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24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西欧各国资产阶级在推翻王朝国家、建立民族国家的过程中,把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政治意义的民族主义。这样,这种新型民族国家的基础不仅是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民族的共同政治认同,即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原则和观念。这一材料不能反映西欧民族主义(     
A.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B.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
C.促进了欧洲共同民族认同的形成D.实现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结合
2024-04-1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何谓“西方”?

“西方”是一个频频出现于历史学习中的概念,某学校历史学习社对该词语的历史内涵进行了探究。

甲同学列出了一些影响西方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

A.亚里士多德B.查士丁尼一世C.查理曼大帝

D.牛顿E.康德F.马克思
(1)将上图中的历史人物与其贡献相对应,完成表格。(填涂字母)
人物事迹
编纂《罗马民法大全》,对欧洲的法学思想和法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启蒙思想集大成者,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建立起庞大的法兰克帝国,强化基督教势力,享有“欧洲之父”的荣誉之称。
发表《共产党宣言》,撰写《资本论》,揭露资本主义弊病,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乙同学梳理了西方影响世界的重要线索。

A.东印度公司股票B.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字现场C.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示意图

D.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的汽车生产流水线E.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徽标
(2)根据以上图片,归纳“西方”在哪些方面影响了世界?

丙同学搜集到了著名学者于尔根2021年出版的《全球史讲稿》,其中提到:一个跨大西洋的政治意义上的西方——从1941年《大西洋宪章》的章程开始酝酿——直到1942年初随着战争向全球的蔓延才得以实现。政治上的西方只有不到80年的历史。它的首要对手是国际法西斯主义,次要对手是1945年之后的苏联共产主义。

(3)于尔根认为的“政治意义上的西方”指的是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探究,谈谈你对“西方”这一概念的理解。
2024-04-1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6、17世纪英国的古物研究运动蓬勃发展,成立了“伊丽莎白古物学会”,并通过交换手稿、文献、通信以及聚会与互访等活动,交流研究心得和写作进展,互通学术信息,对英国的历史、法律、制度、宗教等方面进行相对系统的研究。该运动(     
A.奠定了英国代议制度的基础B.推动了近代科学革命的发展
C.提升了古物学家的社会地位D.适应了近代民族国家的转型
4 . 1899年,来自欧、亚、美的26个国家召开了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签订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强调“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尽量避免诉诸武力”的原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个国际议定书范本。这一公约(     
A.实践了“门户开放”的原则B.有利于国际法的有序发展
C.推动了“凡—华”体系的形成D.遏制了大规模战争的出现
5 . 查士丁尼时期的《学说汇编》区分了国际协议、公法协议和私法协议。12 世纪,西欧法学家提出了“情势不变条款理论”。16 世纪,意大利法学家贞提利斯进一步指出,条约在基本情势产生变化之时,缔约方可终止、暂停或修改条约。这可用于说明(     
A.国际法的历史渊源B.东西欧适用同一法系
C.罗马法的灵活实用D.殖民者违背契约精神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国家产生之际,由于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家长制家庭没有像雅典那样分化为个体家庭,氏族部落内部虽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贫富差别,但是阶级分化并不十分明显。中国古代国家产生的动因主要不是由于氏族内部的阶级分化,而是部落之间的征服战争。部落战争的结果是征服者把被征服者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从而使属于不同部落的人们组成了新的结构,于是原有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长制家庭便具有了地域的性质。在古代中国,家长制家族组织却与国家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一致,家长制家族组织不仅没有因为国家的产生而消亡,相反在国家产生以后得到强化,原有的家庭结构生长成为政治结构的补充部分,成为专制国家的重要支柱。

——摘编自陈恩林《谈中国古代国家形成的道路及特点》

材料二   随着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出现了市民阶级。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举起人文主义旗帜,把斗争矛头直指以罗马教会为代表的封建制度,宗教改革运动对罗马天主教进行了更为猛烈的进攻,促进了民族意识的成长,他们关注、效忠与认同自己所在的民族和国家。1617世纪,西欧建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君主国家,形成了大众忠诚于王权的新的政治认同,民族语言迅速传播与使用,文化教育也有了发展。由此,整个民众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大大增强。随着王朝国家的建立,启蒙思想家指出专制君主阻碍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资产阶级高举起反封建的旗帜,打倒了王权,确立起人民主权作为新的民族国家的政治主体。从此,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所组成,相反,而是由全体公民结成的统一的共同体。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国家和西欧近代民族国家产生的不同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2024-04-11更新 | 20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近代国际体系自发端以来,从西方渐次向东方推进,不断容纳新独立的国家,从主权国家投射出近代国际体系,最终演化成具有环球史意义的世界秩序,其演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选项中,对该图解读合理的是(     

A.尊重国家主权与独立是近现代国际体系的基本原则
B.维也纳体系开创了“大国一致”的国际体系的先例
C.凡尔赛体系形成了具有环球史意义的世界秩序
D.维护当今世界秩序的前提是尊重西方国际体系
2024-04-10更新 | 317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丽水、湖州、衢州三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8 . 15世纪下半期英国兰开斯特和约克两大封建贵族集团为争夺王位而进行的长达30年的战争。兰开斯特家以红玫瑰力族徽,约克家以白玫瑰为族徽,史称红白玫瑰战争。在这场内战中,英国封建贵族相互残杀殆尽,最后都铎家族的亨利获胜,夺得英国王位,英国进入了都铎王朝统治时期。这场战争(     
A.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建立B.推动了封建制度的发展
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D.提升了国民的民族意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苏格兰启蒙运动中最重要也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就是“不列颠性”观念。 这一观念……格兰人与英格兰人以及其他不列颠地区的人民之间建立起一种共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一观念在1707年联合法案(《联合法案》使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结束了苏格兰独立的政治地位)之后逐渐形成,并在18世纪后半期达到了高潮。“不列颠性”观念(     
A.是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出现的表现
B.高潮时期反映英国面临外部挑战和威胁
C.体现对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自豪
D.避免了苏格兰与英格兰之间冲突和分歧
10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生效,使三十年战争所造成的领土变更得以调整,使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大批城邦国家取得了独立,使荷兰与瑞士成为主权国家,使新教国家脱离了教皇的霸权。这表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A.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B.确立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C.推动了宗教改革爆发D.促使集体安全体制得到完善
2024-04-0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