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科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23-24高一上·山东青岛·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乾隆时期,哥白尼日心说传入中国,时人认为其“上下易位,动静倒置,则离经叛道,不可为训,固未有若是甚焉者也”。时人这种观念出现的根源是(     
A.固守传统的农耕经济B.西学东渐的范围有限
C.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D.束缚思想的文化专制
2023-12-04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局属学校、青西、胶州等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应星青年时曾考取举人,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他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终撰成《天工开物》一书。宋应星的行为
A.反映了科举制日益僵化B.改变了重道轻技的观念
C.加速了科技与生产结合D.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参观西洋画、千里镜聆听西洋音乐后,赋诗∶"始知天地大,到处有开辟。人巧诚太纷,世眼休自窄。域中多墟拘,儒外有物格。"这反映了作者
A.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造中国文化B.对西方文化持较为肯定的态度
C.认同西方近代思想传入的影响D.仍然坚持天朝上国的文化观念
2022-04-28更新 | 470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民间有许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如“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等。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农耕文明
A.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B.注重经验的积累与总结
C.注重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D.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