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非战公约》规定,“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解决”。由此推知,该公约(     
A.能有效地和平解决国际争端B.为限制战争提供了法律依据
C.实现了战后向往和平的愿望D.体现了全体一致的决议原则
2024-01-2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新学术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从格劳秀斯开始,几乎所有的国际法学者都把国际法主体锁定在欧洲国家这个范围——当时的国际法学术界普遍认为欧洲以外的民族和国家尚处在“野蛮状态”或“半野蛮状态”中。而1856年的巴黎会议却将土耳其加入欧洲国际法体系,此举使得(     
A.国际法迈出了其走向世界性的第一步B.土耳其成为一个近代民族国家
C.国际法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手段D.欧洲国家建立了近代外交制度
3 . 宗教改革使欧洲陷入了百年之久的宗教战争,作为最主要战场的德意志最终四分五裂,而英国、法国、西班牙、荷兰、瑞典作为主权独立的民族国家却都得以巩固。这说明宗教改革(     
A.开启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B.对欧洲民族国家发展影响不同
C.实现了欧洲向现代社会的转型D.摧毁了各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根据《联合国宪章》有关规定,安理会有权断定“争端或情势之继续存在是否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之维持”,可以提出必要或合宜之临时办法并“促请当事国遵行”,它还有权“采取必要之空海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宪章》授权联合国大会“讨论本宪章范围内之任何问题或事项”,“得向联合国会员国或安全理事会或兼向两者提出对该问题或事项的建议”。在维护和平与安全领域,大会“得考虑关于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之合作之普通原则,并得向……安理会提出对于该项原则之建议”。《联合国宪章》规定秘书长有根据情况权宜行事的活动余地,并可“将其认为可能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之任何事件,提请安全理事会注意”,甚至有权“协助安理会探索合宜之临时办法”。联合国秘书长成为维持和平与安全的决策机制中的积极变量。

——摘编自陈先才《联合国维和机制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维和机制的基本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联合国维和机制。
2024-01-0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高中、南宁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份联考文综试题
5 . 近代某国际体系所建立起的安全依赖于各国之间的力量均衡,通过认真的估算、不断调换筹码以及各大国之间的相互牵制,欧洲就可以成为一架天平,欧洲大战就可以避免。为此,英法俄德奥五国经常改变结盟对象,以防止某一国家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该体系是(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B.维也纳体系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雅尔塔体系
6 . 维也纳会议建立了“高级政治”体系,包括维也纳会议建立的全体代表大会、八国委员会、四国委员会。通过各国政府及代表进行外交谈判、商讨并决定处理战后欧洲的一切事务,草拟并通过了《巴黎条约》《最后议定书》等一系列国际条约。这一体系(     
A.形成了成员国“全体一致”原则B.创造了用国际会议解决争端的先例
C.加速了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D.体现了大国协调的国际关系原则
7 . 在三十年战争前期,哈布斯堡王朝占据优势地位,新教联盟的诸国节节败退。战争后期,新教联盟成为打破哈布斯堡王朝专制统治的主要力量。通过三十年战争,确立了欧洲国家的领土主权概念,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也是建立在新的国家间平衡基础之上。由此可见,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     
A.巩固了教权大于王权的原则B.促进了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通过宗教政策协调国际关系D.建立起欧洲均势的国际关系体系
8 . 近代国际法形成并得到发展,20世纪,其范围和作用都有了进一步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劳秀斯认为国际法是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国家主权“对内最高,对外独立”,他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需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据《普通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整理

材料二   (国际联盟)……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缔约各国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的义务,维持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以为今后各国政府间行为之规范,在有组织之民族间彼此关系中维持正义并恪遵条约上之一切义务……

——摘编自《国际联盟盟约》1919年6月28日)

材料三   为保证联合国行动迅速有效,各会员国将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主要责任,授予安全理事会,并同意安全理事会于履行此项责任下之职务时,即系代表各会员国……安全理事会以联合国十五会员国组织之;安全理事会关于程序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表决之;对于其他一切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之同意票表决之。

——摘自《联合国宪章》1945年6月26日)


(1)写出格劳秀斯奠定国际法基础的著作。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国际联盟盟约》中对战争态度的新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联合国宪章》关于安理会的主要规定,分析这些规定对安理会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9 . 19世纪80年代,中荷关于华侨国籍归属问题的交涉中,驻德荷公使许景澄利用国际法知识与荷兰外交部据理力争,不仅取得了外交上的初步胜利,还基本确定了清政府对华侨国籍的基本原则,并成为20世纪初《大清国籍条例》的主要内容。这反映出(       
A.清政府逐步收回国家主权B.国际法观念已被国人接受
C.华侨海外权益实现了保障D.时局变动推动外交近代化
10 . 1814年,欧洲各国君主沉浸在战胜拿破仑的喜悦中,纷纷派出代表集聚维也纳,召开国际会议。会议期间,除讨论最后总决议案外,从未正式召开过大会,一切重大问题都是由俄、英、奥、普领导人在幕后决定,许多决定是在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书房里成交的”,被称为“梅特涅书房里的交易”。由此可见(     
A.大国强权为一战埋下伏笔B.开创协商解决争端的先例
C.大国协商一致原则的初现D.近代外交制度的逐渐确立
2023-08-15更新 | 357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