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28 道试题
1 . “所有(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该内容最有可能出自(     
A.《战争与和平法》B.《非战公约》
C.《威斯特伐利亚和约》D.《国际联盟盟约》
2023-03-2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选考仿真密卷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年,英、法、美、德等15个国家的代表共同签署了《非战公约》,规定“各缔约国以各自人民的名义郑重宣布,它们斥责为解决国际争端而诉诸战争,并放弃将战争作为彼此关系中的国家政策工具。各缔约国同意,除非通过和平手段,否则不得寻求解决或解决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任何性质或起因的一切争端或冲突。”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非战公约》并未给各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安全,整个20年代各国之间的摩擦不断,法国一直苦于寻求自身的安全保障,首倡非战公约。美国也是非战公约签订的实际主导者,其真实用意则是“体面的孤立”。公约中各缔约国同意放弃将战争作为彼此关系中的国家政策工具。但公约没有规定集体执行该公约义务的办法,更为严重的是,当时主要大国甚至那些倡导国都对公约做了有利于自己的变通和保留。二战的事实也构成了对非战的巨大讽刺。而从二战后纽伦堡审判的整个过程来看,正是由于《非战公约》的事先存在以及战胜国的引用,才使得审判有法可依,有理为据。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建立和对战犯的审判,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对国际战争罪犯进行的审判,对国际法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摘编自王立桩《非战公约历史定位的转变》


(1)据材料一,概括《非战公约》的主张。结合所学,指出其出台的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20、30年代《非战公约》“并未给各国带来安全”的原因。概述二战后国际法实施运用的新发展及其局限。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战争与人类社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影响了众多国家兴衰,改变了国际格局和文明的进程”进行合理解释。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首先对殖民地发出了允许自治的信号;“自由法国”领导人戴高乐也对殖民地制度进行了初步改革,主张尊重土著政权机构,重视发挥土著的作用。在美国看来,摧毁欧洲的殖民主义制度是谋求世界霸权的前提。苏联也主张所有的殖民地实现完全的民族独立和自决,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自决和民族平等的运动。殖民地人民经过战火的洗礼,政治觉悟和民族觉悟日渐提高,成长为一支庞大的反殖大军。在此背景下,联合国在借鉴一战后国际联盟处理殖民地问题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行非殖民化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联合国在全球不道余力地推进非殖民化的进程,截至21世纪初,全球政治独立的非殖民化目标已基本完成。

——摘编自王文《联合国关于非殖民化的机制与实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能够大力推行非殖民化方针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大力推行非殖民化方针的历史意义。
2023-03-24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长久以来,拉丁文作为欧洲共同语言的地位无法撼动。18世纪,欧洲国家出版的文化工具书纷纷使用了本国的语言,如俄国出版的《俄语诗简明新作法》等,颇受时人欢迎。这体现出当时(  )
A.拉丁文化影响力下降B.近代民族意识的兴起勃发
C.俄罗斯文化受到推崇D.印刷术革新推动思想解放
6 . 17世纪初,荷兰学者格劳秀斯在其“占有理论”中强调,“发现”绝不等于“先占”,发现本身并不赋予物以任何法律权利,除非在所说的“发现”之前,它们是真正的不存在任何主权的土地。格劳秀斯“占有理论”的提出(     
A.激化了荷兰与英国的矛盾B.有效保护了民族国家的主权
C.旨在维护荷兰的海上霸权D.顺应了荷兰殖民扩张的需要
2023-03-23更新 | 275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所有(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力、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该条款(     
A.确立了信守条约的原则B.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C.承认了各国的主权平等D.消除了宗教对欧洲政治影响
8 . 【近代中国对国际法的认识】晚清的历史,是中华帝国的世界秩序想象不断受到冲击的历史,而国际法带来的冲击,尤为深刻。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大清对于现代法权的接触,是从国际法开始的。这起因于帝国与西方以通商及战争为基础的互动过程。对于国际法,从开始接触到积极渴望加入,大清经历过几个阶段。最初是针对特定问题,出于实用主义的考虑,断简残篇式地翻译个别章节以便应付对外交涉所需,林则徐便曾让人如此翻译过片段的国际法。嗣后是传教士翻译欧美国际法著作时期,这以京师同文馆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和江南制造局的英国传教士傅兰雅为主,尤其是丁韪良所翻译的《万国公法》,对于大清精英理解国际法的作用相当大。随后维新变法诸君曾经利用国际法来为变法寻找理据,以“春秋公法”的笔法来比附国际法,表达自己的国际秩序观,从而得出变法的主张。……然后是在甲午之后,尤其是庚子之后,中国日渐增多的留日法政学生,将日本对于西方国际法的研究与翻译,再转译回中国,形成了更加系统、体系化的国际法认知。作为东亚世界的普遍帝国,其转型所要克服的惯性太过巨大,这一点与日本构成了鲜明对比。日本接触国际法较大清为晚,但是迅即将国际法作为国民教育的必要内容,其对日本国民的世界想象产生了巨大冲击。日本也迅速派人到西方去认真学习国际法,引入了最新的实证法路径的国际法,并依此来改造日本。

——施展《枢纽:3000年的中国》


(1)根据材料,概括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对国际法的认识过程。
(2)根据材料,指出中日双方面对国际法时态度的不同之处;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这一态度产生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
2023-03-2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1864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在总理衙门的资助下把《万国公法》译介到中国,在后续阐述中,他常将欧洲国际法与中国春秋时期的诸侯间交往规则相类比;19世纪末,康有为及其门人故旧热衷于将格劳秀斯、《万国公法》与孔子、《春秋》相类比。上述类比均(     
A.实现了晚清外交转型B.利于减少公法传播阻力
C.弥合了中西文化差异D.旨在开阔中国人的眼界
2023-03-22更新 | 28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缔约各国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并废弃以战争作为在其相互关系中实施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性质和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解决。”这些国际政治条款应最早出自(     
A.《战争与和平法》B.《非战公约》
C.《国际联盟盟约》D.《联合国宪章》
2023-03-22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