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从1949年开始,美国对社会主义阵营实施“解放战略”,严格限制战略物资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参与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1970年,尼克松在肯尼迪“和平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以“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为三大支柱的“和平新战略”,倡导与东欧和中国“多一些合作,少一些冲突”。据此可知,1970年代的美国(       
A.放弃了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军事进攻B.“以退为进”处于争霸攻势
C.丧失了世界货币金融体系中的优势D.遏制苏联的政策仍未改变
2 . 1971年秋,美国环保署空气污染治理小组访问苏联,与苏联专家展开研讨。1972年5月,尼克松访苏期间,两国共同签署了《美苏环保合作协议》,空气污染治理成为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这说明美国
A.尝试主导建立全球治理体系B.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地位
C.试图弥合美苏意识形态分歧D.寻求缓和美苏冷战对峙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对如图理解准确的是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美苏操纵欧洲,北约华约对峙
C.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2022-04-28更新 | 280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64年初,美国发现中法接近后开始出手阻挠。一方面指出“法国的这一决定与美国的利益有直接冲突”,另一方面也力挺蒋介石坚守巴黎,不要主动宣布与法国断交。这表明(       
A.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强化B.法国谋求独立自主的外交
C.以美国为首西方阵营趋于瓦解D.美国力求阻止中国的统一
5 . 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繁荣,但也出现大量消费品积压、失业率攀升的问题。1946年,美国商业部认为:“现有的大量现金存款和流动债券往往被看作是通货膨胀前的繁荣和经济崩溃的前兆。”为此,美国
A.加速对西欧的经济援助B.恢复自由放任经济模式
C.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D.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2022-04-21更新 | 672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二战后苏联的讽刺漫画《这是一件好事》,画中左侧桶里是“美国的北约合作伙伴”,右侧厂房是“美国军事工业”。该漫画旨在
A.在文化领域与美国展开对峙B.揭露美国对同盟国家的压榨
C.批判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巩固与东欧国家的军事同盟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912月,艾森豪威尔总统访问印度,表示将加大对印度的经济援助。苏联考虑到印度的地缘政治特征和在不结盟运动中的影响力,也努力向印度示好,在中印冲突上表现出偏向印度的“中立”,提供给印度军事武器及贷款。在印度决定向中国边界大举入侵之前,除了印度本身对边界问题的考虑及国内舆论的压力,美国的援助及苏联的支持也促进了印度做出了这样的决定。19621020日,中国打响了自卫反击战,向世界证明中国领土的不可侵犯及中国解决问题的原则。战争结束后,印度在实际上走向双重结盟,即联美又联苏,共同反华。美苏纷纷力图在南亚获得战略优势,造成了南亚地区长期的紧张局势。中国则迅速发展了同巴基斯坦的关系,巴基斯坦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的战略伙伴。

——摘编自魏静《中印战争中的苏联因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在中印战争时期偏向印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62年中印战争的影响。
8 . 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私人基金会开展文化外交的重心转向东欧国家和亚非拉新独立国家。1950年福特基金会重新确立了纲领,目标是“帮助受资助国家加强民主价值,减少贫困和不公正,促进国际合作,促进人的成就”。这表明美国私人基金会(     
A.对外进行文化渗透和价值观输出B.活动的宗旨是宣扬民主自由思想
C.在两极格局之下保持了政治中立D.致力于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2022-04-16更新 | 296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2022届新高考考前模拟(三)历史试题
9 . 二战后成立的世界卫生组织负责全球卫生防疫,曾推出1947年“全球流感规划”、1952年“全球流感监测网络”、1955年“全球消灭疟疾计划”、1967年“全球根除天花计划”等计划项目,但全球合作整体进展缓慢。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防疫体系尚未开始建立B.做法突破了国家主权界限
C.世卫组织缺少有效管理机制D.冷战政治和意识形态冲突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7年,卡特政府执政后,延续了尼克松与福特政府的对苏缓和政策,特别是把美苏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作为一项重要议题予以继承和推进。卡特政府在前任政府既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美苏的战略核武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限制建议。在具体的谈判中,虽然美苏双方互有妥协,但每一方都追求在均衡地限制战略武器的同时,尽可能保持自己的相对优势,限制对方的长处。总体上来看,美国的让步小于苏联的让步。虽然谈判双方各有优势、矛盾重重,但都不断调整立场,最终达成了更能体现美国优势和利益需求的《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作为美苏核军控的一项重要成果,即便条约后来没有生效,但双方都愿意实际遵守之,足见其积极意义和重要价值。

——摘编自刘磊《卡特政府对苏缓和政策与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召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苏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积极影响。
2022-04-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