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28 道试题
1 . 1648年,交战各方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和约对于一时不易解决的问题,规定了处理时应遵循的原则。例如,解决洛林问题的原则是:有关方面“应提交双方提名的仲载人,或由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签订条约,或采取其他友好的办法来解决”。这说明,该和约( )
A.维护了德意志帝国各邦的利益B.重视用和平商议的办法来解决争端
C.极大地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影响力D.确立了国家主权至上的国际原则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纵观20世纪的历史,国际政治的现实即是冲突与秩序的交织。冲突可以导致一种秩序的破坏,也可以产生一种新的秩序,甚而是一种秩序化的冲突或冲突的秩序(譬如冷战)。但冲突的手段和方式明显地受到了限制,战争作为政治的手段其正义性基本被否定,任何冲突都被置于人道与和平的准则之下,国际法与国际组织越来越完善,这说明世界的秩序化程度已大大提高。这是世界文明化的表现,但同时霸权的野蛮性在文明外衣的掩盖下继续延伸着。

―摘编自李鑫炜《大国冲突与世界秩序》


根据材料,围绕“世界秩序”自拟一个论题,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该和约(     
A.是为应对英法百年战争而签订的和约
B.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
C.摒弃了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工具的陈规
D.明确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的核心思想
2023-04-0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多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际法的起源可追溯到16、17世纪,和民族国家的兴起同时产生……日益明朗的“国界”意识、对土地性质的重新认识以及新君主们对世俗利益的强调,促使诸多学者不再偏执于世界国家的理想建构,而开始在“万民法”之外寻求一种适用于国家关系的“国际法”,通过建构相关规则制度,协调新兴国家间的权力分配。在上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特别是以格劳秀斯为代表的学者的构筑下,近代国际法应运而生已是理所当然的了……伴随着殖民扩张,国际法中所包括的思想和价值被欧洲列强带到世界的其他地方。但中国等亚非国家非但没有成为国际法体系中正常的平等一员,反而随着主权被侵害不断沦为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

——摘编自何佳馨、李明倩《法律文明史》、周忠海《国际法史与国际法的发展》

材料二 到二战之后,国际法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修改、调整外国投资、开发和其他部分的国际法内容,一批国际法新分支陆续形成……国际法体系“从主权优先到人权优先”、“从同意导向到强制导向”以及“从整体性到分散性”的转变日趋明显……中国与战后国际法体系的互动始终是双向的,在国际法体系对中国的发展与崛起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中国也以自身的能力和方式塑造着国际法体系。

——摘编自周忠海《国际法史与国际法的发展》、盛红生《战后国际法体系演变与中国角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以来国际法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国际法的新变化,谈谈中国是如何塑造国际法体系的。
5 . 一位意大利人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谢,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这段话反应出拿破仑对外战争(     
A.给意大利带来巨大灾难B.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觉醒
C.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D.具有侵略性和进步性的双重性质
2023-04-0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1603年,荷兰船长在新加坡海峡袭击葡萄牙商船并掳获其财物。为了平息风波,荷兰东印度公司请求格劳秀斯为其进行合法性辩护。1605年格劳秀斯发表《论捕获法》提出,为了实施主张贸易和航行自由的自然法,一个贸易公司可以合法参与反对其他商人、甚至反对主权国家代表的私人战争。这表明当时(     )
①荷兰完全垄断海上贸易②欧亚贸易通道得以打通
③国际法正在逐步形成中④贸易公司参与殖民掠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它创立并确认了国际法中的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的原则,承认德意志数百个诸侯国的主权,承认新教和天主教的同等权利,也进一步承认了国家主权的统一性和独立性,更重要的是它开创了用国际会议解决争端的惯例。它指的是(     
A.《战争与和平法》B.《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C.《国际联盟盟约》D.《非战公约》
8 . “这场新教与天主教诸侯之间的德意志内战,实质上,是希望建立帝国中央集权的皇帝与尽力维持地方独立地位的新教诸侯之间因权力的争端而引起”。这场大战之后签署了(       
A.《威斯特伐利亚和约》B.《维也纳和约》
C.《凡尔赛和约》D.《非战公约》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而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是对教皇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现实社会的重要性提高,世俗权力特别是王权得到加强。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二   晚清以来,现代“民族”观念逐渐被引入。梁启超认为国民的独立自由是国家独立自由的前提,所以他的民族主义既肯定了人的基本权利和法律自由,也强调了国民拥有参与政治的权利。1917年,李大钊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思想,认为“当以中华民族之复活为绝大之关键”。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中也批评列强“不准弱小民族复兴”的观念。“九一八”事变爆发至整个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国最为响亮的政治口号和社会性全民话语之一。

——摘编自黄兴涛等《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近代民族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成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的特点,并谈谈民族国家观念在当今的时代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是1945年雅尔塔会议后英国漫画家绘制的漫画《TAKE MEIN,MISTER?》。该漫画意在揭示雅尔塔会议(     

上端:投票权和否决权
左侧上方:安全新闻剧院
左侧中间:小孩需有大人陪伴否则不得窥探
左侧下方:小国
A.凸显了大国主导地位B.激化了盟国内部矛盾
C.加速了美苏利益冲突D.违背了世界和平潮流
2023-08-15更新 | 427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德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