导致霍乱流行,使7500余人丧生。到20世纪初,那些对污水特别敏感的鱼类在一些河流中几乎绝迹。

——摘编自梅雪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下半叶德国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国工业发展中环境污染的危害,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世界规模的经济联系的加强,国际的劳动分工第一次大规模地实现了。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品,非洲提供劳动力(奴隶),亚洲提供奢侈品,而西欧则在指挥着这些全球性的贸易,并且越来越集中力量于工业生产……1771年,理查德·阿克莱特的第一个纺织厂便是在德比郡溪流旁的水力工厂,其生产过程经常会受到季节性水量变化的影响。1784年,瓦特虽然开发出了复动旋转式蒸汽机,但仍体积巨大,效率低下。曼彻斯特市区第一座以蒸汽为动力的纺织工厂只好推迟落成,据W·查罗娜指出,这个工厂实际开工已经是17895月的事了。

工业革命期间的纺织工厂车间

——摘编自近藤和彦《英国史10讲》

材料二:对于工业化的历史分期,学者们历来众说纷纭。比利时雅克·斯佩伊博士主张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将工业革命阶段称为工业化第一阶段,将电气化阶段称作工业化第二阶段。将工业化第一阶段前的手工工业时期称为工业化前阶段,将工业化第二阶段以后时期,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阶段称为工业化后阶段。苏联斯·阿·海因曼以工业的机器体系为中心,把工业革命时期称作机器体系的建立时期,把电气化时期称作机器体系的进一步扩大时期,把现代科技革命时期称作机器体系的自动化时期。德国于尔根·库钦斯基认为,生产力的第一次革命是15401640年,第二次革命是17601860年的伟大的工业革命,第三次革命是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的电气技术革命,第四次革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科学技术革命。中国学者韩毅则作了如下划分:工业现代化的起步与第一次跃进——工业革命,工业现代化的第二次跃进高潮——十九世纪下半期美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现代化的徘徊——世界大战与危机年代,工业现代化的第三次跃进——战后五、六十年代工业的高速增长,工业现代化的困境——七、八十年代工业的停滞与复苏。

——摘编自文暖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历史分期问题当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大规模国际劳动分工对西欧的影响并说明工厂制度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学者们在工业化历史分期主张上的相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划分工业化的历史分期。
2024-04-0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新高考金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115世纪英国封建主义经历前后相继的三个阶段。10661166年为第一阶段,因诺曼征服带来的军事、法律属性占据主导,经济特征被遮蔽,但仍然表现出潜在力量。11661350年为第二阶段,经济特征因盾牌钱和《买地法令》等因素出现而逐渐凸显。13501500年为第三阶段,货币支付和扈从契约的出现,表明经济特征已占据主导,这是封建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从经济视角来看,这是封建主义经济特征从被遮蔽走向外显和加强的历程,此为1115世纪英国封建主义演变的内在经济逻辑。

——摘编自黄春高《11—15世纪英国封建主义演变的经济逻辑》

材料二   19世纪上半叶,巴黎兴起一种全新的社交形式——俱乐部,它与沙龙的最大不同在于成员之间相互平等。19世纪40年代以后,中产阶层群体日益壮大,他们在人数与消费能力方面逐渐占据主流。随着收入与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中产阶层越来越愿意把时间与金钱花费在悠闲娱乐生活之上。人们活动范围日渐扩大,旅游业慢慢成为中产阶层可以企及的新活动,从此开启了法国人对度假的痴迷。从沙龙到露天舞会,悠闲生活方式转变的背后,是法国社会已经完成了从旧制度向现代社会的真正更迭。

——摘编自汤晓燕《十九世纪巴黎社交生活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视角分析英国封建主义经济特征从被遮蔽走向外显和加强的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法国社交形式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经济一瞥

材料一   19001930年美国汽车注册与销售量(单位:辆)

年份

汽车注册量

工厂销售量

1900

8,000

4,100

1905

78,000

24,200

1910

468,000

181,000

1915

2490,000

895,000

1920

9,239,000,

1,905,500

1925

20,068,500

3,735,100

1930

26749800

2,787,400

材料二   1908年,福特设计出了“福特T型汽车”,这种车价格低、容易修、车体轻和行速快,很民众受欢迎。1914年,福特首创生产流水线,装备效率提高。生产流水线带动了汽车产业的蓬勃兴盛,直接带动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20世纪20年代,通用汽车公司内部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使得美国内各职能机构和主管责任分工明确,各分支公司的经营活动既有自主性又相互协调,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和应变能力大为提高。

——以材料摘编自王金虎《20世纪前期美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原因》

材料三   20世纪20年代,福特汽车公司发行了一本名为《女性与福特汽车》的小册子,宣扬汽车在向促使女性向“新女性”转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些“女权主义者”把汽车作为自己独立生活风格的象征。……1919年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了通用汽车债券承兑公司,即提供汽车分期付款信贷的第一个汽车销售金融公司,它的汽车分期付款销售在1925年大约占当年全国汽车信贷销售总额的一半。

——据刘凤环《1920年代美国汽车工业在消费社会中的作用》整理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1900—1930年美国汽车工业的特点及影响。
(2)我们还可以从哪些研究这一时期美国的经济发展,请确定一个主题,并制定简要研究方案。
7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月二十日正午,船将拢岸,丁、徐二君已偕英使馆各馆员乘小轮来迎。……我们住的旅馆,虽非顶阔,也还算上等。然而室中暖气管是关闭了,每个房间给一斗多的碎煤,算是一日二十四点钟的燃料。电力到处克减,一盏惨绿色的电灯,孤孤零零好像流萤自照。……

