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28 道试题
1 . 民族史、国族史与民族国家史承载历史的三个重要向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前期真正开启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消除了千百年来自“三北”(东北、北部与西北)的“边患”,变成和平的边疆;把一个横行大草原的强悍的蒙古族变为能与其他各族共处的和谐民族,把一个远离中华传统文化的藏民族拉近了距离,密切了与汉满民族的关系。清代继承和发展了秦汉以来的“大一统”思想,以新的民族“大一统”观念为指导,较成功地解决了二千多年来困扰历代王朝的边疆“内患”问题,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至清代最后完成,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数千年发展的一个大结局。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阐述清朝与“藏民族拉近了距离”的举措,从疆域角度解释“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至清代最后完成”的体现。

材料二   探究建构国家认同的要素,要回答的是认同主体与客体——国家之间建立起同一性的介质问题,也顺便提供了国家认同的具体对象和分类依据。一般而言,国家认同的基础要素主要有生物性要素、文化性要素、制度性要素三种。

——《民族国家认同基础理论探析》


(2)解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国家认同的基础要素”任选一个角度,结合世界近代史自拟论题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2023-03-2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17世纪,欧洲的地图测绘由各国政府性的职能机构与学术团体主导绘制,测绘成果往往成为外交谈判、国土勘界、调查与空间规划的重要历史依据。这说明(     
A.人文主义精神在欧洲传播B.欧洲民族国家意识增强
C.资本主义走对外扩张道路D.近代外交制度逐步建立
3 . 1618年,德意志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爆发战争,欧洲各国纷纷卷入其中。战争开始时,德意志人口有3000万,战争结束时,只剩下1200万。三分之二的个人财产被破坏。很多曾经繁荣的大城市被削弱到只剩下躯壳……到处都是农民茅舍和贵族宫殿被烧焦的废墟。大量地区由于没有人居住而荒芜不堪。以下属于这场战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是(       
A.推动建立维也纳体系B.开创用国际会议和谈判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C.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D.建立大国协调、欧洲均势的国际关系体系
4 . 中古时期的西欧,在走向统一国家的过程中,国王与教会多次发生冲突。14 世纪初,法王腓力四世因教皇反对其强化王权的措施,派人袭击教廷,囚禁教皇,后来还将罗马教廷迁至法国小城阿维农。这说明(     
A.宗教改革强化了法国王权
B.教权影响了法国走向统一的进程
C.欧洲中世纪王权高于教权
D.法国的专制王权已经达到了顶峰
5 . 国际秩序的演变。

近代以来,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共同推动了国际格局的演变。


(1)根据提示,将下列时间轴补充完整。

(2)《战争与和平法》确定了国际法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基础。该书作者是(单选)
A.莎士比亚   B.格劳秀斯   C.孟德斯鸠   D.亚当·斯密
(3)图片反映了20世纪国际秩序演变过程中的部分重大历史事件,按照发生时间先后进行排序。(填写序号)。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国际秩序演变的因素。
2023-03-21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提出了国家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强调了国家主权原则;宣布民族自决的权利,申明以独立为基础的不干涉内政原则;废除了一些关于战争的旧规则和制度,主张在战争法上贯彻人道主义精神。这些原则(     
A.标志着近代国际法的产生B.奠定近代国际法法律体系基础
C.有违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D.对国际法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023-03-1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在法国大革命前,法兰西王国没有统一的语言,各地说自己的方言。为此大力推动“法语化”政策。(     
A.传播了自由平等的思想B.促进了法兰西民族的形成
C.消除了民族文化的差异D.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2023-08-09更新 | 260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近代国际法的发展

材料一   下图为版画《和平之车》:一辆并非由胜利者而是由和平女神驾驶的马车,滚滚驶过被摧毁的军事装备。这一画面形象地表达了17世纪欧洲某著名和约的理念,即“和平是万物之中最好的东西”。和平之车经过数根立柱,立柱上刻有铭文“理性状态”,即国家利益至上主义。四匹马的胸前各挂着一枚本国的纹章(法国百合、瑞典狮子、帝国之鹰以及西班牙的纹章),象征着新的欧洲国际体系。


材料二   19世纪末,晚清知识分子对国际法的评判出现了一个高潮,维新派对公法进行了大量论述。在他们看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逐步确立了独立地位,彼此之间进行战争和友好交往,必然存在某种规则来约束各国的行为。《春秋》就是各诸侯国家之间的国际公法,而“今之列国环峙……明明一春秋之局。”梁启超说,格劳秀斯“以布衣而著万国公法,天下遵之,今孔子作春秋乃万世公法。”康有为称:“《春秋》者……万国之法也。尝以泰西公法考之,同者十八九焉。”在维新派的大力倡导下,不仅各种公法译著广为行销,一些府、县学考试中也出现了“万国公法义比春秋试广证其例”、“问各国不以公法待中国其故安在”等题目,还成立了一个国际法研究团体——公法学会,“专讲公法之学,凡自中外通商以来所立约章以及因应诸务……皆须细意讲求……庶为将来自强之本。”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该条约的名称和时间,并简述该条约及其体系的历史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维新派心目中的万国公法观并进行评析。
2023-03-1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山河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现代国际法(重要条约、公约)

时间主要参与国及国际会议名称法律及组织名称
1648年“三十年战争”参战各国威斯特伐利亚公会《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815年欧洲国家维也纳会议《维也纳和约》
1864年欧洲16个国家日内瓦会议《红十字公约》
1919年英、法、美等27国巴黎和会《国际联盟盟约》国际联盟
1928年法、美、印、日、澳、南非等15国巴黎会议《非战公约》
1945年中、美、英、苏等50个国家旧金山会议《联合国宪章》联合国
1982年168个国家或组织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根据材料,围绕“近现代国际法发展”的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相 关内容对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10 . 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了“国际河川”的概念;确立了国际自由航行的原则、国际河流共有共管原则,设置了国际管理机构,认定了国际河流管理章程的法律地位。这一规定(     
A.确保了国际河流的和平开发利用B.奠定了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
C.有利于构建大国协调的国际关系D.推动了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