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7 道试题

1 . 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局势风起云涌,变化莫测。

材料一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民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材料二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杨文昌《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9月13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乔治·凯南所说的“刚刚开始”的“战争”的含义并分析这一言论出台的背景。

(2)美国在这场“刚刚开始”的“战争”中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

(3)材料二中杨文昌认为“多极合作时代”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018-01-0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历史期末复习模拟试题
2 .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学者福山提出了历史终结论,称资本主义与自由民主的现代体制已经超越了历史和意识形态矛盾,……自由民主制度也许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历史终结论出台的历史背景是(  )
A.苏东剧变冷战结束
B.中国认同市场经济模式
C.世贸组织的建立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18-01-0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历史(一)
3 . 1947年3月,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说:“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该咨文发表的背景有: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北大西洋公约》的签订
C.两极对峙局面形成
D.苏联在欧洲扩张势力
4 . 下图是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中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A.“冷战”背景下新的力量已经孕育
B.北约与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C.欧洲已经基本实现联合状态
D.世界格局已由两极转变为多极
5 . 1992年邓小平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汲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邓小平这一谈话的国家背景是
A.美苏冷战升级B.第三世界迅速崛起C.不结盟运动兴起D.苏东剧变
6 .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马歇尔计划”,对战后世界经济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有关“马歇尔计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复兴的重要因素
B.它是两极格局正式形成背景下,美国与苏联对抗的表现
C.美国借此吸引东欧各国,孤立和打击苏联
D.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7 . 1963年,毛泽东提出发展“两个中间地带”,即“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毛泽东提出这一外交政策的背景是
A.中法关系实现了正常化B.美苏争霸态势趋于缓和
C.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变化D.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到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在外交上仍拒绝承认苏联。在美苏关系的正常化中,既存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障碍,也有具体问题需要解决。虽然如此,20年代以来开始的官方和民间的联系增强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美国商人更是关注着苏联广大的市场,美苏之间的经济关系也一直没有中断过,这对两国外交关系的恢复起了积极作用。l933年11月美苏正式谈判在华盛顿举行。罗斯福总统亲自同苏联代表李维诺夫进行会谈。罗斯福采取求同存异,把立即建交放在第一位,其他问题留待以后解决的态度,从而打开了僵局。11月6日美苏签订协定,宣布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根据协定,苏美承担相互尊重在各自按照各自的意志建设自己生活的权力等义务;双方将通过以后的谈判解决债务和债权问题。

材料二1950年1月,在杜鲁门授意下,美国出台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文件。文件对苏联的根本意图、目标与能力进行了重点分析,强调“苏联图谋统治全世界”。文件声称:苏联为了把自己的强权政治强加于其他国家,将采用完全颠覆或用武力破坏非苏维埃世界的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的手段。克里姆林宫把美国看做主要敌人,在拥有足够核力量情况下,苏联可能会对美国发动攻击。文件强调说:本纲要的成功全赖美国政府和人民以及全体自由国家的人民认识到,冷战实际上是一场关系到自由世界存亡的真正的战争。1950年9月30日,白宫安全委员会召开了有关各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通过了这一文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建交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杜鲁门与罗斯福对苏政策的不同之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57年11月美国把原隶属于国防动员署的科学顾问委员会划归总统行政办公室而变为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艾森豪威尔上台后,又下令设立联邦科学技术委员会,以及国家航空和宇航局。这一决定的重要背景是
A.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
B.美国遭遇科技发展瓶颈
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威胁
D.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动摇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现在应当非常谨慎,应当不采取对卷入冲突中的国家的防务不会有益而不只会使人激怒,甚至会挑起致命步骤的措施。

——摘自1962年赫鲁晓夫至肯尼迪的信


材料二   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予帮助。

——摘自1970年尼克松的对外政策报告


材料三   美国在欧洲、太平洋、中东以及其他美国疆界之外的地区,有着广泛的义务和安全利益。这就需要美国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

——摘自里根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针对的是什么事情?苏联当时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2)据材料二,尼克松政府为什么不再承诺“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材料说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与此相应,美国在国际关系领域采取了哪些重要的行动。
(3)里根上台后,表示美国要重新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其背景如何?
(4)就以上三则材料,谈谈对美苏争霸的认识。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