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发表演说,宣布美国应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政党的经济状态,“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最后,他呼吁欧洲国家采取主动,共同制定一项欧洲经济复兴计划,美国则愿用其过剩物资给予友好的协助。演说发表后,马歇尔计划”立刻就在美国和世界各国的报纸和广播中变成了通用的名词。7月12日,英、法、奥、比、意、葡等16国在巴黎召开经济会议,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后改为欧洲经济合作组织。

——摘编自刘绪贻主编《战后美国史:1945-2000

材料二   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经济会议,讨论苏联、东欧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问题,并正式签署和发表了公报,力图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抗衡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7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歇尔计划发表的背景及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抵制马歇尔计划的举措,并分析该举措产生的影响。
3 . 二战后,美苏争锋,冷战局面出现。如图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示意图,结合所学,分析判断

①美苏核赌博造成的危机是冷战背景下第一次“特种战争”
②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华盛顿、纽约处在导弹射程之内
③美苏对抗与危机虽不时发生,但双方力图寻求途径达成妥协
④美国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0-01-09更新 | 2776次组卷 | 24卷引用:浙江省2020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
4 . 美国总统奥巴马仍在坚持1992年提出的沃尔福威茨理论,即通过武力在全世界保持一种美国领导的单极态势,遏制其他强国的崛起。沃尔福威茨理论提出的背景是
A.东欧剧变
B.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世界两极格局崩溃
5 . 1958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戴高乐将军当选为第一任总统。他上台后对法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一系列调整,主要措施有:
(1)建立以法国为中心、法德联合为支柱、由欧洲主权国家联合起来的“大欧洲联合”,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
(2)促使法国退出北约;
(3)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
(4)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系列做法被称为“戴高乐主义”。下列关于“戴高乐主义”说法错误的是
A.背景是二战后美苏争霸、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形成
B.对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有促进作用
C.从根本上改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
D.特点是独立自主、法国国家利益至上
2019-06-2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港二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高二历史期末测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苏两国共同的敌人已被打倒,战时共同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战略总目标是主宰世界。杜鲁门担任美国总统后,凭借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公开宣称要“领导世界”,并通过实施霸权主义的政策和手段来追求这一目标。

战后初期,斯大林的主要战略构想是,维持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系,巩固苏联在二战中取得的战略利益和势力范围,建立包括东欧在内的保障苏联安全的屏障,增强苏联的国力,扩大苏联的影响。

美国和苏联都想“领导世界”,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具有对抗性,他们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也彼此冲突。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
(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美苏两极对峙表现的表格。

美国苏联
政治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马歇尔计划           
军事北约           

2019-01-1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54年9月,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巴基斯坦、菲律宾八国缔结的地区性军事同盟条约《东南亚条约》(又称《马尼拉条约》)正式生效。条约由序言、正文、美国的“谅解”条款和议定书组成,表示要“联合起来,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亚洲的扩张”。对这一条约产生的背景,叙述正确的是
A.美苏争霸世界的格局已经形成
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C.世界处于全面“冷战”、局部“热战”的状态
D.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方兴未艾
2018-12-0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考卷历史试题
8 . 观察下图,指出欧洲联合的背景是
A.美苏争霸
B.大国重组
C.东欧剧变
D.苏联解体
2019-02-13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早在1910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现象。1941年4月,苏联驻纽约的情报机构向国内报告,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谈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其后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被任命为发展核计划的学术负责人。1943年4月,来自全苏的著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作。
1945年8月,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斯大林对库尔恰托夫说:“请说出您需要的一切帮助,您不会遭到拒绝的。”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
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达数十万之多。一位参与者写道:“我们能够团结一致,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其次,是内心的感觉,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1949年8月,苏联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
——摘编自(俄)亚 维 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制定和实施原子武器研制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原子武器研制成功的条件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
2019-01-30更新 | 1892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新课标Ⅱ)
10 . 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后,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③联合国成立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9-01-30更新 | 2184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绍兴一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