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文化是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过程中形成的,其兴起与发展均是被动的。中国没有经历类似于欧洲文艺复兴那样的运动,中国近代文化是在资本主义还没有发展,面临外国的挑战下而被迫萌发出来的。在民族危机面前,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一系列探索救亡图存的改革,他们力图通过改革向西方学习,达到振兴中华的目的。19世纪后40年里,中国流行的思潮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对西方的学习与模仿局限在器械、科技、教育等方面,而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全盘西化”,则体现了对西方文化的模仿。

——摘编自梁海燕《浅议中国近代文化的特点》

材料二   随着市场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各国的交流互动由经济、科技领域转向了政治、文化领域。经济全球化浪潮来袭,文化方面出现了“文化全球化”的思潮,这种思潮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地位,导致人们对自己国家文化认同的弱化,甚至引起民族文化的衰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坚定文化自信对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摘编自马睿《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其时代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意义。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支持下,河北省一些民俗体育得到挖掘继承,其中井陉拉花1957年进京参加了“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一些艺人将空竹搬上舞台,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杂技表演项目。受政治环境影响,“文革”期间河北民间民俗体育受到严重打击。如在邯郸市流传了600多年的民间活动“彩布拧台”因“破四旧”被迫中断,与民间信仰、庙会相关的民俗活动,诸如高跷、狮舞、龙灯、武术,寸跷、旱船,更深遭破坏。改革开放后,河北省通过举办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充分展示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秋千、射弩、陀螺、武术、民族式摔跤等传统体育项目,带动了全民健身的热潮。有些民俗体育活动,如跳绳、打沙包、竹竿舞、象棋围棋甚至走进了学校课堂。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当代民俗体育项目面临着传承人减少、参加者兴趣减弱、资金缺乏等问题。

——摘编自李静体、武建征《近代以来河北民俗体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启示》

材料二   将传统文化现代化,使其更加贴近现代生活,才能更加适应现代人的思维习惯。如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两个鲜明个性的转换,一是“实用主义”的现代转换;二是“天人合一”理念的现代化转换。创编当代文艺作品,以当代人物形象演绎传统文化精神或以古代人物形象演绎当代人文精神。如电影《英雄时代》、电视连续剧《大境门》等,通过现代化传媒让承载传统文化走入现代人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内容,符合河北自“胡服骑射”所创立的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变革精神和“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精神,我们需要结合时代精神,树立河北人民自由与平等的意识,强调大局意识和共享意识,继续秉承宽厚坦诚的朴实民风、“燕山月下多狼烟”的为国赴难的自觉传统以及“舍生取义”的燕赵气节。

——摘编自李智深等《浅议河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河北民俗体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转换的方式。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承。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路易十四(1638——1715)……初步实现了政治、司法和财政的统一,把系统的地方封建贵族最终降为中央政权的附庸,使之不再构成民族分裂的隐患。在专制王权卵翼下并借助重商主义而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则逐渐形成堪与两个特权等级角逐的政治力量……然而,由于路易十四多年从事领土扩张……长期的征战损害了民族经济生活;工业发展落后与英国,贸易和航运远不如荷兰,广大农村呈现停滞景象。法国的创伤被掩盖在“太阳王”的桂冠之下……愈加激发了一部分先进人士追求信仰和思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学,从而催促了“启蒙世纪”的诞生。

                                                                             ——摘编自张芝联《法国通史》

材料二   拿破仑进入马德里,以解放者的姿态对居民说:“我取消了异端裁判所……我取消了封建特权……一切特殊的裁判权都是攫取的,是违背国民权利的”。西班牙神甫与居民的对话:“我的孩子,你告诉我你是哪国人?”“感谢上帝,我是西班牙人。”“谁是我们幸福的敌人?”“法国人的皇帝。”

——摘编自米涅《法国革命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路易十四时代推动法国民族国家进程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文化和欧洲政治形势的影响。
今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拜访郯国国君郯子后,感慨道:“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摘编自梁履绳《左通补释》等

材料二   孟子也像孔子一样,为推行自己的学说,曾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所到之处虽受礼遇,但是其思想却不被接受。回到邹国,孟子劝说邹穆公:“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摘编自《孟子·梁惠王下》等

材料三   庄子认为,人与天地自然都是由气构成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天与人是统一的。他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影响。
(2)概括材料二、三体现的思想,并分别指出其价值。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正如历史学家所说:“移民洪流是美国历史的中心主题。”内战后的半个多世纪,约有3300万移民登上美国海岸,涌向西部富饶的草原各地,把许多城市变成了世界性的大蜂房。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西部大开发为大规模外来移民来美寻找发展机会,也给国内人口的地区迁移提供了前提条件。移民直接参与了美国城市的兴建,甚至直接创建了移民城市,美国城市数量爆炸式增长。外来移民及国内迁徙到城市和西部的人们,既是美国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又是消费者,他们在为美国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美国消费市场的扩张,对后世美国各方面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许国林《外来移民和国内人口迁移对内战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二战后,加拿大接受了联合国对于难民的定义,并逐渐对难民政策做出调整。加拿大在美国的带领下,大量地接受了来自乌克兰、匈牙利等国的难民,目的是打击和遏制共产主义。20世纪70年代,信奉自由主义的精英在制定相关难民政策时会更加宽容,加拿大政府接收了来自东欧、北非和中东等地区的大量难民。至今加拿大境内的犹太人仍有37.5万左右,这离不开犹太裔族群对政府施加的影响。难民政策的制定也离不开国家安全利益的维护,二战后近四十年内加拿大经济快速发展,为此权衡各种国家利益的得失,逐渐形成了较为宽容、开放的难民政策。这样的难民政策对提升国家形象具有促进作用,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也关乎国家利益。

