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36月,美军南太平洋战区部队登陆所罗门群岛新乔治亚岛之后,按照计划应该进攻与新乔治亚岛北部一水之隔的科隆邦阿拉岛。但日军预见到科隆邦阿拉岛将成为美军的下一个攻击目标,从而加强了岛上防御。在尼米兹的建议下,哈尔西参考阿留申群岛战役的先例,一改之前逐岛进攻的做法,越过科隆邦阿拉岛,在日军防御薄弱的韦拉拉韦拉岛登陆。此后,美军开始频繁使用越岛战术。在中太平洋,尼米兹指挥部队在马绍尔群岛战役中绕过外围的马洛埃拉普环礁和沃特杰环礁,直接在夸贾林环礁登陆,马绍尔群岛战役后又越过加罗林群岛直接进攻马里亚纳群岛。在西南太平洋,越岛战术受战场环境影响,表现为用海军舰只搭载地面部队机动实施登陆作战的“蛙跳”方式,通过“蛙跳”,麦克阿瑟的部队占领阿德默勒尔蒂群岛后大步向西,在荷兰迪亚(今查亚普拉)和艾塔佩登陆,然后继续沿新几内亚东部和北部海岸线跃进。

——摘编自夏亦《太平洋战争美军登陆作战战场态势塑造的主要经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实施越岛战术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越岛战术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各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20世纪进行了回顾:有人从战争与世界格局进行分析,有人从文明冲突进行划分,也有人从意识形态进行探讨。总之,这类书已经出版了好几部,而且都取得了相当的轰动效应。埃里克·霍布斯鲍姆(EricHobsbawm)的《极端的年代》也可以归为这类书。

《极端的年代》分为4部分:

第一部分,鸟瞰本世纪;

第二部分,大灾难的年代,从1914-1945年;

第三部分,黄金时代,从1945-1973年;

第四部分,天崩地裂,从1973-1991年。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选取其中一部分并对该部分标题的设计意图进行论述。(要求:逻辑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3-02-21更新 | 15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五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3 . 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民国二十年以来,不到四年,差不多半壁山河,已经被日寇占领和侵袭了。当今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再一次向全体同胞呼吁;无论各党派间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或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阅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摘编自1935年《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材料二   1940年,日军进一步加强了对华北交通线的控制,开始推行其“以铁路为柱,以公路为链,以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根据地被分割成无数井字形,好似一个个牢笼,妄图把活跃在华北平原的八路军禁锢起来。1940722日,八路军总部向晋察冀军区和一二0、一二九师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要求:“直接参加正太线作战之总兵力应不少于二十二个团。计:聂区(冀中在内)应派出十个团,一二九师派出八个团,一二0师派出四至六个团。”随着战役的展开,八路军参战部队达到百余团约二十余万人。

——摘编自丁喜《打破侵华日军的“囚笼政策”》

材料三   


——19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二十年”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事件及其中国军民的态度。材料中“兄弟阅墙外御其侮”的局面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反映了哪场战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发生的历史背景。
(3)指出材料三中《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历史意义。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华民族抗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2023-02-12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宇通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4 . 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等人编著的《新全球史》为研究历史提供了全球视角,该书的目录将全球史分为七个时代,如下所示:

第一部分 早期复杂社会(公元前3500-前500年)

第二部分 古典社会的形成(公元前500-公元500年)

第三部分后古典时代(500-1000年)

第四部分跨文化交流的增速(1000-1500年)

第五部分全球一体化的缘起(1500-1800年)

第六部分 革命、工业和帝国时代(1750-1914年)

