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分化:中俄、中法发表倡导多极化的联合声明;法、德、俄决定建立三国年度首脑会晤制度;东盟和中、日、韩举行的“9+3”会议已经发展到“10+3”会议。西欧一些领导人到美国的后院——拉美地区访问,倡议建立欧拉自由贸易。该状况(     
A.表明美国已丧失了超级大国的地位B.说明两极对峙局面日益崩溃
C.有利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反映出南北国家间矛盾加剧
2024-02-2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1956年7月,铁托、尼赫鲁等人在南斯拉夫的布里俄尼岛举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谈。在会谈中他们就世界范围内实现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团结问题进行了磋商,逐步明确了不结盟思想。该思想(       
A.酝酿了新的世界战略选择B.标志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
C.获得了全世界的广泛认可D.对新中国外交原则产生深刻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是美国专家统计的1946年4月苏联对外广播语言及福放时长表,它反映了(     

播出时间(分钟/天)

使用语言

345

英语(其中100分钟是专门针对北美的,55分钟是针对北美和英国的节目)

300

德语(75分钟是直接面向奥地利的听众的)

270

西班牙语(其中150分钟是对南美广播的)

95

汉语、法语、葡萄牙语

90

意大利语,土耳其语

75

芬兰语,罗马尼亚语

60

阿拉伯语,日语,彼西尼亚语,瑞典语

50

希腊语

45

捷克语,丹麦语,荷兰语,匈牙利语,挪威语等

30

阿尔巴尼亚语,孟加拉语,印度斯坦语,印尼马来语,韩语等

15

犹太语
A.冷战扩展到意识形态领域B.苏联建成全球传播机制
C.苏联重视提高国家软实力D.国际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4 . 如图是美国作为主要发起方的经济制裁次数及效果趋势图。它表明(     

   

A.制裁的次数和成功率一直呈正比关系B.曲线变化反映美国霸权的确立与动摇
C.二战后单边主义制裁取代了多边制裁D.多极化趋势加强削弱了美国制裁效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1983年,里根提出,以各种手段攻击敌方的外太空的洲际战略导弹和外太空航天器,以防止敌对国家对美国及其盟国发动的核打击。这反映了(     
A.美国的霸权地位开始动摇B.美国加强遏制苏联的意图
C.各国加强了经济领域竞争D.苏攻美守的两极对峙格局
6 . 二战后初期,日本对中东事务缺乏关注,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东战争中,更是恪守中立,两不相帮。但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日本大力加强对中东国家的国际援助,发展同中东国家的良好关系。日本的这一转变反映了(     
A.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B.世界多极化趋势显著加强
C.调整对外政策应对能源危机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47年3月12日,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该思想(     
A.实际上揭开美苏冷战的序幕B.有助于西欧的经济恢复
C.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D.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8 . 如图为1964年刊载的漫画《20年以后》。在漫画的远端是墓碑林立的烈士陵园,正中间美国国旗迎风飘扬,其后大块的纪念碑上写着盟军(美军)在解放法国过程中一个又一个战斗过的地方:诺曼底、奥马哈海……巴黎。画面近处的戴高乐却在墓碑前示威般地举起一块抗议牌,上面写着“美国佬滚回去"。对该漫画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美法两国由战时同盟转为敌对关系B.法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倾向较明显
C.北约对法国国家安全构成主要威胁D.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解体
2022-09-29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     
A.是指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改革
B.推动了美苏关系走向缓和
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D.引发了思想领域的混乱
2022-07-08更新 | 22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面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金融体系的混乱,各个国家更加怀念传统的国际金本本位制,1943年9月至11月,英美两国代表在华盛顿就战后货币体系问题举行会谈,双方会谈的结果是采用美国的“怀特计划”吸收英国“凯恩斯计划”中的一些成分。

——摘编自奔增的《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及现实困境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材料二   西方尤其是美国在衰落,而之前所有的全球经济治理规则是在美国主导下确立起来的。美国的衰落就意味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虽然不一定是要“去美国化”,但至少要谈化美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新兴国家的崛起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提出了需求。当然,全世界都十分明白,美国主导权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素主导权的易手,事实上,任何单一的国家都无法取代美国的地位。全球经济治理


体系只能在多层次的主体间开展多层次的博弈。

——摘编自《关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几个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出现的背景及举措。
(2)据材料二,归纳当今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中国主张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原则和方案。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二战后初期与当今中国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方面主张的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