——摘编自史彩雯《二战后加拿大难民政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内战后外来移民和国内人口迁移对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二战后加拿大难民政策的主要因素。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9年,拿破仑带着大批学者和军队远征埃及,进入埃及后拿破仑宣称,他决意尊重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同时,释放了700多名穆斯林奴隶,支持宗教信仰自由,并使科普特人、犹太人等以前受歧视的少数民族的地位大大提高。他创建埃及科学院,设数学、物理、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四个部,并附设图书馆、印刷厂、机械实验室和物理研究所。法国科学家、学者在埃及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和法国革命原则以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进行诸多研究工作,特别在考古、地质地理学、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拿破仑指派由9名伊斯兰教长老组成的行政会议,每日商讨公共秩序和粮食供应问题。179810月初,拿破仑召开了一个全埃及的国务会议,开罗和全国十六个地区均派九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每个代表团包括三名长老、三名商人、一名村长、一名农民和一名部落酋长。尤其可贵的是在埃及历史上实行了第一次无记名投票选举。

——摘编自王洪斌《文明冲突的即时效应和文明融合的滞后效应》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西方传教士在华开设的一大批教会学校,没有一所在中国政府立案,它们是以武力开道,以不平等条约为保护伞的。清政府对教会学校如何教育中国儿童和青年,只能任凭传教士的愿望,基本无力制止。除宗教课程外,教会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洋务学堂并无显著差别,特别是其中的“西文”“西艺”部分,都是当时中国人急需了解的西学部分。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现象加以阐释。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石器时代,随着黄河流域各部落以及部落集团之间的往来逐渐频繁,逐渐形成了夏、商、周三族,并先后建立了夏、商、周三代王朝。三族不断融为一体,产生了共同的文化认同。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发展。在民族大迁徙、大杂处、大交融的环境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诸子学说的争鸣竞长,促进了早期中华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陈连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弘扬》

材料二   中华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等条件下形成的,其过程中没有经历过被强行嫁接或重新塑造,因而有着自己相对独立与完整的文化体系。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数不清的思想大家、文化学者,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宝库。中国文化主张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对外来文化不是排斥与拒绝,而是吸收与创造,从而不断地充实与丰富自己。

——摘编自张连珍《中华文化的内涵及其意义和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早期中华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化的特征。
2024-05-0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顾炎武(1613—1682),昆山千灯人。初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顾炎武曾参与“复社”活动,甚至举兵抗清。失败后,遍游各省,载书自随,考察山川形势。从崇祯十二年起,广搜史籍、实录、地方志、文集、说部笔记、邸抄著成两部有关国计民生及舆地沿革资料的著作,内容繁富。其中《天下郡国利病书》侧重各地水利、贡赋等社会经济史料,《肇域志》侧重各地沿革、建置、山川、名胜资料,图谋为匡复明室之用。这两部著作既是其学术成果,同时也是其读志用志的典范之作。

——摘编自《苏州地方志》

材料二   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中华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摘自《求是》2023年第17期

(1)根据材料一,指出顾炎武注重编写“国计民生及舆地沿革资料的著作”的主观动机。结合所学,简析其时代背景。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结合所学,写出后人概括顾炎武家国情怀的至理名言,并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新时代下中国“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钥匙。
2024-05-0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中外接触日益频繁,一些驻外使节和出洋留学的知识分子带来了近代西方先进的图书馆思想、办馆模式以及图书馆学理论和方法,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诞生提供了思想舆论和学习榜样。1847年,耶稣会传教士在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创办藏书楼,在北京西什库北天主教堂创办北堂图书馆;1894年上海创办的圣约翰大学图书馆,于1915年实行开架借阅;1903年武汉建立了文化公书林,将文华大学的中西文图书期刊公开陈列向世人开放,同时打破旧式之高阁的藏书楼观念,采取开架式供人阅览。京师图书馆与浙江绍兴古越藏书楼的建立和向社会开放,使中国的图书事业从此由以藏为主走向藏用结合并开始进入以用为主的阶段,这是近代图书馆事业进入历史新时期最明显的标识。

——摘编自张瑞云《浅论近代中国图书馆的起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图书馆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图书馆的特点和意义。
2024-05-0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万历十年(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传教,中国少数上层士绅开始接受他所带来的天文学、数学和地图学等知识,但排斥天主教教义。此后,小规模的“西学东传”一直存在。康熙晚年,清王朝因罗马教廷禁止中国教徒崇拜祖宗、崇拜偶像及拒用“上帝”译名等“礼仪之争”而开始限制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雍正皇帝甚至怀疑传教士的动机,担心民众受其蛊惑而影响到法令的推行,于是全面禁教,“西学东传”基本中断。

——摘编自杨晓娟姜红明《中国现代化演进的历史向度:从西学东渐到文明创生》

材料二   法国学者谢和耐把这个时代(明末)的典型特点概括为如下方面:

“以银锭为基础的商业经济的飞跃发展,这种发展又与从日本到暹罗和菲律宾的整个东亚海上贸易的巨大发展相吻合。”

“所有领域(农业、纺织、瓷器、印刷术等)中的生产技术大发展。”

“社会变革、城市生活的发展,由大小商人、山西的富裕店商和新安商人组织成的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出现。”

“短篇小说《三言》和《二拍》、长篇小说(1570年左右的《西游记》和1619年左右成书的《金瓶梅》)与剧的发展,这种发展在明末出现了令人仰慕的新生。”

“具有技术和科学特点的著作日益增多……”

——摘编自罗本琦方国根《明末“西学东渐”的缘起申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末西学东渐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明末西学东渐的影响。
2024-05-0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三晋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