第七部分当代全球重组:1914年至今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将目录第六部分补充完整,并对该部分内容进行简要论述。 (要求:论述紧扣所拟目录,逻辑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5 . 现代化潮流浩浩荡荡,中国的现代化在探索中前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现代化的最初启动可以上溯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自强运动。从十九世纪后期的世界发展来看,以内燃机和电动机带来的“电工技术革命”正以新的力量推动现代化的第二次浪潮。从国内形势来看,这时正处于一次全国性农民运动的平息与社会恢复时期,对外贸易大都是顺差,对外关系也有新近的调整(只有中法关系趋于恶化)。这正是幸存的清王朝得以推动改革的有利时机。在陈腐土壤上,嫁接若干近代工业的植株,其前景虽然未必美妙,但启动了中国早期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工业化进程。

——整理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等

材料二   在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的第二次现代化大浪潮之后,世界经济出现了三十年的停滞与徘徊。……二十世纪初,西欧北美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孕育了空前的内部危机:首先是各发达资本主义工业国集团之间争夺市场的斗争白热化,加之军国主义兴起与经济军事化,引起了两次世界大战;其次是首次席卷全球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随之而来的是法西斯主义作为自由资本主义的反动而猖獗一时。这些新因素导致现代生产力的阻滞,延缓了现代化推进的势头,在此期间,世界分裂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又两种不用的现代经体系,对后来的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选择与新探索发生了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三   瑞雪兆丰年,飞雪迎春到。1978年12月18日,在北京罕见的大雪天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给严冬带来了春天的讯息,奏响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春之序曲。会议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全党的工作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自此以后,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不断向前迈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2021年,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摘编自《改革开放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九世纪后期中国自强运动”面临的“有利时机”。结合所学,指出在这场运动中最初创办的工业企业所体现的现代化因子。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现代化大浪潮之后,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三十年的停滞与徘徊”的“新因素”。根据材料三,简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划时代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中国现代化建设积累的宝费经验。
2023-01-10更新 | 3910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对欧洲大陆长期奉行“大陆均势政策”,通过尊后策划、出钱和出式器,唆使政洲大脑各国群起反对某个大国。19世纪前中期,英国不但从欧洲大陆均势中获取安全与经济利益,还利用欧洲国家内耗之机在世界其他地区大肆抢占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870年之后,欧洲大陆不少国家走上工业化的快库道。虽然欧洲大陆总体上仍然保持了某种程度的动态均势,但是这些国家在欧洲大陆难以获取新的发展空间,于是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纷纷向海洋霸权国发起了挑战。

——摘编自竭仁贵《对海洋霜权与大陆均势关系的再探讨》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欧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是在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经历了一百年的大国均势和欧洲协调后的第一次大规模金面战争。关于战后签订的《兄尔赛条约》及由其确立的凡尔赛你系,有人评论道:“1919年的和平条约与1815年时的截然不同。《维也纳条的》曾组织起一个欧洲君主的社会,它承认同样的正统和平衡原则(即传统均势外交思维)。与之相反,《见尔赛条约》建立了一个分或战胜国与战败国的欧洲。大国并不计论一个各自都接受的共同秩序,而战胜国把某种欧洲秩序强加于战败国,”法国要防范德国再次威胁到其自身的安全;英国企图以德国来牵制法国。美国试图以民族自决权原则和一个全球性组织的方式来取代均势外交。

——摘编自宋新宁《探寻和平之路: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渊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前中期英国能够从欧洲“大陆均势”获益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凡尔赛体系的特点,综合以上材料,指出近代西方“均势外交”的实质。
2022-12-12更新 | 608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112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1213日,苏联外交官发表声明,表示关于反法西斯力量中哪一国应该把最大的精力集中于哪一战区的问题,已经取得了或即将取得基本的共识,并且在这个问题上三个盟国将为共同事业的利益而努力。


