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城市工商业的发展需要实用的社会知识,需要掌握读写算基本能力,需要进行行业技巧训练,还需要大量为工商业服务的管理者、律师、医生、教师等专业人员。随着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和集聚,在西欧某些城市学校和教会学校的基础上,以世俗教育为主要目标,专门研究高深学问的大学产生了。

摘编自陈红《“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材分析》

材料二 10世纪起,法国卡佩王朝的国王们在接下来的3个世纪里逐渐地增强他们的资源并扩大政治影响。凭借封君和封臣之间的关系,他们兼并了那些死后没有继承人的封臣的领地,确立了在整个法国执法的权力。到14世纪初,卡佩王朝的国王们已经逐渐地在法国领地,确立了在整个法国执法的权力。到14世纪初,卡佩王朝的国王们已经逐渐地在法国集中了权力和威望。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0001800年)》

材料三 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中世纪中期,人口逐渐增长,财富得以汇聚,城市得到发展,教育得到振兴,疆域也在扩张。在这几个世纪里,我们也看到了宗教改革,学术进步。

摘编自[]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大学产生的条件并分析其作用。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中世纪“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2 . 莱布尼茨(1646〜1716)作为当时德意志最有学问的人,在数学、力学、法学、语言学等领域,都有独到建树。他的活动以整个德意志为舞台。他并不是诸侯小朝廷利益的辩护者,相反,他主张实现帝国的统一。当他去世时,全德各界均为之悲悼。这可用于说明当时德国(     
A.世俗王权遭到挑战B.科学发展摆脱政治束缚
C.民族意识逐渐觉醒D.竭力维护国家统一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70年里,国际法发展迅速,产生很多新的分支,如外层空间法、极地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国际发展法、国际组织法、国际刑法、国际能源法、国际移民法等。这一现象形成的背景是(     
A.两极格局的逐步瓦解B.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壮大
C.世界市场的正式建立D.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形成
4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这反映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A.确立了国家主权的概念B.将宗教排除在国家治理之外
C.建立起了近代外交制度D.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5 . 有学者认为:“在世界民族国家发展史上,西欧民族国家的构建具有典型意义,经历了从传统国家到绝对主义国家,再到近代民族国家的转变。其国家构建的过程实际上是权力的集中化与理性化过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民族国家的构建”强化了欧洲天主教会的统治
B.“绝对主义国家”在中世纪与城市自治冲突较大
C.“西欧传统国家”下王权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秩序
D.“近代民族国家”意味着对封建王权的逐渐背弃
2022-09-07更新 | 1299次组卷 | 24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重点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常驻外交使节制度最初在13世纪出现于意大利各城市国家。15世纪,意大利城市国家对西班牙、德国、法国和英国派遣常驻代表,其他国家纷纷仿效。特别是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后,该制度在欧洲各国之间发展成为普遍的制度。这一制度(     
A.使欧洲形成均势局面B.有利于稳定国际秩序
C.消弭了国家间的冲突D.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2022-07-12更新 | 598次组卷 | 13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7 . 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根据大会决议,一致确认国际军事法庭宪章所包含的国际法原则,即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受惩罚。违反国际法的罪行包括危害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上述国际法原则的确认(       
A.建立了集体安全制度B.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
C.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D.避免了地区间的武装冲突
2022-04-27更新 | 1348次组卷 | 20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875—1894年,清廷共计派出76位常设驻外使领。此前清廷只有前往藩属册封的“天使”和偶尔派出的负有特殊使命或观光考察性质的临时性使节。这种变化反映
A.中国传统的朝贡外交体制终结B.清廷摒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C.中外关系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D.清政府逐步向近代外交的转变
2022-04-11更新 | 394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劳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格劳秀斯的主张
A.成为各国都必须遵守的法律B.有利于制止当时的战乱与纷争
C.有效保护了个人的私有财产D.鼓励了当时的殖民扩张与争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自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当时罗马公教以教皇为首,利用宗教在中世纪的欧洲逐渐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象征,维持着欧洲的统治秩序。而到14、15世纪,欧洲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作外国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了民族意识B.人文主义者大胆揭露教会的腐败
C.科学发展破除了对神学的迷信D.德国宗教改革冲击了教皇的权威
2021-10-27更新 | 348次组卷 | 46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北重五中2018-2019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