我们因旅馆难觅,由徐、丁二君先往巴黎布置,我和同舟诸君,在伦敦勾留五日。趁这空暇,随意观光,头一个要拜会的,自然是有名的“英国凌烟阁”威士敏士达寺。……我想这一个寺就可以算得英国国民性的“象征”,他们无论政治上法律上宗教道德上风俗礼节上,都是一部分一部分的蜕变,几百年前和几百年后的东西,常常同时并存,却不感觉有一些子矛盾。

——梁启超《伦敦初旅》原刊1920年3月《晨报》

(1)据材料概括当时英国社会生活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上论证梁启超所说的“英国国民性”。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透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运作体制的变化也更能体现现代股份公司的演进过程。1600年东印度公司成立,在刚成立时,它还远远不是一个股份公司,公司所需的资金在每次船只出航印度时筹集,在船只返回一次贸易结束后收取本金和利润。这种资本的短期化日渐影响着公司的经营。1612年,公司开始不仅为本次航行募集资本,而且为今后的一系列航行募集资本并建立长期账目。与此同时,由于去印度的往返旅程需要几年时间,每次的股份不可避免地混合在一起,就使得股东们无法随意退出。由此,1657年,公司确立起了长期资本,这标志着一次重大的转折,从而保证了企业经营的持续性。1688年左右,股份在伦敦交易所上市,完成了从一般公司到股份公司的体制演进。

——摘编自王斯德《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二   英国外贸结构同样反映出其工业的强大。在英国的对外贸易中,输出品多为工业制成品,如棉织品,1870年输出7100万镑,占英国对外输出品数额的第一位。特别是钢铁和煤的输出额增长更大。在机器制造业方面,它的机器出口额也居世界第一位……英国的贸易额在世界总贸易额中占很大的比重,1850年世界贸易总值为145亿马克,而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贸易就达52亿马克。到1870年,世界贸易总值增长到374亿马克,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贸易额增长至140亿马克……19世纪中叶,英国已占有了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开普敦等广大的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成了英国廉价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市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上》

材料三   英国有着深厚的地方自治传统,被誉为“地方自治之母”。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出现了自治市与郡、教区并立的权力结构。1835年英国议会颁布《市政法》,建立民选的自治市议会,改变了早期自治市通过向国王购买特许状的方式获得自治权的状况,进一步将城市的自治权置于立法议程中,规定自治市政府由选举产生,该法剥夺了地方教会的行政管理权,由市议会总揽地方事务,并接受居民监督。系列法案的颁布使英国逐渐形成民选的地方议会,这些议会使英国的地方自治体制走向现代化和规范化。

——摘编自孙宏伟《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运作体制的演进历程。结合所学,指出东印度公司的性质,并简述英、法、荷等国建立这些公司所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格局的影响。工业革命推动商业经营形式变化,结合所学,指出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零售业经营形式的第一次革命”的标志性事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英国地方自治体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结合所学,写出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权利而展开的斗争,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桐·浦·富·兴”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以前,并不存在所谓的“全球标准时间”,多种时间表述在世界范围内共存,时间通常意味着当地时间,取自太阳在当地天空中的位置。19世纪中期,统一时间运动开始于英国,随着铁路运输日益普及,许多城市很快效仿,1855年英国98%的公共时钟已经设置为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884年,国际子午线会议在华盛顿召开,正式引入世界标准时间概念,以穿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在的零经度(称为“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将世界划分为24个“标准”时区。借助铁路、蒸汽船、电报和电话等现代交通和通信技术,标准时间在北大西洋地区率先推广开来。时间趋同在19世纪的全球化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使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一个普遍的、同质的、深刻的时间概念被打造成无可争辩的“现代”力量,也是西式现代化的基本标识之一,支撑着西方科学和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的扩张。一部全球时间标准化的历史,根本上说是一部西方国家尤其英美等国,以全球化的名义改写世界时间进而改造国际秩序的历史。

——摘编自艾仁贵《全球时间趋同的成就与隐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球标准时间”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全球时间标准化的历史”加以评价。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泉州海关志》记载,宋元明三代对海外贸易管理严格,国内外商人从泉州港出海或靠岸,必须先赴市舶司登记,凡从海外运货抵港,要先经市舶司抽分、博买,即征收关税,否则没收船货并治罪。在宋初,泉州已是“蕃舶之饶,杂货山积”。在元代,泉州海外贸易更是达到极盛,泉州对外通商的国家和地区由南宋时的58个增至98个,进口商品主要以香料、药物为主,出口商品则以丝织品和瓷器为大宗,而且最多时进出口货物在400种以上。

——摘编自泉州晚报《宋元市舶司:一部繁荣的泉州海外交通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之后,英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表明,英国需要维持和扩大殖民版图以满足工业发展对于原料和市场的需求,并将之作为输出资本和转移社会矛盾的场所。工业革命后,英国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的提高则意味着,英国能够以自由贸易为手段,通过更加高效与隐蔽的方式扩大殖民版图。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则成为“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实践者。因此,英国工业革命所导致的经济社会的变化,是“自由贸易帝国主义”产生的根源。

——摘编自卢玲玲《近代英国“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形成及影响》

材料三   下面是2001—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与进出口贸易增长率的关系图。

——摘编自侯军强等《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经济发展阶段视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元时期陆上对外贸易场所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市舶司设立后泉州的主要历史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工业革命前英国流行的经济政策。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自由贸易帝国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01—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关系总的趋势。从现代国际贸易的角度,简析图示这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