请你推测当时关心抗战时局的延安军民获知上述声明后的可能反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022-12-01更新 | 781次组卷 | 10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7年日本发动对中国的全面进攻,严重损害了英国在华的殖民利益。张伯伦抱怨说:“在当前欧洲有两个脾气暴烈的独裁者这种情况下,我们简直经不起同日本进行争吵”。同时他还认为日本不仅可以作为反苏的突击力量,而且可以作为英国在远东牵制美国力量的平衡器。英国报刊不断发表文章,宣扬日本的军事威力,直言日本能够迅速征服中国。英国军队主动从华北和长江流域撤出,把自己所占据的地盘腾出来让给日军,日军很快占领中国的大片领土。1938年,日本20.19%的进口物资来自英国。英国驻华大使卡尔,奔走于日本侵略军与国民党政府之间,积极进行劝降活动,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反对,英国的劝降阴谋才没有得逞。中国先后于1937年9月和1938年9月,两次向国联提出申诉,控告日本侵略中国,要求国联对日本实行制裁,英国操纵国联,否决中国要求对日本实行制裁的提案。日本占领广州后,中国与外界的水上交通已基本上被日本封锁,英国开始在缅旬公路上加以阻挠,切断中国从陆上与外界联系的重要交通线,阻止外国货物运进中国,企图迫使中国屈服。英国还大谈中国军事力量的软弱,鼓吹中国难能抵挡住日本的侵略,散痪中国人民的斗志,以免影响英国在印度、缅甸及其他附属国的殖民统治。如果英国不压制中国的抗日斗争,日本不敢贸然扩大侵华战争,更不敢悍然发动太平洋战争。

——摘编自杨湘海《张伯伦的绥靖政策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1)据材料,指出日本全面侵华后英国采取的政策及具体措施。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采取该政策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粮食危机爆发前,斯大林虽然曾萌生过采用强制办法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念头,但基本上还是继承了列宁的观点,对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给予了肯定。粮食危机爆发后,斯大林对个体农民经济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认为小农经济是“最没有保障、最原始、最不发达、出产商品最少的经济”,并将其视为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而个体农民则是“最后一个资产阶级”,一直在走“旧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斯大林断言:‘我们在个体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是不能进一步发展的。”在斯大林的心目中,个体生产的农民已由新经济政策时期工人阶级的联盟者变为了革命的对象,小农必然摆脱不了在疾风暴雨般的全盘集体化运动中被消灭的命运。

——摘编自张勇《斯大林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评析》

材料二   19335月,罗斯福签署《农业调整法》,主要内容包括对自愿减少棉花、小麦、玉米、烟草、稻米、猪和奶制品等所谓“基本农产品”生产的农民给予补贴并发放商品贷款,与农产品加工者签订销售合同并规定销售定额和出口补贴等,其目的是通过限制农产品生产来恢复供求平衡,提高农产品价格,进而恢复农民购买力。在1933年的《农业调整法》中,政府对自愿减产的农民的补贴主要来自农产品加工税。

——摘编自张准《论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南部“三农”问题的影响》


(1)分别指出斯大林时期苏联与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的农业政策,并说明其目的。
(2)结合苏联与美国农业政策,谈谈你对农业发展的认识。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日本进入由职业官僚与特殊利益集团掌权的政治格局,天皇制日益成为阻止日本进一步改革堡垒。随着日本社会内部利益集团分化加深,利益和竞争焦点产生了各自遵循、完全不同的政见。军部激进分子倡议“昭和”维新,通过抛弃西方和现代国家资本主义陷阱来完成明治大业。受欧洲极权主义国家兴起影响,部分日本精英分子修改了日本国际威望与实力排位。凡尔赛会议上对种族平等的争论和美国1924年移民法,使日本20世纪初的种族政策愈演愈烈。20世纪20年代,日本放弃跟英国长期联盟,加入“华盛顿体系”;20世纪30年代,它又放弃这个体系而与德、意结盟。与它的新盟友一样,日本发动战争以寻求地区霸权,结果尝到了战败与熏建国家的滋味。在大萧条及经济民族主义压力下,日本对共产主义在神州大陆的发展感到真实恐惧,对国际合作也丧失信心。一次次战争冒险的成功,给日本带来了丰厚回报,使其胆量越来越大,直到最后似乎难以避免地全面陷入战争。

——摘编自马里乌斯·詹森《日本的世界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对外战争对亚太地区的影响。
2022-09-2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